APP下载

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2019-10-18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454000郜向前房汝敏孙冬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3期
关键词:腕带手术室护理人员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454000)郜向前 房汝敏 孙冬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此文数据目标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的4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20名,参照组,男女比19:1,中位年龄(25.22±3.21)岁;实验组,均为女性,中位年龄(24.87±3.87)岁。对比两组基础数据,P>0.05,统计学不形成分析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管理,实验组开展护理标识管理:①护理标识。护理标识主要内容为标语、标牌、印章、色牌、片、标签、色带、腕带等,涵盖警示类、患者类、环境类等三种类型。a.患者类标识。依据让患者佩带腕带方式标识其各项信息,在患者腕带上注明其基础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病区、诊断、床号等。病区护士术前让患者佩戴腕带之后入室,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麻醉人员认真核对患者相关信息,为手术患者构建多个输液通道,方便手术的管理,用不同颜色对不同输液通道进行标示,设置置管人、名称、日期等基础信息。成功穿刺之后护士在输液器合适位置贴上标签,便于护士高效识别,提升工作效率。药物过敏者入室后护士需要在输液架上悬挂过敏药物警示牌,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用红色腕带对存在伴发感染、血液传染病、病危等特殊情况患者进行标识,普通患者应用蓝色腕带,与其进行合理区分。b.警示类标识。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对配置的不同药品进行区分,氯化钾等特殊类药物用红色表示,静脉用药用黄色表示,外用药品用蓝色表示。c.环境类标识,依据不同的手术室区域功能进行标识,用红色标识表示污染区,用绿色标识表示清洁区。②制作护理标识。依据患者心理需求,采取人性化管理方式,依据通俗易懂字体进行规范,在醒目位置放置标识。

附表1 两组护理人员压力情况对比(分)

附表2 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1.3 观察指标 依据英国护理学家 (Grey-Toft、Anersen)[1]定制的护理压力表评定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情况,涵盖五个项目,得分数值越高,表示护理人员存在越大压力。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输入到SPSS19.0软件中处理,以卡方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以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若P<0.05,则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比对两组护理人员压力情况 计算数据提示,参照组护理人员各种工作压力问题数据和实验组数据比较,P<0.05,统计学数据验证意义存在。详见附表1。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计算数据提示,参照组护理人员无菌物品管理、物品准备、护理文书、无菌操作和实验组数据比较,P<0.05,统计学数据验证意义存在。见附表2。

3 讨论

手术室管理改善的主要目的实际上就是要规避风险事件,提升工作效率。护理标识属于有效的一种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具有操作简单、思路先进、效果显著等优势[2]。此次数据研究发现,参照组时间分配和工作量的问题、护理及工作问题、资源分配和工作环境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问题、患者护理问题和实验组数据比较,统计学数据验证意义存在。证实,常规管理下手术室护理人员具有较大压力,护理标识有利改善护理人员压力。参照组护理人员无菌物品管理、物品准备、护理文书、无菌操作和实验组数据比较,统计学数据验证意义存在。证实,护理标识应用之后可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表示护理标识具有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总之,将护理标识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相比较常规管理的服务质量更具优势。

猜你喜欢

腕带手术室护理人员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一种新型新生儿腕带在新生儿身份核查中的效果观察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PDA系统及二维码腕带提高PICU患儿输液安全性探讨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