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10-18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高红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3期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农药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高红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4.67±5.89)岁;中毒至就诊时间1~7h,平均中毒至就诊时间(4.23±1.36)h。观察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53.96±5.41)岁;中毒至就诊时间1~8h,平均中毒至就诊时间(4.65±1.22)h。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中毒至就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毒物清理、临床用药等。观察组在此护理方案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步骤如下: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掌握患者中毒原因、心理状态,采用恰当的方式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并给予其鼓励的语言,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同时疏导患者家属的心理情绪,提高家属的配合度;②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简便语言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及胃镜检查的作用,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③饮食干预:指导患者以能量、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流质饮食为主,并适当补充脂肪乳及氨基酸,并告知患者禁食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防造成呼吸负担加重;④呼吸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注意患者呼吸系统方面的护理,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变化情况,在一定情况下可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为其做好吸痰护理。

1.3 评价指标 ①康复效果:记录患者清醒时间、住院时间;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15,重测效度为0.827,满分100分,6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60~75分表示满意,76~89分表示基本满意,90分及以上表示非常满意;③成功抢救率:记录患者抢救成功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效果 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护理满意度、成功抢救率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成功抢救率96.55%(28/29)高于对照组72.41%(2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机磷农药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杀虫剂,在使用过程中若不加强自我保护,极易造成中毒情况的发生。当有机磷农药进入机体后,会对胆碱酯酶造成干扰,进而导致水解乙酰胆碱丧失其功能,乙酰胆碱发生堆积,最终引发患者中毒[1]。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而言,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可有效将毒物清除,但同时也需要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康复效果,促进患者康复[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成功抢救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急诊救治过程中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成功抢救情况,同时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减少医患事件,促进患者的康复。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因中毒导致自身不适情况,加之心理害怕产生紧张、顾忌等负性情绪,使机体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对紧急救治造成一定干扰。因此,于患者就诊后,护理人员需采用适宜方式,耐心讲解中毒相关知识,并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救治的顺利进行。同时患者行洗胃、催吐等措施后会对肠道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导致大量的液体流食,因此,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确保机体摄入营养素充足,利于康复。

附表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对比(±s)

附表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对比(±s)

组别 清醒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n=29) 3.96±0.85 10.38±2.29观察组(n=29) 2.02±0.59 7.14±1.67 t 10.097 6.156 P 0.000 0.000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急诊救治过程中效果显著,可优化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成功抢救率,增进医患关系,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猜你喜欢

有机磷中毒农药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中毒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有机磷化工废水治理方法探讨
《西游记》中毒记
有机磷改性纳米SiO2及其在PP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