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成长乐园
2019-10-18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新升幼儿园徐玉兰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新升幼儿园 徐玉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的教育建议指出,教师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因此,如有一个地方可以任身躯在地上随意奔跑、任思想在空中自由飞舞、任灵魂在角落里栖息,那该是怎样的场景?在新升幼儿园里有片重建完工的菜园,在它的一旁还新建了两个相连的树屋。我们带着孩子们走进了菜园和树屋,从此,孩子们开启了游戏的模式,留下了嬉戏的脚印,打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乐园。
一、通过“讨论—记录—交流”,孩子们表达对菜园和树屋的设想
基于孩子们对菜园和树屋的探究兴趣,在他们的惊奇和疑问中,我们组织孩子们就“你想在小菜园里种些什么呢?”“你觉得小树屋可以怎么玩呢?”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孩子们纷纷发表意见和想法,有的说:“我们可以在菜园地里种一些蔬菜,这样我们就不用出去买了。”
有的则说:“菜园里可以种各种各样的花,小池塘里养一些小鱼,还可以种上水八仙。”
还有的说:“我觉得可以在树屋里放上桌子和小椅子,再铺上桌布,就像娃娃家一样。”
“树屋下面有好多柱子,我们可以在柱子上装一个吊床或者是秋千,哇,那肯定很好玩!”(见图1、图2、图3、图4)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孩子们用图画、符号、图表等不同的方式记录下了自己的想象内容和探索过程。通过分享交流,孩子们相互之间了解了同伴的想法和感受,同时对菜园和树屋的设想也有了相对明确的方向,由此开启了他们的成长之旅。
在打造菜园和树屋的设想中,我们聚焦了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创设了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愿意与同伴一起讨论交流的、敢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想法的孩子们。
二、通过“收集—分类—搬运”,孩子们准备菜园和树屋的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都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开展好游戏,首先离不开物质环境的提供和游戏材料的准备。孩子们认识周围事物大多是依靠直接感知,只有让他们直接参与收集,才能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
大自然中一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是孩子们既熟悉、新奇,又贴近他们的生活,易唤起他们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因此,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大自然中捡树枝、捡落叶、捡松果等,真正成为了自然材料的收集主角。此外,有的孩子在老家田地里挖出了山芋、土豆和花生,有的孩子和爸爸妈妈在菜场里买了大蒜头、葱和各种菜籽,还有的把家里闲置的锅碗瓢盆都整理出来。就像《纲要》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孩子们在材料收集的过程中,可以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游戏情节,从而有效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质量和水平(见图5)。
图1.幼儿观察树屋
图2.幼儿观察菜园
图3.幼儿记录对菜园和树屋的设想
图4.幼儿设计的树屋
图5.幼儿和家长一起捡树叶
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孩子们将收集来的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类,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在分类的过程中他们相互交流着:“哇,东西好多啊,筐里都摆满了。”
“你那个和我的是一样的,放这里。”
“树叶和树枝放一起吧。”
“看,这些松果全都是我捡的,多吧!”
经过一番忙碌的分类整理之后,孩子们把所有的材料按照种植类、种子类、水培类、发芽类、自然物类、物品类全部分类摆放,就这样打造菜园和树屋的材料都准备好了,他们一同把材料搬运到菜园和树屋处(见图6和图7)。
在打造菜园和树屋的准备过程中,我们放手让孩子们参与其中,亲身参与材料的收集、分类和搬运,激发了他们参与环境创设和开展游戏的兴趣和灵感,从而推进了游戏的开展。
图6.幼儿将材料整理分类
图7.幼儿搬运整理分类好材料
图8.幼儿将美工区制作的小花伞挂在树屋里
图9.幼儿装扮树屋
图10.幼儿在松土
图11.幼儿在进行花生的种植
图12.幼儿给种植物插上标牌
三、通过“装扮—松土—种植”,孩子们创设菜园和树屋的环境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此外,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
为此,我们开展了自主装饰、打造菜园和树屋的活动,这就是顺应了孩子们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他们个性最有效的活动方式之一。比如,孩子们自主选择整理好的材料进行装饰树屋和打造菜园,有的把区域活动中制作好的小花伞挂在了树屋上,有的把老家带来的芦苇、棉花、玉米等挂在了围栏上,有的把绿色植物放在桌子上、角落处。还有一些孩子把水八仙放进了菜园的小池塘里;有的对土壤进行松土,把准备好的萝卜、花生、大蒜头、小葱等蔬菜种到了小菜园里;有的选择了浇水……孩子们在自主选择、自主活动中忙碌着。浇水的时候,他们发现菜地里的土会溅到外面,还会弄湿、弄脏鞋子,这该怎么办呢?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最好把边上一圈的泥再往里面弄一些,然后我们在浇水的时候慢一点就好了。”“可以用什么东西把它挡住,不让土流出来呢?”
“用我们的木头积木围一圈挡住它。”
“我看到公园里种的花是用小栅栏围起来的。”
“要不我们也围一圈小栅栏吧!”就这样,孩子们用捡来的树枝做栅栏,还给种的各种蔬菜制作了牌子。他们还会自主结伴定期来给蔬菜浇水、除草,把观察到的蔬菜变化告诉给同伴,分享自己的收获(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
可以说孩子们在自主布置环境中一方面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对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了亲切感和满足感,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游戏的开展,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孩子是环境的主人。
四、通过“搭建—分工—共享”,孩子们留下在菜园和树屋里的嬉戏脚印
孩子们在树屋上玩过家家的游戏时,想到了把菜园里种的菜烧好拿到“家里”吃,想真吃真玩真体验。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基本活动形式。”因此,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游戏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抓住幼儿生理、心理上的敏感期,提供给孩子适当的游戏环境,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想法和需求,我们利用家长资源,邀请了一位会瓦工技术的爷爷来给孩子们搭建小灶台。看到爷爷特意从张家港赶来,孩子们在感谢的同时更多的是高兴和兴奋,他们有的帮爷爷搬起了砖头,有的蹲下来看爷爷搭灶台,有的边看边惊叹:“砖头也能围成圆形啊!”“爷爷动作好快啊!”“爷爷好厉害!”
“哇,灶台搭好啦!”孩子们开心地跳了起来。这不,灶台、锅子、食材都有了,可以真的开始煮食物了。孩子们有的洗菜,有的搬树枝,有的铺桌布、摆盘子,有的和教师一起烧柴火,经过一番分工合作,香喷喷的毛豆和花生煮好了,孩子们开始享受美味了(见图13)。
图13.幼儿帮爷爷搬砖头
孩子们在菜园和树屋的游戏中,通过他们的实际体验,亲身感受到了合作的乐趣、共享的美好、活动的尽兴。就像虞永平教授所说的那样:“生活中的事物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对象,它们能给儿童带来乐趣,带来挑战,带来想象,带来专注,带来快乐,带来经验。”
五、通过“发现—探讨—解决”,孩子们取得成长的收获
在游戏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收获:积极投入的、懂得分享的、协商合作的、会进行比较的、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乐意动脑解决问题的、学会坚持的……于是,我们列出幼儿在五大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见表1)。
表1.幼儿在五大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创设活动的环境,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增长才干,充分发挥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了幼儿是环境的主人。此外,孩子们在亲手打造的环境中游戏、活动,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了经验的需要和提升,充分体现了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六、通过“支持—合作—引导”,教师确定了角色
在这场孩子们与菜园和树屋共创的美好乐园里,我们更多的是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丰富孩子们的经验,成为孩子们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在其中,我们的收获多多,不仅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同时也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和赞许——“通过参观树屋与菜园的雏形,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进而设想自己能做点什么(孩子们自己动手做计划书和采购计划)。孩子们经过共同探讨,回家后和我们一起收集各种自然、废旧的材料,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废物新用,布置树屋和播种希望。经过观察、实操、培育,他们按计划完成了预定目标,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幼儿园举办的树屋菜园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孩子们很喜欢也很兴奋,打造菜园、装饰树屋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还加强了与小伙伴们之间的协作能力。”
“大班刚开学,孩子回到家中满脸兴奋地告诉我:‘妈妈,我们的树屋建成了’‘妈妈,我们要在树屋上煮东西吃啦’……在孩子的脸上,我看到的是兴奋、快乐与憧憬。”一位孩子的家长开心地说道。
看着孩子们意犹未尽的神情,家长们给予了大力支持和赞扬,我们感到由衷地欣慰和欣喜。
我们相信孩子们在对菜园和树屋的打造中将展现出更丰富的游戏形式和内容,留下更多嬉戏的脚印,孩子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