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牧神午后》中的绘画性表达
2019-10-18许亮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尚金薇长春大学音乐学院吉林省长春市130000
许亮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尚金薇 长春大学音乐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西方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颇具影响力的法国作曲家,他通过对音乐的探索与创新缔造了印象主义音乐,在他的音乐中不仅有诗还有绘画的色彩。本文即是对《牧神》午后绘画性的又一次探索。
1.线条
德彪西在音乐中烘托气氛主要是通过音响运动的状态来表现的。通过使用不协和音程:增四、减五度,在1小节——5小节,#C-G及E-#A两组三全音就包含在长笛演奏的主题材料中,它作为整部音乐作品发展的基础,也作为一个动机,随着音乐的发展也在进一步地扩展、变化。在第一小节,长笛演奏的起始音#C,与前两小节旋律的最低音G构成的三全音,使主题的调性变得模糊不稳定,营造出了一种朦胧的气氛。第三小节的旋律出现了E大调主和弦的第一转位的分解和弦,似乎回到了主调上,旋律最高音小字二组的#G,与#C构成了纯五度的音程关系,第四小节的尾音#A与主音E又构成了三全音,这样的做法增加了整个旋律的不平衡性。纵向上来看,建立在#A的减小七和弦到以降B为根音的大小七和弦的进行:低音与高音保持,中间两个声部上行半音,造成了细微的和弦色彩变化,仿佛是从奇异的氛围回到现实,带有摇曳、晃动的不确定感。第31小节,还原G一直被单簧管强调,半音阶的旋律音最高音降G与最低点#D也构成了减四度的音程关系,其后32小节,从F-#E的全音音阶被单簧管继续演奏,33小节这个音列再次被长笛重复演奏了一遍,纵向上看,这一小节构成了建立在B大调的和弦(G——B——#C——#E),这个和弦由两个三全音构成。如果将第32小节的全音列重新排列,即为#C-#D-F-G-A-B,这个全音列也包含了乐曲第一小节长笛演奏第一组三全音关系#C-G。而在第35小节,第二组全音列与32小节相比向上平移了一个小三度,构成降A-降G的全音列,在纵向上以d小调的和弦支撑(降B-D-E-#D/降A),在这个降B-C-D-E-降G-降A的音列中,包含了另一个三全音关系E——#A(降B)。因此,乐曲开始的两组三全音最终在32以及36小节最终发展成为两组全音列(如谱例所示):
从纵向来看第一小节长笛的旋律构成了一个减七和弦(#C-E-G-降B),这个和弦包含的两组音程#C-G及E——降B,再次强调了增四度的不协和音程关系,并有暗示下面全音列的作用。因为全音列基本上只包含三种音程:大二度、大三度和三全音,由于它的对称性和缺少半音关系,使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的结构无法构成,使得稳定性和方向感丧失,营造出了朦胧、暖昧、摇摆的氛围。
2.色彩
为了将牧神的这种朦胧、飘渺、恍惚不定,处于梦境与清醒间的非理性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德彪西在这部作品中采用了很有特点的配器手法,他扩充了乐队的编制,丰富了音色的变化。在对不同乐器组的运用上,他也打破了常规。比如在音乐的第一部分,他改变了弦乐组传统的角色,将它从旋律性乐器组转变成为了重要的色彩性乐器组,在这里德彪西将小提琴Ⅰ分部,由一个声部变成了三个声部,使得弦乐组的音色变得柔和梦幻,使得背景画面变得丰富多彩。在音乐的中段,弦乐组的音区变化频繁,正如印象主义绘画对光影线条的把握,不同音区的快速转变使音乐的色调光线的变化更明显,情绪从平静飘忽变得激情炙热。木管组含蓄、细腻,以一种柔和、淡雅、诗意朦胧的形象出现。在这部作品中,德彪西十分偏爱长笛,使长笛成为了牧神的化身。而单簧管低沉的低音的音响形象在乐曲中极少出现,常以柔和的中音区为主,使音响画面变得朦胧梦幻。辉煌大气的铜管组却长时间间处于“压抑状态”,只是偶尔产生出灿烂的光辉,但仅仅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然后马上就会消声匿迹,它在此乐曲中不再被当作是“力量性”的乐器,而是作为色彩性乐器被使用,经常与木管组同度演奏旋律。在乐曲第3到第4小节,德彪西,利用了圆号发音迟缓的特点营造出了慵懒、散漫的氛围以此描绘出了一幅温暖倦怠的画面:在夏日的午后,牧神半梦半醒间显得倦怠和迷离……而作为色彩性乐器的竖琴,反而担任了粘合剂的作用,就像是给整体的音响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在乐段间穿插的连串的琶音淡化了不同乐器组中,音色的轮廓边界,使乐队的音色融为一体,为作品增添了一份朦胧与距离感,显得神秘而梦幻。
综上所述,德彪西《牧神午后》这部伟大的作品中不仅有诗,还有画,并且音乐与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在表现抓不住的转瞬即逝的东西,这也正是这个时期的特征在作品中的体现。通过对上述分析,虽然不能完全展现德彪西的绘画性表达,但也能对其有一个大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