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
2019-10-17邱光野
邱光野
摘要:羊痘病是由于感染羊痘病毒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突然发病,病羊体温升高。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特别是气温变化较大的春秋季节,更容易出现发病。任何品种、不同日龄的羊都对该病具有易感性,且没有明显差异。该病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特别是羔羊发病后很容易死亡,有时病死率可达到100%。该病的病因复杂,如气候骤变、环境改变、管理不当等,都可引起发病。
关键词:羊痘;流行病学;典型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严格检疫;预防接种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0-0131-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
羊痘病毒为痘病毒科、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羊痘病毒属,主要包括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以及牛疙瘩皮肤病病毒。羊痘病毒呈线性双股DNA,全长在150kb左右,具有大约147个开放阅读框,是有囊膜的双股DNA病毒中唯一能够在细胞浆内复制的病毒。
1.2 易感动物
任何品种、各个年龄、不同性别的羊都能够感染发病,其中易感性较高是羔羊、老年羊以及泌乳母羊,且发病症状也更加严重。另外,野兔和驯鹿也可够感染山羊痘病毒出现发病。对于易感羊群来说,发病率一般为75%~100%,病死率为10%~58%。
1.3 传播方式
该病主要经由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皮肤、黏膜创伤侵入体内。易感动物主要是由于直接接触或者近距离接触感染动物后出现发病。另外,该病还可通过昆虫叮咬进行传播。此外,易感动物进行皮下、皮内以及静脉接种时,也可发生感染。
2 典型症状
该病通常具有6~8天的潜伏期,长时能够达到16天。病羊表现出体温急剧升高,往往可达到41~42℃,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拱腰发抖。
临床上典型病变是皮肤黏膜存在痘疹。一般来说,病羊全身都可能出现痘疹,其中以少毛或者无毛处最容易出现,如口唇、乳房、尾根等,痘疹开始时为红斑,经过1~2天可见皮肤上存在突出的痘疹,接着痘疹不断扩大,形成半球状的隆起结节,呈淡红色或者灰白色,且质地较硬。
痘疹可呈現两种变化:一种是逐渐变成水疱,如果没有继发感染,就会形成结痂,并发生脱落,如发生继发感染,就会形成脓疮;另一种是直接形成结痂、脱落,并会形成星状疤痕。
3 病理变化
病羊最为明显的病理变化是全身皮肤出现痘疹。呼吸系统,咽喉、支气管、气管以及肺脏表面都存在不同大小的痘斑,有时可见咽喉、气管处的痘斑发生破溃,并形成溃疡,但肺脏存在大面积的肝变区,还可看到圆形的黄色或者紫红色痘斑,直径大约为0.3~0.5 cm,心外膜存在出血点(大小如同大头针)或者较大的出血斑。消化系统,唇、舌、皱胃以及瘤胃黏膜上存在大量白色的痘斑,触感坚硬,有时痘斑会发生破溃而变成溃疡,在痘疹集中处的皮下会存在黄色胶胨样渗出物或者不整齐的斑点状出血,真胃、回肠以及十二指肠黏膜发生出血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发生水肿,全身淋巴结,特别是颌下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发生明显肿胀,切面多汁,有时周边还伴有出血。肾脏存在灰白色的多发性结节。
4 实验室诊断
4.1 标本采取
最好取病羊皮肤和黏膜上的水疱或者丘疹作为病料用于病原的分离培养。另外,也可取发热期血液、鼻腔分泌物以及淋巴结、肺部病变组织作为病料。需要注意的是,用于分离病毒的样品要选择在病羊表现出临床症状后的1周之内采集。
4.2 病毒培养
羊痘病毒接种于绵羊、山羊、牛源的组织培养细胞上能够生长,其中最为敏感的是原代或者次代羔羊肾细胞和睾丸细胞,特别是毛用绵羊细胞更好。另外,对山羊单胚层细胞、绵羊甲状腺细胞培养液等细胞系也比较敏感,部分毒株还可在小牛肾细胞和牛胚肌细胞上生长。病料接种于细胞后,要每天对培养瓶内的细胞进行观察,看是否发生病变,持续2周,对诊断痘病毒有重要意义。
尽管病毒培养和分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需要掌握较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操作耗时、费力,但在暴发痘病时需要尽快做出诊断,因此这种诊断方法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4.3 荧光抗体实验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被感染的细胞盖玻片或者载玻片使用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时,能够鉴定出羊痘病毒抗原。用处于康复期的绵羊或者山羊血清或者纯化山羊痘病毒高免的兔血清来制备直接结合物,能够使非特异性反应和背景颜色降低。如果免疫血清中含有培养细胞抗原的抗体,则会发生非特异性交叉反应,因此无需设置未感染组织的培养物作为阴性对照。
生长于盖玻片或者载玻片上的组织培养细胞感染羊痘病毒后,能够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该法检测结果会与副痘病毒以及其他痘病毒出现交叉反应。
5 防控措施
5.1 封锁消毒
怀疑病羊感染后,要立即上报告给当地动物疫病防疫部门。根据实际疫情,进行严格的封锁隔离,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以尽快抑制疫情蔓延。对于没有治疗价值的病羊,要及时进行捕杀处理,且尸体要先进行彻底消毒,然后才可进行深埋。另外,病羊污染的圈舍、器具等也要进行全面消毒,还要及时清除羊圈内残留的垫料、粪便等。
发生疫病期间,禁止到疫区购买羊制品或者引进病羊等,即使到非疫病区引进羊,也要经过严格的隔离检疫,通过3周观察,确认健康无疫病后才允许混入大群饲养。
5.2 严格检疫
周边羊群要加强普查,对于假定健康羊群要采取圈养,短时间不允许进行放牧。及时注射羊痘弱毒苗,增强机体抗病力。另外,周边限制羊以及产品的调运,加强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直至最后一只病羊痊愈或者采取公害化处理后,才可将封锁解除。
5.3 实行全覆盖预防接种
一方面,疫区要采取强制免疫计划,即每年春秋季节都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免疫注射羊痘疫苗;另一方面,要采取科学免疫,保证免疫效果良好。要求按照羊痘疫苗免疫注射规程严格操作,加强疫苗保管,注意正确使用,保证剂量准、方法准、部位准,使免疫效果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