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城市环境空气中VOCs生成臭氧潜势分析

2019-10-17李广池晋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节能与环保 2019年9期
关键词:芳香烃潜势晋城市

文_李广池 晋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本文利用手工监测数据,研究晋城市臭氧污染特征,筛选出对O3生成贡献较大的VOCs物种,分析环境空气中VOCs的来源,明确对O3形成贡献较大的VOCs物种和主要行业,为制定晋城市本地化的VOCs控制对策提出科学建议。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市境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9平方公里。全境位于盆地之中,地势呈北高,中、南部低的簸箕状,周边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工业企业以煤化工、铸造、火电、钢铁等行业为主。

1.2 研究方法

在晋城市区设置1个采样点, 2019年春季(4月)和夏季(5月)用苏玛罐采集VOCs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对VOCs样品分析。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主要物质种类组成及占比、污染来源,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MIR)计算,分析臭氧生成潜势(OFP)。

1.3 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来源:在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楼顶设置1个采样点,采样时间为2019年春季(4月)和夏季(5月),采样频次为1次/6天,使用6L苏玛罐采集样品,监测采样时间为当日10:00至次日10:00。分析样品8个,每个样品70种VOCs,其中包括57种非甲烷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s,NMHCs),即PAMS清单VOCs,13种醛酮类物质。

2 VOCs组成特征分析

春季(4月)大气中70种VOCs检出来的污染物30种,浓度由高至低前十种化合物依次是:乙烯、甲醛、丙酮、苯乙烯、乙烷、乙醛、丙烷、乙炔、正十一烷、甲苯。这十种化合物总共占VOCs总浓度的86.8%。苯/甲苯(B/T,w%)的平均比值为0.80,乙苯/间-对二甲苯的平均比值为0.22,说明晋城市环境空气中VOCs受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排放的影响。

春季(4月)大气中70种VOCs分为烷烃、烯烃、炔烃(指乙炔)和芳香烃、醛酮。其中,烷烃占比为15.84%;烯烃占比为28.87%;炔烃占比为2.99%;芳香烃占比为15.47%;醛酮浓度占比为36.82%。烯烃和醛酮是环境空气VOCs化合物中的主要组分。

夏季(5月)大气中70种VOCs检出来的污染物68种,较4月份增加了38种,月平均浓度增加144.2%。大气中浓度由高至低前十种化合物依次是:2-甲基-1,3-丁二烯、甲醛、丙酮、正丁烯、正十二烷、乙醛、2-甲基戊烷、丙烯醛、丙醛、间/对-二甲苯。这十种化合物总共占VOCs总浓度的58.6%。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排名第一,来源于天然源植物,说明植物对VOCs有较大贡献。苯/甲苯(B/T,w%)的平均比值为0.94,乙苯/间-对二甲苯的平均比值为0.55,说明晋城市环境空气中VOCs受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排放的影响。经综合分析,晋城市环境空气VOCs主要来源是天然源植物、机动车排放、燃煤排放。

夏季(5月)70种VOCs分为烷烃、烯烃、炔烃(指乙炔)和芳香烃、醛酮。其中,烷烃占比为26.02%;烯烃占比为23.81%;炔烃占比为0.08%;芳香烃占比为11.32%;醛酮占比为38.06%。、烷烃、烯烃和醛酮是环境空气VOCs化合物中的主要组分。

3 臭氧生成潜势(OFP)分析

VOCs是形成臭氧的重要前体物,了解对臭氧生成贡献较大的VOCs物种和种类,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开展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因此,本报告利用“最大活性增量(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y, MIR)”法计算了57种NMHCs和13种OVOCs对近地面臭氧生成的贡献-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 OFP)。5月VOCs的总平均OFP值比4月VOCs的总平均OFP值增加了180.8%。

图1 OFP中排名前十的VOCs化合物

春季(4月)大气VOCs中对总OFP值贡献最大的前10种化合物由高至低如图1所示,这10种VOCs总共贡献了总OFP值的95.3%。由图1可知,对臭氧生成贡献大的VOCs是浓度较高且活性较强的乙烯、甲醛、乙醛、烯烃和醛酮类化合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使用的涂料和溶剂。

春季(4月)经统计分析,57种NMHCs和13种OVOCs分为烷烃、烯烃、炔烃(指乙炔)、芳香烃和OVOCs。其中,OVOCs的OFP值占比为37.78%;烯烃的OFP值占比例为53.49%;芳香烃的OFP值所占比例为6.44%;烷烃的OFP值占比例为1.71%;炔烃的OFP值占比为0.58%。

图2 OFP中排名前十的VOCs化合物

夏季(5月)大气VOCs中对总OFP值贡献最大的前10种化合物由高至低如图2所示,这10种VOCs总共贡献了总OFP值的78.4%。由图2可知,对臭氧生成贡献大的VOCs是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排名第一,占排名前十的VOCs化合物的41.39%,说明植物对臭氧的生成产生影响。其次浓度较高且活性较强的是甲醛,还有烯烃、醛酮类和间/对-二甲苯化合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使用的涂料和溶剂。

夏季(5月)经统计分析,57种NMHCs和13种OVOCs分为烷烃、烯烃、炔烃(指乙炔)、芳香烃和OVOCs。其中,OVOCs的OFP值占比为40.19%;烯烃的OFP值占比例为43.93%;芳香烃的OFP值占比例为11.02%;烷烃的OFP值占比例为4.72%;炔烃的OFP值占比为0.13%。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晋城市大气VOCs监测结果分析,主要物质种类组成及占比、污染来源分析,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MIR)计算,分析臭氧生成潜势(OFP)。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晋城市大气中70种VOCs检出来的污染物夏季(5月)多于春季(4月),平均浓度增加144.2%。

晋城市大气中70种VOCs。夏季(5月) VOCs的总平均OFP值高于春季(4月) VOCs的总平均OFP值,总平均OFP值增加了180.8%。

春季(4月)对臭氧生成贡献大的VOCs是浓度较高且活性较强的乙烯、甲醛、乙醛、烯烃和醛酮类化合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使用的涂料和溶剂,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排在第六,来源于天然源植物,尤其是阔叶类植物,说明植物对臭氧生成也有贡献。

夏季(5月)对臭氧生成贡献大的VOCs是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排名第一,占排名前十的VOCs化合物的41.39%,说明植物对臭氧的生成产生影响。

4.2 建议

对晋城市环境空气VOCs浓度及臭氧生成潜势的分析表明,晋城市工业生产和使用的涂料、溶剂对晋城市臭氧生成潜势贡献较大,因此一方面工业企业在生产工艺选择上,优先选择VOCs排放量小的生产工艺,另一方面对工业生产使用的涂料和溶剂产生VOCs的企业进行有效的治理,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环节优化,以技术进步为主线,优选低挥发、低活性物种进行源头替代,加强工艺过程的无组织排放检测与修复;此外工业涂装、道路修护等涉及到户外VOCs使用的环节,应避开白天光化学反应强烈时段进行错峰,从而降低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水平,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同时,晋城市还应加强机动车,尤其是柴油车的管控,如涉柴油车活动在夜间进行等。

另外,由于植物对臭氧生成有贡献,特别是夏季对臭氧生成贡献较大,建议在绿化时应进行树种的选择,因阔叶类植物对臭氧生成贡献较大,所以,尽量进行树种的科学优化,也可以对现有绿化中阔叶类植物进行适当的树种更换。

猜你喜欢

芳香烃潜势晋城市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临涣选煤厂浮选效果评价与尾煤再选潜势分析
晋城市首个乡村科技馆在高平市陈区镇建成
氨对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影响的实验研究
晋城市:农民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晋城市举办庆祝祖国成立七十周年展演
“适者生存”?
巧克力中令人担忧的矿物油超标
2016年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类例析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肺组织芳香烃受体的表达及其与肺血管重构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