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环境空气中VOCs生成臭氧潜势分析
2019-10-17李广池晋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文_李广池 晋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本文利用手工监测数据,研究晋城市臭氧污染特征,筛选出对O3生成贡献较大的VOCs物种,分析环境空气中VOCs的来源,明确对O3形成贡献较大的VOCs物种和主要行业,为制定晋城市本地化的VOCs控制对策提出科学建议。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市境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9平方公里。全境位于盆地之中,地势呈北高,中、南部低的簸箕状,周边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工业企业以煤化工、铸造、火电、钢铁等行业为主。
1.2 研究方法
在晋城市区设置1个采样点, 2019年春季(4月)和夏季(5月)用苏玛罐采集VOCs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对VOCs样品分析。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主要物质种类组成及占比、污染来源,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MIR)计算,分析臭氧生成潜势(OFP)。
1.3 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来源:在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楼顶设置1个采样点,采样时间为2019年春季(4月)和夏季(5月),采样频次为1次/6天,使用6L苏玛罐采集样品,监测采样时间为当日10:00至次日10:00。分析样品8个,每个样品70种VOCs,其中包括57种非甲烷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s,NMHCs),即PAMS清单VOCs,13种醛酮类物质。
2 VOCs组成特征分析
春季(4月)大气中70种VOCs检出来的污染物30种,浓度由高至低前十种化合物依次是:乙烯、甲醛、丙酮、苯乙烯、乙烷、乙醛、丙烷、乙炔、正十一烷、甲苯。这十种化合物总共占VOCs总浓度的86.8%。苯/甲苯(B/T,w%)的平均比值为0.80,乙苯/间-对二甲苯的平均比值为0.22,说明晋城市环境空气中VOCs受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排放的影响。
春季(4月)大气中70种VOCs分为烷烃、烯烃、炔烃(指乙炔)和芳香烃、醛酮。其中,烷烃占比为15.84%;烯烃占比为28.87%;炔烃占比为2.99%;芳香烃占比为15.47%;醛酮浓度占比为36.82%。烯烃和醛酮是环境空气VOCs化合物中的主要组分。
夏季(5月)大气中70种VOCs检出来的污染物68种,较4月份增加了38种,月平均浓度增加144.2%。大气中浓度由高至低前十种化合物依次是:2-甲基-1,3-丁二烯、甲醛、丙酮、正丁烯、正十二烷、乙醛、2-甲基戊烷、丙烯醛、丙醛、间/对-二甲苯。这十种化合物总共占VOCs总浓度的58.6%。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排名第一,来源于天然源植物,说明植物对VOCs有较大贡献。苯/甲苯(B/T,w%)的平均比值为0.94,乙苯/间-对二甲苯的平均比值为0.55,说明晋城市环境空气中VOCs受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排放的影响。经综合分析,晋城市环境空气VOCs主要来源是天然源植物、机动车排放、燃煤排放。
夏季(5月)70种VOCs分为烷烃、烯烃、炔烃(指乙炔)和芳香烃、醛酮。其中,烷烃占比为26.02%;烯烃占比为23.81%;炔烃占比为0.08%;芳香烃占比为11.32%;醛酮占比为38.06%。、烷烃、烯烃和醛酮是环境空气VOCs化合物中的主要组分。
3 臭氧生成潜势(OFP)分析
VOCs是形成臭氧的重要前体物,了解对臭氧生成贡献较大的VOCs物种和种类,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开展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因此,本报告利用“最大活性增量(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y, MIR)”法计算了57种NMHCs和13种OVOCs对近地面臭氧生成的贡献-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 OFP)。5月VOCs的总平均OFP值比4月VOCs的总平均OFP值增加了180.8%。
图1 OFP中排名前十的VOCs化合物
春季(4月)大气VOCs中对总OFP值贡献最大的前10种化合物由高至低如图1所示,这10种VOCs总共贡献了总OFP值的95.3%。由图1可知,对臭氧生成贡献大的VOCs是浓度较高且活性较强的乙烯、甲醛、乙醛、烯烃和醛酮类化合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使用的涂料和溶剂。
春季(4月)经统计分析,57种NMHCs和13种OVOCs分为烷烃、烯烃、炔烃(指乙炔)、芳香烃和OVOCs。其中,OVOCs的OFP值占比为37.78%;烯烃的OFP值占比例为53.49%;芳香烃的OFP值所占比例为6.44%;烷烃的OFP值占比例为1.71%;炔烃的OFP值占比为0.58%。
图2 OFP中排名前十的VOCs化合物
夏季(5月)大气VOCs中对总OFP值贡献最大的前10种化合物由高至低如图2所示,这10种VOCs总共贡献了总OFP值的78.4%。由图2可知,对臭氧生成贡献大的VOCs是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排名第一,占排名前十的VOCs化合物的41.39%,说明植物对臭氧的生成产生影响。其次浓度较高且活性较强的是甲醛,还有烯烃、醛酮类和间/对-二甲苯化合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使用的涂料和溶剂。
夏季(5月)经统计分析,57种NMHCs和13种OVOCs分为烷烃、烯烃、炔烃(指乙炔)、芳香烃和OVOCs。其中,OVOCs的OFP值占比为40.19%;烯烃的OFP值占比例为43.93%;芳香烃的OFP值占比例为11.02%;烷烃的OFP值占比例为4.72%;炔烃的OFP值占比为0.13%。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晋城市大气VOCs监测结果分析,主要物质种类组成及占比、污染来源分析,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MIR)计算,分析臭氧生成潜势(OFP)。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晋城市大气中70种VOCs检出来的污染物夏季(5月)多于春季(4月),平均浓度增加144.2%。
晋城市大气中70种VOCs。夏季(5月) VOCs的总平均OFP值高于春季(4月) VOCs的总平均OFP值,总平均OFP值增加了180.8%。
春季(4月)对臭氧生成贡献大的VOCs是浓度较高且活性较强的乙烯、甲醛、乙醛、烯烃和醛酮类化合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使用的涂料和溶剂,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排在第六,来源于天然源植物,尤其是阔叶类植物,说明植物对臭氧生成也有贡献。
夏季(5月)对臭氧生成贡献大的VOCs是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排名第一,占排名前十的VOCs化合物的41.39%,说明植物对臭氧的生成产生影响。
4.2 建议
对晋城市环境空气VOCs浓度及臭氧生成潜势的分析表明,晋城市工业生产和使用的涂料、溶剂对晋城市臭氧生成潜势贡献较大,因此一方面工业企业在生产工艺选择上,优先选择VOCs排放量小的生产工艺,另一方面对工业生产使用的涂料和溶剂产生VOCs的企业进行有效的治理,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环节优化,以技术进步为主线,优选低挥发、低活性物种进行源头替代,加强工艺过程的无组织排放检测与修复;此外工业涂装、道路修护等涉及到户外VOCs使用的环节,应避开白天光化学反应强烈时段进行错峰,从而降低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水平,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同时,晋城市还应加强机动车,尤其是柴油车的管控,如涉柴油车活动在夜间进行等。
另外,由于植物对臭氧生成有贡献,特别是夏季对臭氧生成贡献较大,建议在绿化时应进行树种的选择,因阔叶类植物对臭氧生成贡献较大,所以,尽量进行树种的科学优化,也可以对现有绿化中阔叶类植物进行适当的树种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