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泥浆法在某矿山含氰含铜酸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019-10-17徐加兴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文_徐加兴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密度泥浆法工艺流程,在传统的石灰中和法基础上进行优化,经过实证是一种可靠的技术,比较实用。通过实验室小试和工业试验,确定了工艺优化和生产控制操作参数,解决了采用传统石灰中和法处理含氰含铜酸性废水难以稳定达标,未经进一步处理不能够直接排放的生产实际问题。
1 工业试验
为解决余田坑3万m3/d水处理系统外排水水质总铜无法迅速达标(出水浓度1~2mg/L)的问题,进行了絮凝剂优化、底流回流(高密度泥浆法)、增加中和渣辅助沉降等试验。
1.1 某矿山1#库区废水中和絮凝沉降及底流回流试验
1.1.1 絮凝剂选型试验
试验方法:取1L上述中和渣浆置于量筒中,加入絮凝剂后沉降0.5h,取上清液测总铜浓度,加入絮凝剂试验。得知,采用 DRYFLOC05、EDRYFLOC05E+PAC和 SA1107+PAC对该系统出水使用中和渣浆进行辅助沉降,0.5h后只有用SA1107时上清液总铜浓度可达标,为0.376mg/L。
1.1.2 底流回流试验
用系统浓密机底流(浓度为1.7%)将中和渣浆浓度调至0.5%,加入絮凝剂后沉降0.5h,取上清液测总铜浓度,底流回流试验表明采用DRYFLOC05和SA1107两种絮凝剂对中和渣浆进行沉降,0.5h 后上清液总铜浓度均达标,分别为0.455 mg/L和0.41 mg/L。
1.2 赤水库区水中和渣浆沉降试验
1.2.1 絮凝剂选型试验
试验方法:取1L上述中和渣浆置于量筒中,加入絮凝剂后沉降0.5h取上清液测总铜浓度,絮凝剂选型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絮凝剂选型试验结果
由表1结果可见,采用DRYFLOC05、EDRYFLOC05E+PAC 、SA1107和SA1107+PAC对某3万m3/d水处理系统中和渣浆进行沉降,0.5h后其上清液总铜浓度均无法达标,为1~2mg/L。
1.2.2 底流回流试验
用该3万m3/d水处理系统浓密机底流(浓度为1.7%)将中和渣浆浓度调至0.5%,加入絮凝剂后沉降半小时取上清液测总铜浓度,底流回流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底流回流试验结果
由表2可见,采用SA1107对赤水库区水中和渣浆进行沉降,0.5h 后上清液总铜浓度为0.483 mg/L,可达标。
1.3 现场浓密机沉降能力估算
(1)采用絮凝剂AP8120时:当沉降速度小于2.4m/h时,上清液总铜浓度小于0.1mg/L。
(2)采用絮凝剂SA1107时,当沉降速度小于0.32m/h时,上清液总铜浓度才能小于0.1mg/L。
2 工业实验室试验结论
(1)处理赤水库区水,直接添加絮凝剂沉降,工艺出水不能达标(总铜1~2mg/L),底流回流(高密度泥浆法)工艺出水可以达标(总铜0.483mg/L),采用添加中和渣辅助沉降效果最好,出水总铜可降至0.2~0.3 mg/L,絮凝剂同处理余田坑1#库废水。
(2)处理赤水库区水,若不添加中和渣辅助沉降,直接底流回流(高密度泥浆法),选择AP8120和SA1107两种絮凝剂进行沉降时,两种絮凝剂最佳用量分别为3mg/L和4mg/L,最佳用量条件下总铜浓度分别为0.18mg/L和0.311mg/L。
(3)处理赤水库区水,采用添加废渣辅助沉降,废渣选用铜湿法厂膏体中和渣辅助沉降效果比较理想,采用添加铜湿法厂膏体中和渣辅助沉降,控制添加中和渣后,固体浓度保持在1%~2%较为适宜。
(3)絮凝剂选型及用量试验表明,采用AP8120的沉降效果优于絮凝剂SA1107若采用做絮凝剂。
3 工业试验现场控制参数及实际效果
3.1 浓密机底流全回流工业试验控制要点
(1)处理水量1250m3/h(即30000m3/d)。
(2)漂白粉按总氰质量40~50倍量添加,保证溢流水质总氰<0.2mg/L。
(3)石灰按进浓密机水pH>8~9控制添加 。
(4)絮凝剂选用爱森23E,用量控制在2~3 mg/L,在处理水进入浓密机前添加,两个絮凝剂溶解桶轮流使用,一个溶解时另外一个使用,每桶50m3水配25kg絮凝剂,每桶用8h,每台浓密机絮凝剂溶液加入 速度约为11~12s加入10L。
(5)浓密机底流全回流,约200m3/h(浓度约3%~5%),要分别测量进入浓密机渣浆及浓密机底流的固含量及沉渣体积。
3.2 试验室絮凝剂选型结果
取回流后进入浓密机前的渣浆在试验室进行絮凝剂选型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SA1107和AP8120的效果差不多,在絮凝剂最佳用量范围2~4mg/L,水质总铜均达标。根据絮凝剂选型结果,增加AP8120的用量到每班1.5包(约4mg/L)。絮凝剂更换后,出水总铜指标有所改善。
3.3 工业试验实际效果
系统调试期间,采用高密度泥浆法进行系统优化升级改造后,工业试验结果数据表明,高密度泥浆法处理1#库区含氰含铜酸性废水,取得2台浓密机出水水质连续一周持续稳定达标的理想效果(见表3)。
表3 环保系统优化前后情况对比
4 效益分析
通过工业试验前3万m3/d废水处理系统药剂使用情况(5月6日~5月14日)与工业试验后药剂使用情况(8月17日~8月23日)进行统计比较,系统升级优化改造后,某矿山金选矿厂3万m3/d废水处理系统综合药剂处理成本由系统升级优化改造前的7.72元/m3,降到7.01元/m3,节约成本0.71元/m3,降低幅度达9.2%。节约的成本主要来自新处理方法不需要再使用聚合氯化铝;石灰的用量成本也从原来的0.27元/m3,降到0.23元/m3。环保车间废水处理系统现场控制石灰按进浓密机水pH8~9控制添加、漂白粉按总氰质量40~50倍量添加、絮凝剂选用爱森23E,用量控制在2~3mg/L。以三年平均废水处理量482万m3/a进行估算,即可节约药剂成本343万元/a。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采用高密度泥浆法对该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改造,解决了过去一段时期在雨季处理系统出水难以稳定达标难题,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