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乳制品企业OFDI与乳业产业结构升级实证研究

2019-10-17琛,刘芳,张

中国畜牧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奶源乳业乳制品

王 琛,刘 芳,张 萍

(1.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26;2.北京北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026)

1 引言

2010 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奶源质量水平、控制进口奶源成本、提升加工技术实力与品牌竞争力,中国乳制品企业开始向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开展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OFDI)活动,并在2013、2014 年前后达到了阶段性投资高潮。在中国乳制品企业面向海外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光明、澳优、伊利、蒙牛、圣元及贝因美等6 家乳制品企业走在了产业国际化前列。这些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也代表了中国乳制品企业乃至中国乳业国际化进程的轨迹:早期的OFDI 主要涉及奶源领域,优质的国外奶源能够保障原料奶供应链的稳定,同时成为国内市场竞争的宣传点,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而近年来,中国乳制品企业的OFDI 开始进入优化升级阶段,投资重点由奶源基地建设转向新产品研发与前沿技术创新,投资目标也转变为提升国内品牌国际知名度以及为企业国际化发展铺设道路。

当前,中国乳制品企业OFDI 的主要模式可以概括为收购企业、合资开发、独资建厂及战略品牌合作。其中,收购与合资是中国乳制品企业初期采用的主要模式,光明、澳优、伊利、蒙牛、贝因美等基本都采用过此类投资方式。该模式的主要投资定位是稳定海外奶源基地与拓展海外产能,同时塑造国际品牌形象以提升国内市场竞争力。随着国内乳制品企业经营水平和资金能力的不断提升,独资建厂也成为必然选择,其中以伊利的大洋洲项目、蒙牛旗下雅士利的新西兰奶粉生产基地以及圣元的卡莱梦乳制品工厂最为典型。此外,伊利、蒙牛两大国内乳业巨头因为具有品牌优势和行业影响力,还采用了国际战略品牌合作等方式,更多的参与到国际乳业分工与合作中,与国际一线乳业品牌通过建立战略联盟达到共同开发乳业资源、共享利润的新模式,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海外资源和品牌管理能力。

然而,在中国乳制品企业加快海外发展步伐、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的同时,不少学者和行业人士提出了这样的担忧:中国乳制品企业将投资重点由国内产业链相关环节转向海外,是否会进一步压缩对中国乳业尤其是养殖加工环节的资金投入,从而导致国内养殖加工业后续发展乏力、国内原料奶需求量受限、奶农利益受损等,以至于影响国内乳业整体发展;中国乳制品企业海外投资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乳业国际贸易的双向流动,大量海外品牌进入国内市场,是否会加剧国内乳业市场竞争、挤占国内乳制品企业市场空间从而不利于国内乳制品企业发展。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与验证需要从中国乳业产业发展角度来进行整体分析。本研究基于中国乳制品企业OFDI 现状,实证分析乳制品企业OFDI 与国内乳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OFDI 行为对中国乳业发展的长期作用与影响。

2 文献综述

OFDI 理论兴起于20 世纪60 年代,随着主要西方国家跨国投资的快速发展,经济学家开始更多关注于OFDI 相关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Hymer[1]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奠定了跨国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的理论基础,并强调企业是进行FDI 的主体。随后,Kindleberger[2]、Knickerbocker[3]、Buckley 等[4]等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实证化检验及补充,并提出了寡占反应理论、内部化理论。Dunning[5]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是垄断优势理论以来的集大成者,该理论提出跨国公司进行FDI 必须具备三大优势,即所有权优势(Ownership)、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及区位优势(Location)。Wells[6]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及Gerchenkron[7]的后发优势理论等也进一步丰富了该理论框架。而国内的研究主要从2 个方面展开,包括宏观产业分工及产业链、价值链角度阐释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内分工的需要是导致企业纷纷进行OFDI 的动因[8-10];OFDI 的区位选择角度主要从制度及非制度因素2 个方面说明了中国企业OFDI 的目标国选择问题[11-13]。此外,国内学者主要关注中国与发达国家或区域经济组织之间OFDI 的农产品贸易的贸易效应及潜力问题[14-15]。由于发展中国家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全球经济的发展浪潮中,学者们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OFDI 与国内产业升级之间的联系[16-17],认为通过OFDI对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发挥积极作用并具有长期影响[18-20]。

综上,现有研究成果已经构建了研究企业OFDI(或FDI)与产业升级效应的研究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但研究多基于宏观层面的质性研究,而针对中国农业产业尤其是具体到乳业等细分产业的量化效果研究相对缺乏,导致理论体系与中国的产业实践结合不足。本文基于2010—2018 年中国乳业企业对外投资数据,分析中国主要乳制品企业OFDI 行为对国内乳业产业升级效应的影响。

3 理论模型与变量选取

3.1 GLM 模型构建 钱纳里[21]构建了国际贸易过程中对国内产业影响的量化评价体系,该体系假定处于国际贸易中的国家间资本自由流动,并基于对101 个国家约20 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著名的“标准结构”模型,通过该模型能够较为清晰地解释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及其来源。其研究是对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库兹涅茨研究成果的再次验证,说明国民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会促进工业和服务业产值比重及就业比重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是经济结构优化的表现,而经济结构优化的基础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该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具体来说,模型(1)中被解释变量被认为是某一发生变动的经济产业结构Y,解释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人口数量N、生产要素流动F及时间趋势Ti等。同时,该模型还在回归方程中加入了国内生产总值G、人口数量N两项的二次项,用来反映在产业升级发展过程中收入水平和人口数量的“U”型或倒“U”型影响,而这种影响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往复性的特点,也使得模型更加完备。根据该模型的基本假定,本研究中主要考虑中国乳制品企业对外投资部分对国内乳业发展的影响,故将OFDI 变量纳入计量模型来代表定向的资本流动。根据原模型可以看出,产业升级指标与其他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由于乳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标IUt无法满足正态分布假定,且解释变量较多,所以建立广义线性模型(GLM)。该模型是由Nelder 和Wedderburn[22]于1972 年提出,将一般线性模型解释变量需要满足正态分布这一假定放宽到可以服从指数分布族的任意一种分布。同时,自变量的线性组合通过一个连接函数来解释因变量的函数值而非均值。根据上述定义,设定乳业产业结构升级模型构建为:

其中lnIUt为乳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标,lnOFDIt为乳制品企业OFDI 年度存量的对数;lnDGOt为年度乳制品产业工业产值的对数,用以代替原模型中总产值的影响;由于中国乳业全产业链的劳动力投入数据目前没有权威发布,又考虑到乳业产业链中各环节劳动力投入的实际情况,所以lnLABt劳动力投入采用规模以上牛场劳动力投入的对数来代替。此外,由于中国乳制品企业OFDI 开展时间较晚,同时考虑到研究时间跨度较短,所以不考虑原模型设定中的时间趋势变量;εt表示随机误差项。

3.2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本文选取数据时间范围为2010—2018 年,其中乳制品企业OFDI 数据的全面获取具有较大难度,因此选取伊利、蒙牛、澳优、光明、圣元及贝因美等6 家上市乳制品企业作为代表性企业,以其OFDI 水平的发展变化趋势来说明中国乳制品企业对外投资的整体情况。

模型(2)中,中国乳业结构升级指标IUt主要借鉴周昌林等[23]的产业水平衡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即:

式(3)中Lt表示乳业产业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用部门总产值与相应的从业人员数量之比表示(研究采用乳业总产值与规模养殖劳动力投入数量之比替代),Lt表示乳业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用乳业产业部门总产值与食品制造业产业之比表示。

其中,乳制品企业OFDI 年度存量对数指标lnOFDIt数据主要来自6 家上市公司年报,并结合中国奶业协会行业情报数据及北京市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数据进行核定调整;年度乳制品产业工业产值的对数lnDGOt以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对数替代,劳动力投入的对数lnLABt以规模以上牛场劳动力投入的用工折价对数替代,以上数据均来自各年度《中国奶业统计摘要》;所有金额数据均进行了CPI 指数平减。

4 实证分析结果

4.1 GLM 模型回归结果 在进行GLM 回归拟合计算中,选择family 函数为normal 分布族,link 函数选择Indentity 函数。在0.05 的置信水平下,得到模型估计结果(表1),结果表明解释变量系数对应的P值都小于0.05,故认为各解释变量是显著的,可以得到回归方程为:

表1 GLM 模型输出结果

根据模型拟合结果,对各解释变量偏回归系数的经济学含义分析如下:

1)乳制品企业OFDI 年度存量与乳业产业升级有显著的正向关联变动关系,表明乳制品企业OFDI 确实会对国内乳业产业水平的提升产生推动作用。从6 家上市乳制品企业实践经验来看,通过OFDI,乳制品企业稳定了海外奶源供给,降低了成本风险,丰富了奶源结构,提升了国内市场乳制品的总体奶源品质。并且,通过合资、研发合作、战略联盟等多种投资合作模式,这些乳制品企业参与到国际乳业加工管理先进技术的开发与成果转化,从而有助于提升国内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尤其是产业资本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直接促进了乳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同时,部分乳制品企业通过海外直接投资,逐步打开了海外市场,树立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这也促进了国内加工与品牌建设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另外,乳制品企业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和大规模牧场,也将更为先进的养殖技术标准和专项技术传入国内,从而促进了国内奶牛养殖技术和行业标准的优化升级。

2)年度乳制品产业工业产值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乳业产业结构升级,且该项的偏回归系数最大,表明在当前国内乳业产业升级过程中,乳制品工业产值提升的影响最为突出。这与实际经济情况相符合,产业产值的增加可以加强产业生产经营资本和核心技术资本的积累,从而有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程的推进。同时,乳制品工业产值在食品工业产值中地位的提升,也揭示出乳业全产业链各环节的质性发展及乳业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其二次项系数为负且显著,说明乳制品产业工业产值与乳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倒“U”型变动趋势,即仅依靠乳制品工业总产值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在逐步减弱,体现出了规模报酬递减规律。这一现象表明随着乳业实物资本的不断积累,乳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动中基于资本要素贡献的部门与其他食品行业间的差距会逐渐消失,用以衡量乳业产业结构缺陷的资本化标准不再符合行业的发展规律,需要建立更高层次的乳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质态标准。

3)乳业(规模以上牛场)劳动力投入也与乳业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从实际情况来看,奶牛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无疑是促进乳业产业转型优化、产业产能提升的重要过程。同时乳业产业结构的提升,也会推动产业资本与劳动力进一步向规模化养殖模式集中,形成相互推动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关系。另外,其二次项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并为负值,表明乳业劳动力投入与乳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也呈现倒“U”型变动关系,即单纯依靠劳动力要素投入,对于乳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边际增加效果减弱。这主要是由于在规模化养殖进程的初级发展阶段,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速度与工业化产生相比具有一定滞后性,所以劳动力数量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影响。随着产业资本深入、广度提升,技术积累不断沉淀,乳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增长,与其他工业差距开始缩小,直到超过平均增长水平。在这个过程当中劳动力数量的影响效果削弱,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逐渐显现,所以劳动力投入绝对数量的作用呈现从规模报酬递增到规模报酬递减的转变。

4.2 稳健性检验 为防止出现模型设定形式的误差,采用拉姆齐的回归设定误差检验(RESET 检验)方法,对GLM 模型进行检验。该检验的原假设为模型的设定形式不存在误差,备择假设为模型设定存在误差。根据表2 检验结果,在0.05 临界值水平上,F 统计量取值为5.119 1,伴随概率值为0.298 3,不能拒绝原假设,即表明GLM 模型设定形式是具有合理性。

表2 RESET 检验结果

4.3 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由于研究模型是无约束模型,所以进一步对回归模型系数进行Wald 检验,以对回归系数的限制条件进行检验。根据原模型的研究需要,设定限制条件为:β1=β2=β3=β4=β5=0。根据表3 检验结果,F 统计量为20.117 6,P值为0.016 3,在0.05 临界值水平下,显著拒绝原假设,即β1=β2=β3=β4=β5=0 的假设不成立。因此,原模型回归系数值是可靠的。

表3 回归系数的Wald 检验结果

综上所述,根据钱纳里产业结构升级模型对中国乳业产业结构升级与中国乳制品企业OFDI、乳制品工业产值与劳动力投入进行分析,从实证结果来看,三者对乳业产业结构升级均有显著推动作用,但后两者的影响效果在逐渐减弱。随着乳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进一步加深,乳业工业产值比重趋于稳步发展,且乳业优化转型升级对劳动力依赖程度降低,都会使得倒“U”型变化逐渐消失,更多地呈现出线性变化趋势。

5 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时序数据分析了中国乳制品企业OFDI 及乳制品产业产值与劳动力投入对国内乳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三者均对乳业结构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中国乳制品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国内乳业发展的,并且这种影响还会随着中国乳业产值与劳动力投入水平趋于稳定而进一步凸显。事实上,总结近十年来中国乳制品企业海内外发展经验,可以发现中国知名乳制品企业的品牌建设与经营发展都与国际交流合作密不可分。现阶段,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历史背景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以及《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等产业政策方案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乳制品企业在国际乳业分工与合作中的参与度与影响力都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加强中国乳制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与海外投资的利用效果,提出以下建议:

1)中国乳制品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应从资本输出转变为品牌输出。总结近十年来中国乳制品企业OFDI 的投资目标与投资方式,虽然近几年对于研发、技术创新的投资比重有所增长,但总体而言,中国乳制品企业OFDI 的领域还多集中在基础产能项目上,且产品线设计与产品流向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及周边地区。针对投资东道国及乳业发达地区市场的投资项目运营数量与质量均不足,当然这也与当地市场饱和程度和国内品牌竞争力水平相关。未来,中国乳制品企业在建设大规模海外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品牌营销投入,通过品牌建设引领国际化发展,将OFDI 资金投入更多地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移,实现从资金的“走出去”到品牌的“走出去”。

2)中国乳制品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应从产业链驱动与延伸到全产业链对接。目前乳制品企业OFDI 集中在奶源基地建设、国际先进生产加工技术引进与研发以及国内尚未成熟的乳制品品类(例如奶酪)市场的产品线开发上,以上方面主要是从产能、技术与市场角度对国内市场的补充与拓展,起到了驱动国内乳业产业链发展与功能延伸的作用。未来,随着生产技术水平差距的逐渐弥合,国内奶业全产业链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乳制品企业海外投资的焦点应转向为海内外全产业链的有机对接,表现为:一是海内外奶源管理体系的升级,建立统一的奶源技术标准,形成海内外奶源及制品的双向流动;二是国际化标准加工、粪污治理技术体系的应用,通过大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及标准,提升国内乳制品企业在技术水平上实现与国际的全面对接;三是国际化仓储物流网络的对接,乳制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实质为乳制品的全球化销售,除了本土化生产销售模式以外,随着冷链物流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国际化运输物流网络的进一步建设,逐步实现国内乳制品全球化物流网络;四是终端销售与售后平台的统一,中国乳制品企业需要打造国际化营销团队与销售体系,搭建国际化的售前售后平台,树立国际化的品牌形象。

猜你喜欢

奶源乳业乳制品
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稿启事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征订启事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
奶源自有可控是乳业转型提质前提
黑龙江大庆市乳制品合格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