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张古山
2019-10-17吴鸢
□ 吴鸢
8月的武汉,素有火炉之称。1938年盛夏,身在武汉的蒋介石真的是坐在火炉之上了。
徐州会战和豫东会战方落下帷幕,日军兵锋即直指华中。位于华中腹地的武汉,成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武汉,人称“九省通衢”,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是一个战略重镇。早在徐州会战之时,国民政府方面就在为保卫大武汉作战略准备,将作战的重点布置在武汉的外围地区,指导思想是“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
徐州会战结束之后,日军向安徽、江西等地持续展开进攻,以取得向武汉进攻的战略支点。中国军队则几无还手之力,除了防御还是防御。蒋介石案头上堆积如山的战报,一份接一份全是令人沮丧的消息:
安庆失守。
马当失守。
九江失守。
瑞昌失守。
……
日军的铁蹄和隆隆的战车越逼越近,蒋介石被火炉烤得再也坐不住了。他太需要打一场胜仗,杀一杀日寇的猖獗气焰,激励一下笼罩在一片败战愁云之下的军心和士气。
9月下旬,第九战区的赣北战场,终于亮起了一道希望的曙光。在瑞昌和九江的南面,有个地方叫德安,如果把这三个地方用直线连接起来,基本是一个呈倒悬状的等腰三角形。由九江通南昌的南浔线,中段即穿越德安境内。马回岭等几个著名的战略要地,均在这南浔线的中段上。
日军侵占九江、瑞昌后,德安在当时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凸显出来。一旦拿下德安,日军可南下直捣南昌并威胁长沙,截断粤汉路,对武汉形成大包围态势,进而威胁整个粤汉以东的中国军队。因此,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派一部南下,企图经南浔线直取南昌。
畑俊六派出的主将是冈村宁次。冈村刚在这年的7月就任第11军司令官。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的第一把火烧到九江,第二把火烧到瑞昌。现在,他要把第三把火烧向南昌。
冈村的第11军下辖第6、第101、第106、第27师团和波田支队,其中第106师团是战斗力较弱的所谓特设师团。冈村将所部分成三路,左路第27师团与第9师团一部由瑞昌南下,右路第101师团沿京九公路向星子进犯,第106师团则沿南浔路向南昌正面推进。齐头并进的三路进展,并不如冈村预想的顺利,左路第27师团进到德安西面的麟麒峰,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阻击,处境不妙。右路第101师团则被中国守军缠住,陷在星子难以动弹。冈村焦躁起来,他要铤而走险了。
在迎战左右两路日军进攻的时候,中国军队的兵力也频繁调动,南浔和瑞武(瑞昌、武宁)之间因此逐渐扯开了一条防御空隙。正是这条空隙,引发了冈村宁次冒险一试的冲动:派第106师团钻隙而入,向中国军队的纵深腹地穿插,从背后瓦解中国军队的防御体系。
应该说,冈村想到的这一步,有其高明之处,却也异常凶险。说它高明,因为一旦第106师团大胆钻隙成功,既能避开正面攻击的血拼,又抄了中国军队的后路,以解左右两翼受阻的困境。说它凶险,派一个才1万多人的不满员师团深入虎穴,若被中国军队发觉而断了后路,后果将不堪设想。要赌就得舍得下注,老谋深算的冈村权衡利弊,认为还是值得一搏。九江、瑞昌的胜利使他陶醉,说到底,他还是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
上得山多终遇虎,这一次,他遇上了劲敌。这只虎,就是人称“老虎仔”的薛岳。兰封会战后,薛岳调任第九战区第1兵团司令,负责南浔线及两侧地区的防务。
9月25日,第106师团在师团长淞浦淳六郎的率领下,向西轻装急进,一头钻进了赣北的崇山峻岭之中,开始了他们的死亡之旅。
日军深入我方腹地的情报,很快报到了薛岳手里。盯着山峦起伏的赣北地图,薛岳计上心来,他决定利用地势,给敌人设计一个巧妙的反“八”字包围圈。先任由第106师团长驱直入,再将其一举围歼。他的计划得到了蒋介石和军委会的首肯,于是十余万部队迅速向德安西南部调动集结。
第106师团长淞浦淳六郎丝毫不觉状况有异,依然带着1万多人的部队放肆钻隙,深入德安县城西南的万家岭地区。出乎意料地进展顺利,淞浦暗自窃喜,却不曾想,薛岳预设的反“八”字口袋,已经开始悄悄收拢。
万家岭位于山峦起伏的德安西南,离县城27公里,在今天的磨溪乡曙光村。当淞浦带着他的师团踏足这片赣北山区的土地,他不会料到,这里将成为他师团的墓地。
日军的侦察机照例频频飞临赣北上空,中国军队十余万人的大动作,难以瞒天过海。当日军参谋们根据飞机侦察的情报,将中国军队的动向在地图上一一标示出来,老奸巨滑的冈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对手正在对第106师团形成包围,他下的赌注,很可能要被对手一口吞掉!冈村立即给淞浦下令,第106师团尽快向第27师团靠拢,以求解围。
淞浦在做什么呢?对着军用地图发呆,他居然迷路了。淞浦一得知自己落入了陷阱,急令手下赶快确定方位,寻找逃生之路。但是,在这要命的关头,地图上的标识却与实际位置对不上号了。情急之中只好借助罗盘来定位,罗盘上的指针又奇怪地左右乱跳。鬼子们匪夷所思,他们哪里会想到,这竟然是因为山区地下蕴藏的磁矿在捣乱。地图错了,罗盘又失灵,淞浦方寸大乱,第106师团在山里(像)没头苍蝇般来回奔突。这个时候,薛岳的包围圈在万家岭地区逐渐合拢,淞浦师团再没有时间自寻生路,只得做困兽之斗了。
反“八”字的包围圈,像一只碗的形状,能不能存住碗里的东西,两翼当然重要,但最关键的地方还是在碗底,也就是包围圈南部的长岭——张古山一线,这也是敌人最有可能寻求突围、向第27师团靠拢的地方。薛岳布置在这道战线作战的部队,正是俞济时的第74军。
10月3日,包围第106师团的部队开始向包围圈中的敌人作向心推进。俞济时命率先奉调万家岭的第58师攻击前进,占领长岭、背溪街阵地,与右翼第4军相呼应,压缩包围圈,遭到第106师团的猛烈反扑,战况激烈。最危急时,俞济时甚至把军部的警卫营都顶了上去,自己几乎成了光杆军长。全神贯注的俞济时在第58师压阵,分身乏术,第74军的另一条重要战线张古山,就全看随后从德安赶来的王耀武(黄埔3期)了。
张古山是万家岭战场的制高点,地势陡峭。日军占据着张古山,就多了一道阻止中国军队进击的天然屏障。反之,若第74军打下张古山,则不仅彻底封死了第106师团的生路,而且居高临下直逼敌人的核心阵地。张古山的得失,关系到围歼淞浦师团的成败。王耀武深感压在肩上的担子千钧沉重,不敢有任何闪失。
由谁担纲主攻?在师部召集旅团长们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王耀武的目光落在刚刚佩上少将将星不到一个月的第153旅旅长张灵甫(黄埔4期)身上。
这里需要更正的是,在一些描写万家岭战役的书籍资料中,称第153旅旅长为唐生海,而误认张灵甫仍为第305团团长,这是错误的。
张灵甫向来看不起一打恶仗就耍滑头做缩头乌龟的家伙,认为这种人缺乏武德,不配称为军人。万家岭战役,王耀武在关键时刻想要张灵甫出马,也是出于对他惯打硬仗恶仗的能力和斗志的信任。
张古山山势陡峭、易守难攻,没有足够的重炮配合,仅凭轻武器攻坚伤亡难免。但张灵甫想的是,如何利用地势,另辟蹊径,攻其不备。将张古山的地形琢磨了一番,又带着团长们在附近作实地勘查后,张灵甫分析,日军的不备之处当在后山绝壁。于是,他向王耀武扼要说明自己的打法:“为避免重大伤亡,不宜对各山头直接正面仰攻硬冲。正面应仅取佯攻之态,同时选出精兵编成突击队,绕道后山,无人烟处料敌疏于防备,突击队攀岩附葛摸到山顶进行背后偷袭,成功后,正面部队即转入真正攻势,前后夹击,当收事半功倍之效。唯万家岭战场日军具有绝对空优和炸射频率,攻山拟夜间进行。”王耀武对这套献议极为赞赏。第153旅有第305和第306两个团,他马上为张灵甫再另配第302团加强攻击力。
/ 吴鸢(前排左一)与74 军三任军长、同僚合影。
西沉的太阳落下张古山顶,当最后一道晚霞消失在天边,起伏的群山无声地隐没在悄然涌起的暮色之中,秋天山间的晚风,隐约飘来秋蝉的悲鸣。大战前,周围异常宁静。
10月7日傍晚时分,第51师进入了预定的攻击位置。依照张灵甫的指令,担任主攻的第305团已经挑出一批精兵组成了突击队。一小队人马借着暮色的隐蔽,朝日军阵地的后山方向悄然行进,他们沿着后山绝壁,在黑暗中披荆斩棘,奋力向上攀登。
前面响起了枪声,这是正面部队在突击长岭北部的高地。张灵甫意欲先夺取这个由日军5个中队据守的高地作为支撑点,进而向张古山冲顶。日军通常不作夜战,因此不像白天那样警觉。晚饭过后,除留下少数警戒人员外,其余准备轮换歇息。张灵甫指挥第153旅主力突如其来的进攻,把日军打得措手不及。月黑风高的山地,山下的中国军队人影都看不清,鬼子们一时间乱作一团。等他们从混乱中反应过来,躲进工事里放起枪来,长岭北部的山头已经遍布冲上来的大批中国士兵。高地上600余名日本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寡不敌众,被迅速歼灭。
拿下了高地,张古山几乎触手可及,张灵甫命令第305团连续作战,连夜出击张古山。张古山上的日本守军约有800人,长岭北高地的战斗给他们敲响了警钟,日军不敢懈怠,准备迎战。第305团参加佯攻的士兵们开始呐喊着向张古山做势进攻。严阵以待的日军不知是计,见对方来攻,果然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正面,正乒乒乓乓打得起劲,猛然间听得背后枪声大作,第305团的突击队从后山登顶成功。张灵甫的这把尖刀,适时向山上的日军背后,挥出致命的一击,突击队员们与山上的守军拼上了刺刀。正面进攻的部队趁山上日军自顾不暇之际,一口气冲上了山顶。日军腹背受敌,全面崩溃,张灵甫的两面夹攻战术如愿奏效,约800名鬼子死的死、逃的逃。
一夜之间,张灵甫指挥第153旅攻占了最难克服的万家岭战场制高点。作战指挥经验丰富的张灵甫不敢有丝毫放松,他很清楚,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他领教过日军陆空火炮的绝对威力,白天能不能顶得住敌人优势火力的冲击,他心里并没有十分的把握。张古山是淞浦师团最后的退路,日军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天亮之后必将有更严酷的恶战,他告诫部下枕戈以待。
果然,第二天清晨天刚亮,20余架日军轰炸机飞临张古山上空,飞机的呼啸声混和着炸弹划过空气发出的凄厉啸音,震耳欲聋。顷刻间,张古山上炸翻了天。从远处望去,张古山笼罩在浓烟火海之中,简直是一座熊熊燃烧的火山。由于中国军队几乎没有防空能力,日机异常猖獗,肆无忌惮地作低空俯冲,对准山头轰炸扫射。阵地上的人连飞机身上涂的猩红的膏药旗都能看见。在敌机剧烈的空袭下,第305团伤亡极其惨重。
上午10点,空袭方停,急于夺回阵地的第106师团向张古山发起了冲锋。张灵甫一身尘土跑上第305团防御阵地亲自督战。狗急跳墙的日军顶着山上洒下的弹雨,不顾一切地弯着腰向山上猛冲,直逼第305团阵地。当部分日军最终冲上山顶,第305团剩余的官兵在旅长张灵甫和团长唐生海的带领下,上刺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杀,拼了性命将日军打下山去。趁着战斗的间隙,张灵甫急忙整理残部,将勤杂人员全部编入战斗队,并安置伤员后撤。黄昏时分,第106师团再度对张古山发动强大攻势,炮火密集地倾泻到张古山上。经过大半天的激战,第305团已经伤亡大半,精疲力竭,为避免更大的损失,以利稍后再战,张灵甫不得不将第305团残部撤下张古山。攻击中日军也丢下至少800具尸体。阵地丢失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张灵甫并不认输,这一仗,他和王耀武都输不起,若淞浦师团从他这里打开缺口跑掉,薛岳的整个战役计划将落空,这将是他军旅生涯的极大耻辱。入夜,张灵甫再次组织起400余名精兵进行顽强反击,重新夺回了阵地。张古山阵地就这样在激战中几经易手——白天日军凭借空中优势和重炮攻下阵地,晚上张灵甫再指挥部队以夜战夺回。双方都打得头破血流。在国军的凌厉攻势之下,日军最终再次被赶下了张古山。
/ 吴鸢在湘西会战后的请奖事迹表。
10月10日下午,又一股穷途末路的日军窜到张古山、长岭一带,在飞机和重炮的掩护下作孤注一掷的进攻,试图冲破第74军的阵地突围逃命,张灵甫一面指挥第305团继续死守张古山,同时命令第302团与第306团配合第58师向背溪街发动两路夹击,经过5个小时的激战,将背溪街的500余名日军也悉数消灭。两军交战勇者胜,张灵甫在第74军,人送外号“猛张飞”。5天里,张古山上直杀得尸山血海,任凭敌军再怎样狂轰滥炸,直至12日战斗结束,日军没能从张古山跑出一兵一卒。
在张灵甫率部血战张古山的时候,十余万中国大军对包围圈中的淞浦师团正全线出击,在中国军队的强大攻势之下,淞浦师团被打得丢盔弃甲。冈村宁次不得不派出空军,罕见地从其他部队抽调上百名下级官佐空投万家岭,为淞浦“输血”,企图挽救败局。9日入夜,第106师团已接近全面崩溃,国军开始扫荡战场上四散奔突的日军。第4军的一支部队甚至冲到了离第106师团司令部仅数百公尺远的地方,如果不是黑夜中目标不清,淞浦的司令部极有可能被端。据后来被俘的日军说,当时淞浦已经在准备焚烧军旗,紧张得快要切腹自杀了。冈村宁次为了拯救第106师团的残兵败将,破例冒险出动飞机夜航,用空投炸弹炸开一条血路,借着照明弹的指引,淞浦才得以率300余名士兵逃出包围圈。一般认为,万家岭战役于10月10日结束,但实际上10日之后一些地方的战斗仍在激烈持续当中,根据陈诚10月15日致蒋介石的密电,第74军的张古山、长岭阵地就战至12日方停。由于日本援军纷至,战场上还是有部分溃散的106师团残兵未及扫荡而得以脱逃。
不过,整个第106师团在万家岭会战中被中国军队完全打垮,可以说几近全军覆没,还搭上了前来解围的第101师团的第149联队。战后,国军在战场上清点出至少6000具日军尸骸。
万家岭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正面战场上继台儿庄战役胜利后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对挫败日军突破南浔线的企图,延缓日军对南昌的进攻和保卫湘鄂赣边境,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万家岭大捷的消息传出,全国军民精神为之一振。尽管武汉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政府机关正在撤离,但武汉群众依然兴奋不已,爆竹声昼夜不绝于耳,欢庆万家岭之役的胜利。
/ 吴鸢(摄于198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