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黄埔精神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2019-10-17欧阳维

黄埔 2019年5期
关键词:黄埔军校先辈黄埔

□ 欧阳维

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应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历史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我们要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从学习和继承黄埔精神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和汲取支撑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的精神力量。

一、以历史和先辈思想为依据领会黄埔精神内涵

理解和把握黄埔精神,应以黄埔军校的历史和孙中山等前辈的原创本意为依据。1926 年,黄埔前辈安体诚首次在《黄埔日刊》中提出了黄埔精神的初步概念,他认为“一个团体,一种组织,只要它能继续存在而成为一种势力,必定具有也必定形成一种特殊精神”。从继承这个角度出发,应认真了解黄埔军校各个阶段的历史,把握前辈的思想脉络,理解黄埔精神的基本内涵。

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是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他在开学典礼上致词说:“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其中表达的精神内涵是,在中国,要实现革命的目标,必须有一只革命的军队;要有革命的军队,必须要有过硬的骨干。那么要成为这支革命军队的骨干,需要怎样去做呢?中山先生在陆军军官学校的开学典礼上说,黄埔的学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可想而知,在上世纪20 年代初期,升官发财仍然是十分吸引人的价值观,直到今天,不是仍然有着不少人梦想着要升官发财吗?因此,中山先生直接要求进入黄埔学习的学生,不要想着升官发财,不要想着当了黄埔学生就能出人头地,而是让他们宣示:一生一世都要做救国救民的事业!这是何等的期待和要求!这种要求,是要黄埔同学在入校第一天起就要进行人生的选择,就要进行道德的选择,就要考验学生本人有着怎样的良知。

/ 1924 年11 月3 日,孙中山检阅黄埔军校学生。

从孙中山宣布的黄埔军校训词中,可以看到大革命的政治领袖对未来拯救国家的黄埔生明确的要求:黄埔学生必须要贯彻革命党的宗旨;必须以建立一个新中国进而为世界做出贡献为己任;必须时刻走在时代的前列,做人民的先锋;必须勤奋工作,不可懈怠;必须坚毅勇敢,不怕牺牲;必须忠诚可信,为事业奋斗终身。1926 年10 月4 日,在黄埔军校第4 期学生毕业典礼上,黄埔同学又高声宣读了蕴含着黄埔精神的誓词:“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而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继续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这个誓词进一步细化了孙中山先生的校训,强调了亲爱精诚的团结精神。应当说在建校初期的几年里,黄埔精神的基本内涵已经形成,其基本要诣就是:爱国、革命、团结、牺牲、奋斗、忠诚。

二、以动态和实践视角认识黄埔精神的充实发展

先辈们认为,黄埔精神具有形成、发扬与扩大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受到历史和环境的支配,也必然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而获得发展。这就是说,黄埔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受到环境、条件和个人实践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旧中国走向新中国的实践中应当、并将会有所发扬和发展,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证实了这个论断。

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在黄埔军校成立之初为黄埔学生立的校训不是为了说说而已,而是为了实践革命的思想和政策的目标,并非空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黄埔军校的师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但践行了黄埔精神,而且发扬和丰富了黄埔精神,这个践行的过程是火与血的交融,是历尽磨难的征程。

在军校的组织领导上,实现了国共在人才培养上的第一次合作,形成了两党共同参与领导、共同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模式。在校领导层,以蒋介石为校长,同时亦有坚持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廖仲恺为党代表;在教学管理层,既以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又以叶剑英为教授部副主任;在政工层,来自中共的周恩来担任了政治部的主要领导。在教官层,既有何应钦这样的国民党人,还有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

黄埔军人在武装斗争和战争的实践中经受了考验,为推进中国革命的进程发挥了重大作用。1924 年,黄埔军校建校之初,就担负了平定商团叛乱的主力军任务,打响了黄埔军校建校以来的第一枪。郑洞国、周士第、黄维、陈赓、关麟征、杜聿明、李之龙这些黄埔1 期学生冲在了平定商团作战的第一线,始终起到了模范作用,体现出作先锋的黄埔精神,使黄埔军人很快成为革命军队的核心,使革命党人纷纷集合在它的周围,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在东征之战中,为攻克淡水固守之敌,黄埔军校从教导1、2团抽出了10 名军官和百名士兵组成敢死队,由营长蔡光举带领奋勇杀敌,取得了淡水之役的胜利。在战斗中,营长蔡光举、连长余海滨,排长叶彧龙、刁步云、江世麟光荣牺牲。蔡营长战前在给其胞兄的一封信中说道:“为革命者,只有‘死’和‘血’,才能促成革命之成功。‘主义’之花,需用鲜血浇灌。因此,我已抱定死之决心,以我之血,浇灌主义之花。”蔡光举作为黄埔军人,以自己的热血,践行了不怕死的黄埔精神。

北伐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遵循了黄埔校训中“团结”的精神,这无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基础。国共在这个阶段中继续合作,在领导指挥和作战方面形成一致,这与北洋军阀拥兵自重、互不团结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为在战略上形成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提供了客观基础。在北伐军的作战力量中,军事和政治指挥员分别由国共两党党员交叉担任,在总部的指挥机构中也安排了共产党员担任职务。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巩固“国民的联合战线”的要求,号召国共合作推翻国内军阀,推翻世界帝国主义。张治中、邓演达都曾推荐周恩来在北伐军中担任要职;周恩来也积极协助邓演达组建北伐军总政治部,并推荐了郭沫若、阳翰笙、肖劲光等人进入北伐军总政治部或各军任职。在北伐战争的实践中,贯彻和发扬了黄埔精神,达成了国共之间的一致,实现了通过国共合作取得作战胜利的范例。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与侵略者之间的殊死搏斗。在这场战争中,黄埔精神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升华,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战争多是中国人之间的内战,而在这场民族抗战中,在黄埔精神指引下,黄埔军人为人先锋,前仆后继,冲在战斗的第一线,为民族存亡拼死搏击,在战争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了不怕死的黄埔精神。他们通过抗战火与血的熔炼,为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光芒。黄埔军人在抗战烽火中,培育锻造了尽忠报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在这种价值理念的指引下,黄埔健儿在正面战场、敌后游击战场和全面抗战的各个领域屡建功勋。孕育和展现了亲爱精诚的精神力量,诚心同德,精诚团结,孕育国家、人民和军队的凝聚力,提振了抗日将士的勇气,以视死如归的军人魂激励了民族抗战。在抗日战争历次重大战役、会战中,黄埔师生抛头颅,洒热血,救国救民,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黄埔将领就达200 多人。

抗日战争使国共又一次以民族生存为上,携起手来,共同抗敌。在这个过程中,黄埔军校师生为形成国共合作共同抗战发挥了核心作用。1937 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了庐山谈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中国共产党相继发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1937 年8月和10月,将陕北中央红军和在南方13 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分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 路军和新编第4 军。之后,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民政府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从此开始。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两党表现出了民族至上的团结精神,在抗日战争的历次重大会战中,都会有国共两党黄埔师生的身影。他们互为师长,互为同学。黄埔军校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采取分散办学的方式,陆续培养了约20 万毕业生,源源不断地奔赴抗战前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主力军。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军黄埔军校出身的团以上军事指挥官约有3000 多人,担任师长以上职务的有300 多名,其中10 多个军的军长、30 多个师的师长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

与黄埔军校创办初期相比,抗日战争中黄埔军校的教育体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黄埔军校建校时专业相对简单、主要以步科为主的教学设置,在抗日战争需求的牵引下,派生和形成了具有现代军事教育雏形、综合配套的军校体系。抗战时期黄埔军校的领导和管理模式,对提高抗日战争指挥人才的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共两党军事教育体系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黄埔军校逐步形成了中国现代军事教育体系的基础,其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学科体系日臻完善,基本适应抗敌作战需要,成为国家防卫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黄埔精神在建校后的历次战争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升华和发展,在为民族生存、国家统一而奋斗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激励作用。

三、在民族复兴的实践中寻找与黄埔精神的结合点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历史进程,黄埔军校的历史是这个进程中的一个部分;黄埔精神对于新时代民族复兴的进程仍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如同黄埔先辈一样,他们在那个年代贯彻黄埔精神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身体力行,不畏困难、不怕牺牲,通过实践完成自身使命。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应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让黄埔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辉。

第一,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发扬爱国、团结、奋斗、牺牲的黄埔精神。只要国家存在,爱国就是永恒的主题。应继承黄埔最为崇尚的爱国精神,不断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应以“亲爱精诚”的团结精神,凝聚和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力,形成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在动力。成万事离不开一个“诚”字,中国人要讲诚信,中华民族要讲诚信,这种由至诚出发形成的爱国情怀和团结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甚至严峻的形势,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懈奋斗。

第二,深入发掘黄埔师生对民族复兴做出的历史贡献。黄埔精神体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中,在新时代继承发扬黄埔精神,需要通过对黄埔军校历史的深入发掘,梳理和研究黄埔师生在各个方面做出的贡献和牺牲,丰富对黄埔精神的认识。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梳理和评价黄埔师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做出的历史性贡献,重点聚焦创建黄埔军校、东征北伐、抗日战争等国共合作的历史阶段。这些凝重的历史画面,是黄埔精神在不同时期展现出的生动写照。黄埔先辈曾经按照黄埔精神的指引前仆后继,英勇牺牲,又在战争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完善了黄埔精神。在新的历史时代,应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将继承发扬黄埔精神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步骤紧密连接起来,成为推进两岸交流与融合,最终实现国家统一各项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三,让黄埔精神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以领会黄埔精神实质为基础,向黄埔先辈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工作和社会实践,形成从人民利益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判断是非的能力。学习黄埔前辈,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岗位,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够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历史前进的先锋。学习黄埔先辈,用黄埔精神鞭策和要求自己,在生活实践中体现爱国和团结精神,在历史的重要关头能够做出应有的奉献和牺牲。学习黄埔先辈,过好名利关,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更加关注国家民族的兴亡和人民的喜怒哀乐,牢牢树立群众观点。学习黄埔先辈,创新和发展黄埔精神,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以对黄埔精神的认同为基础加强两岸交流沟通。对黄埔精神的认同,从根本上说,是对民族观、国家观和价值观的认同。有了这种认同,两岸开展沟通和交流活动就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成果,黄埔精神是国共认同的价值取向。为此,应支持两岸学者和相关单位开展对黄埔军校历史和黄埔精神的共同研究和定期交流,设立研究项目,收集整理历史档案资料,逐步建立研究共享机制,为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创造开放的研究和学习条件。情况允许时,可考虑在两岸相关城市分别建立和完善研究机构和与黄埔军校历史和黄埔精神传承相关的展览场所。

第五,做好黄埔精神的系统梳理和普及传播工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充分吸收黄埔精神的营养,需要更多的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了解黄埔军校的历史,认同和接受黄埔精神。这就要在研究单位、博物馆、学校课堂和群众文化场所提供系统完整的黄埔军校知识;支持黄埔军校历史和黄埔精神进入课堂和科研,打好继承发扬黄埔精神的基础。充分发挥媒体和艺术手段的作用,支持以黄埔军校历史和黄埔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创作,用黄埔精神影响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应以对黄埔先辈的尊敬和对国家人民的至诚之心,努力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对黄埔精神的崇尚和认同,以期在追求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黄埔军校先辈黄埔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传承先辈精神 再造澧县辉煌
欢迎订阅《黄埔》杂志 《黄埔家书》增刊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浅谈黄埔军校卫生与营养
黄埔老兵陈生华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精致
走进“传媒艺术黄埔军校”——广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