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整体教学法的应用

2019-10-16张洁

北方文学 2019年26期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

张洁

摘要:高校声乐整体教学法的应用是指以声音作为教育媒介,将歌唱技能、心理素质、文化素养相整合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本文首先对声乐整体教学法的概念进行了相关阐述,并对高校声乐整体教学法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整体教学法;高校声乐教学;意义与策略

一、声乐整体教学法的概念

声乐整体教学法作为高校声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利用教学内容上的相似性,充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将声乐教学内容整理组合,通过对教学进度的控制,从而完成所指定的教学目标的教育方法。将声乐整体教学法应用于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在以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为核心教育目标的同时,通过声乐教师的耐心指导将学生自身的声乐技能、嗓音条件、艺术修养以及心理构成梳理整合,帮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展现自我价值,提高综合素养。

高校声乐整体教学法并非只是单纯声乐技能的掌握,而是通过学习将自身的情感、心理、生理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发声、共鸣、呼吸等器官能够以良好的生理状态进行演唱。声乐因素的完美协调与配合,能够帮助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演唱状态,将音乐更为准确的进行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整体声乐水平。

二、高校声乐整体教学法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声乐教学的宏观控制

声乐欣赏中,我们常常为演唱者专业的声乐演唱技巧所惊叹,声乐演唱技能能够更好的帮助演唱的顺利进行,是声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正是基于演唱技能的重要作用,很多高校声乐教师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比较侧重学生演唱技能的学习,从而缺少一个整体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對教学资源的宏观把控与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声乐整体教学法的创新应用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将教学内容梳理整合,为声乐教学目标的全面制定与解读、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教学进度的宏观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

通过声乐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高校声乐教学的主要目标。艺术修养集中体现在知识、思想、情感、艺术四个方面,是人对艺术的体验、感受、评价以及创造的能力。在高校声乐教育中应用声乐整体教学法,学生在克服艰苦的声乐技能训练的同时,通过艺术环境的不断熏陶,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了学生艺术修养。

(三)有利于学生声乐演唱水平的提高

声乐技能单方面的训练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演唱技巧,但是缺少对演唱作品的整体把控。声乐整体教学法的应用一方面能够训练和强化学生对演唱技巧的把握,另一方面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学生在演唱中能够对歌曲的整体结构、情感表达、艺术形象有深入的了解与体会,将自身情感融入到音乐的演唱中,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水平。

三、高校声乐整体教学法应用的主要策略

成功的高校声乐教学是一个对学生声乐技能、心理素质、文化素养等综合能力全面培养的教学过程。通过专业的调查研究,作者对高效声乐整体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制定以下主要策略。

(一)强化学生声乐技能的训练

歌唱基础知识的学习、歌曲演唱方法的训练、呼吸与发音技巧的训练等都是高校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生理条件各不相同,嗓音情况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在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加强声乐整体训练,从而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更好的将歌曲演唱出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因此在高校声乐整体教学应用中,要强化学生声乐技能的训练。在声乐技能训练的初期,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其次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在音乐练声中加强对乐感的认知;然后指导学生开展音准、共鸣、肌肉、气息等技术方面的强化训练.从而确保学生音阶、音程演唱技能的提高。

(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首好听歌曲的成功演唱,不仅需要歌者充沛激情的共鸣、吐字、气息等声乐技巧的加持,同时还需要演唱者对歌曲的深入了解与体会,从而更好的做到情感的深入共鸣,将歌曲更加有感情的表达出来。因此,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高校声乐整体教学中意义重大。歌词内容是歌曲情感表达的主要载体,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代领学生进行歌曲内容的解读与体会,从而帮助学生与作者产生进一步的情感共鸣。其次指导学生学会充满激情、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进行歌词朗诵,在朗诵中感受歌曲的节奏、音高、发音,通过“以声带情”的方式将歌曲的内在情感演唱出来。

(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高尚的品格、正确的艺术观、审美观、丰富的阅历与经验都应该是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仅仅只依靠掌握的声乐技能以及较强的心理素质,而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那么学生对于音乐作品将仅仅停留在歌词的表面,对作品背后的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与体会,很难做到与作者的共鸣、与听众的共鸣。因此,高校声乐整体教学应该加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强调从歌曲创作的背景以及艺术历程入手,从而对歌曲的个人艺术风格、地域风格、流派艺术风格、时代艺术风格等有深入的了解与掌握。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注意音乐中所涉及的有关舞蹈、人文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逐渐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红兰浅析声乐的整体教学法[J]品牌,2014(09)

[2]梁向阳浅谈高校声乐整体教学法[J]音乐时空,2015(20)

猜你喜欢

高校声乐教学
论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与改革
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浅析
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声乐教学带来的影响
红色歌谣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