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探索
2019-10-16张婷凯
张婷凯
摘要:高职院校是技术型、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摇篮,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是培养学生对新闻稿、公文等文体写作应用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新形势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非常有必要。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对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本文从创新教学模式,师生间加强交流沟通,使用情境教学等方式探究了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创新
随着“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的大力倡导,我国对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是我国技术型、专业型人才培养的基地,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量的职业型人才,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应用文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文体,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凭借枯燥的课堂讲述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自主探索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从而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1]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始。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弱,写作基础薄弱,因此,教师应该寻找适合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会将应用文的概念以及写作规范先讲解给学生,然后為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在教学时常常采用灌输式的讲述,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学习的兴趣,课堂学习的效力并不高,课后的练习效果也不强。比如:教师在讲解公告、通知等内容时,学生虽然了解了相应的写作格式,但是学生对具体的应用范围以及场合难以分清。
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实践能力,教师就应该开发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借助多样化的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比赛、演讲、辩论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具体的写作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从中深入的理解应用文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教师在讲解广告写作时,可以借助举办广告创作大赛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广告创作,广告词尽可能要有创意性,还可以将广告拍成短片或者视频,并通过学生会或者学生社团等组织进行展览以及评选,对优秀的广告创作进行奖励,并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学生分析优点以及还需要改进之处。此外,在学习举办艺术节、运动会等校园活动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活动总结,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应用文写作的技巧,同时还要让学生分清每个文体使用的场合。
二、借助情境教学,增强师生之间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应用文实践教学时,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融入到教学环节中。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态,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同时教师要借助现场教学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全局性的把控,让学生从具体的场合中学习应用文写作。比如:对会议纪要的讲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情境演绎以及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会议场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会前、会中以及会后等会议接待方案以及会议纪要等的写作[2]。
三、制作与写作相结合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不能仅仅依靠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有效的结合制作,让学生在制作中提升对写作的认知。比如:在学习简报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简报课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共同完成简报的制作,并将制作的简报带到课堂,通过自评以及互评的形式,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应用文写作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合理评价学生,不能将学生的理论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应该将学生的实际创作能力、课堂互动以及协作交流等融入到评价体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成长。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专业型、技术型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高职院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性以及实践性。首先,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应用文写作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应用文的创作环节之中。其次,教师要借助情境教学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此外,教师还应该将制作与写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胡子芬浅议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才智,2018(14):62-63
[2]袁静云,陈云花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