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

2019-10-16张伟

北方文学 2019年26期
关键词:合唱指挥肢体语言作用

张伟

摘要:合唱是音乐表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在整个演唱的过程中,有着极高的艺术鉴赏性。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因此演唱者和指挥者都应当正确把握肢体语言,并科学地运用这种表现方式,增强合唱的艺术感染力。本文通过讨论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的作用和具体的运用方法,从而将肢体语言融入到合唱中,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

关键词:合唱指挥;肢体语言;作用;艺术

合唱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促使合唱逐步实现了大众化。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合唱表演舞台效果,在合唱指挥中,合唱指挥工作者需要准确地把握肢体语言的含义,并且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从而有效加强指挥者与演唱者之间的交流,带动观众的情绪。由此可见,对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的作用与优化策略做出分析与探讨,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的作用

(一)能够表达出合唱作品的内涵

合唱表演就是演唱者在指挥者的指引下,通过合唱将曲目展现给观众,从而使观众从音乐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让观众能够与演唱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在欣赏音乐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得到心灵上的满足。而为了能够让演唱者更好地将演唱曲目所蕴含的深刻感情更为完美地表现出来,就需要指挥者能够通过肢体语言来对演唱者进行指引,运用肢体语言的形式,组织演唱者的演唱方式,从而加深演唱者对于所演唱曲目的了解,从而把握住音乐的精髓并且将其呈现给观众。

(二)能够保持合唱节奏的统一

合唱表演要想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除了需要演唱者具备深厚的功底之外,同样也需要指挥者拥有超高的指挥水平,指挥者作为合唱团中的一个重要灵魂支柱,在表演的过程中,他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合唱的时候,指挥者需要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来对演唱者进行指挥,从而让合唱团能够在他的引导下,实现统一的发声,从而保持合唱节奏的统一,将最好的演唱效果呈现给观众。在这个过程中,肢体艺术形式是对合唱进行把控的一个重要渠道。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就是要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将演唱曲目中的情感起伏表达出来,通过面部表情、手臂等各个肢体之间的协调,来进行合唱指挥。再通过与现场观众之间的互动,让他们能够对音乐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以此来推动音乐表演达到最佳境界,展现给观众一份完美的音乐作品。指挥者只有能够通过运用肢体语言来发挥应有的水平,才能够让演唱者的合唱节奏实现统一。

(三)能够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将肢体动作带入到合唱表演当中,才能够将演唱者心中的真情实感激发出来。演唱者在表演的过程中,把曲目慢慢地呈现出来的时候,就能够让音乐曲目的深刻內涵深入到观众的心中,从而引起观众精神上的共鸣。要达到这种效果,肢体语言就必须符合以下几种要求:首先,肢体动作要和合唱表演的音乐风格相统一。在合唱表演的时候,必须要对音乐的相关背景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以更为恰当的肢体动作将其精髓表现出来,以此提升音乐的感染力,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其次,肢体语言的表达要尽可能的和演唱者的特点相统一。在合唱表演中,演唱者占据着主要地位,因此,指挥者在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时候,应当与演唱者的特点保持一致性,通过肢体语言和演唱者之间的特点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推动音乐艺术灵性的进发,营造更好的舞台效果。而演唱者的肢体语言容易受到自身的特点,如年龄、性格、个人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表演者选择方面,一定要注重他们的特点和风格,从而保证表演者能够顺利地完成曲目的表演。

二、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一)合唱指挥与口型的结合

在进行合唱训练的过程中,口型的训练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演唱者必须要将口型训练好,这样,在进行合唱表演的时候,指挥者就能够通过口型,对在场的表演者进行实时的观察和指挥,对他们的演唱进行调整和引导。在合唱的过程中,所有参与合唱表演的演唱者必须要保持口型一致,让声音达到统一,让口型更为美观,才能带来更具美感的舞台效果,从而让观众感受到音乐表演中的艺术内涵。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指挥者可以通过对着镜子反复练习,通过口型来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对演唱者进行更为合理的指挥,使其能够将音乐曲目中的效果尽情地表现出来,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与听觉上的享受。

(二)合唱指挥与站姿的结合

在进行形体训练的时候,要注意时刻保持放松的精神状态,使其能够将合唱表演看作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在表演的过程中,身体姿势应当保持端正,才能给观众带来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感受,以这种状态来感染观众,将自己轻松愉快的情绪融入到合唱表演中,更好地激发出音乐曲目的艺术底蕴。在合唱团中,如果指挥者身材比较矮小,那么演唱者在进行合唱表演的时候,就要适当地进行仰面,从而配合指挥者,让指挥者能够观察到每个合唱人员的面部表情,从而加强指挥者和表演者之间的互动,以此来达到更好的音乐表演效果。反之,如果指挥者的身材比较高大,那么只需要平视表演者,就能够通过他们的面部表情来进行判断和调节,进行更为专业、合理的指挥。

(三)合唱指挥与坐姿的结合

在如今的合唱表演中,绝大多数的指挥者都是要在表演的过程中,站立着对表演者进行指挥,然而,也并非是所有的合唱表演中,指挥者都必须保持站立的姿势,有可能在某些表演场合中,指挥者需要坐着来完成对表演者的指挥。因此,坐姿也是平时排练中的常用指挥方式之一。指挥者需要坐在凳子的三分之一左右的位置,让自己的上身与站立的情况下,保持一样的姿势。

(四)合唱指挥与面部表情的训练

面部表情,是人们用于表达情感最为常用的交流方式,通过表情的变化,能够将内心的想法表现在他人面前。在合唱表演的过程中,能否通过面部肌肉的收缩和五官表情的变化来表现情感,将更好的表现效果呈现给观众,取决于指挥者对于面部表情的把握。首先,指挥者应当对需要表演的曲目非常了解,体会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在合唱表演的时候,通过自己的表情变化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演唱者,让演唱者更为直接地获取到指挥者所传达的情感。因此,在表演的过程中,指挥者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表情,让面部表情成为传递情感的渠道,以自身的表情变化,来带动演唱者的情绪,让演唱者更好地运用歌声来表达情感,从而将表演曲目中的内容更为完整地呈现给观众,从而带动全场观众的情绪,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结语

肢体语言在合唱指挥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深入挖掘这种作用,并且进行合理地运用,才能展现出合唱中的艺术美感,才能给观众带来更好的音乐作品,以更为出色的表演,带给观众更好的享受。为此,合唱指挥工作者需要重视优化自身肢体语言,通过实现合唱指挥与口型的结合、合唱指挥与站姿的结合、合唱指挥与坐姿的结合、合唱指挥与面部表情的结合,有效提升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李佩玉.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8(10):22-23

[2]王军.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艺术的表现[J].艺术评鉴,2018(07):67-68

[3]王蓓蓓.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价值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3):171-172

[4]张夏.浅谈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的运用艺术[J].北方音乐,2018,38(05):54

猜你喜欢

合唱指挥肢体语言作用
例谈肢体语言在Phonics教学中的运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