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爱情的文化情愫

2019-10-16高玉芳

北方文学 2019年26期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

高玉芳

摘要:《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的神话,小说是对普通劳动民众生活的歌颂,作者笔下人生中的苦难成为精神劳动,基于《平凡的世界》的影响力,本文从农村爱情文化情愫角度出发,对小说中的爱情故事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农村爱情;《平凡的世界》;爱情故事;文化情愫

人的一生大多都会经历爱情的洗礼,《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创作的百万字小说,是全景式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为背景,以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为中心,刻画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欢乐与痛苦交织,深刻展示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平凡的世界》诠释了不同人群的爱情观,孙少安的循规蹈矩,孙少平的勇敢热情,孙兰香与吴中平的两情相悦。这些感情的呈现,向读者诠释,在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局限下,只有两者产生思想共鸣,才能使爱情更加刻骨铭心。

一、《平凡的世界》小说介绍

(一)内容简介

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后对处境相同的地主出身家庭的郝红梅产生情愫。被同学侯玉莹当众说破与郝红梅关系劣变。后来郝红梅与顾养民恋爱,少平毕业后回乡作教师,与县革委副主任女儿田晓霞建立友情,少平的哥哥少安在家劳动,与村支书女儿田润叶青梅竹马,少安与润叶的爱情遭到田福堂反对,少安到山西与秀莲结婚,润叶与父亲介绍的李向前结婚,此时农村生活混乱,田福堂组织偷挖河坝,出了人命,他炸山修田叫人搬家激惹众怨[1]。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百废待兴,田福堂召开村支部会地质责任制,孙少安在全村推广责任制,少安进城拉砖赚钱建窑烧砖,少平青春梦想激励其到外面闯荡世界,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获得当煤矿工的机会。女友晓霞毕业后当了记者,润叶原理丈夫到团地委工作,引起丈夫酒驾致残,润叶内疚而归。其弟长大在异乡与郝红梅邂逅结为夫妻,田福堂对新时期的变革抵触,为儿女的婚事窝火。

1982年,孙少平到煤矿工作,孙少平与田晓霞产生强烈的感情时,田晓霞因抗洪采访牺牲,少平得知消息后悲痛不己,少安决定贷款扩建机械制砖,因机师不懂技术蒙受损失,后在朋友帮助下再度奋起,终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领头人。少安妻子秀莲在扩建小学会上吐血,润叶生了儿子,润生与郝红梅婚事得到父母的承认。27岁的少平为救护徒弟受重伤,遇少时玩伴金波妹表白,少平为其前途选择拒绝,少平从医院回来充满信心的回到矿山。

(二)创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自1975年开始创作,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背景是文学新思潮兴起,意识流等文学观风靡,文学创作形式求变求新,传统现实主义受到冷落,有评论认为路遥的《人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落伍。

路遥经历了六年的准备创作时间,为扩充视野,进行了大量阅读,包括前后十年的报纸及相关书籍,同时奔波于社会各阶层体验生活。初稿写作在偏僻的煤矿医院开始,其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可看出其对文学事业的执着信心。生命似乎是纯粹的精神形式。第二部初稿寫作在黄土高原腹地的偏僻县城进行。路遥身体严重透支,后来吃了百余副汤药,依靠精神力量继续写作,1988年终于完成小说全部创作。

(三)小说中的爱情

路遥的创作中,爱情书写占据重要地位,路遥通过爱情故事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思索,为其创作增添了独特的美感。《平凡的世界》中,作者描写了城乡交叉地带几对青年男女不同爱情类型,展示出人民在社会变革时期,城乡传统与现代意识的矛盾之间,面临巨大文化价值的抉择。农村爱情中体现了路遥在面对现代与传统文明碰撞下对爱情的深刻思考。

《平凡的世界》中男女爱情包括回归传统型的世俗婚恋,及超越现实的浪漫爱情。传统世俗婚恋爱情提倡男尊女卑的婚恋观为准则,男女情爱生活以女性对丈夫的自我牺牲为主要内容。浪漫爱情是作家理想化审美观的体现,人物弱点被有意弱化[2]。

《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书写,青年男女心灵演变脱离不了母性爱及传统伦理道德传统文明因素的轨迹。与路遥承袭的儒家文化及其个人感情经历影响有密切关系。随着时代潮流跌变,人们传统的爱情观有了新的变化。爱情逐渐倾向于恋爱双方心灵沟通。作家借助对理想爱情的书写表达对爱情富有现代意义的理性思考。

路遥采用富有温情的叙事视角,在人物塑造时对道德崇高进行了提纯,路遥始终在创作中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现实,路遥率先发现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产生的变化,深切关注时代变革下卑微底层农民的生活。从底层劳动人民的困难人生中提炼有关生存的哲理。

二、《平凡的世界》中不同人物的爱情观

路远在《平凡的世界》中借助孙氏兄妹深刻阐述了其爱情观,爱情在奋进中是失望,在困难下是奢望。只有新生活开始才会看到希望。以孙氏三兄妹爱情为契机,针对不同任务形象对作者的爱情观进行分析。

(一)孙少安的爱情观是困难下的奢望

孙少安是小说的主人公,是地道的农民, 田润叶父亲是双水村的主宰,两人在家庭出身及文化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孙少安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田润叶向其表白时,他不敢接受。小说描述的田润叶对孙少安大胆的追求,起初是让人捎话,但孙少安不解其意。当她帮助孙少安料理完家事分别时,信中说,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简单的告白信让孙少安感觉幸福突然。但他深深认识到自己无法与田润叶站在同一高度。孙少安没有勇气接受对方。在短时间内迎娶了山西秀莲,让田润叶对自己死心。田润叶得知孙少安结婚后绝望放弃对其追求。

孙少安与田润叶对爱情态度不同,孙少安考虑爱情的外在因素较多,如生活环境等。在爱情里不敢进行追求。田润叶喜欢孙少安,知道与其有较大的社会地位差异。但她认为爱情重要的是两情相悦。

(二)孙少平的爱情是奋进中的失败

孙少平与田晓霞的身份差距与孙少安与田润叶差不多,孙少平是孙少安的弟弟,田晓霞向其表白时,他需要听从上头的安排,遇到田晓霞后成为了一名掏碳工,田晓霞是省报记者,其父为省委书记,两人在社会地位及家庭背景存在天壤之别,小说的后半部分刻画了田晓霞因抢救人牺牲的情节,田晓霞的牺牲让这段爱情永远留在孙少平心中。

孙少平与田晓霞在一起是因其爱情有相同的追逐,孙少平为人自尊自强,在贫困的社会边缘不忘追求精神自由,田晓霞是一位美丽,思想敏锐的女子,二人相爱使读者为之欢呼。

(三)孙香兰的爱情是新生活的希望

孙香兰与其哥哥相比幸运,她考上北方工业大学,与吴中平两情相悦,孙香蘭与吴中平的爱情在小说中没有经历太多波折,吴中平是省委常务副主席儿子,两人的爱情没有经历太多的阻挠。吴中平与孙香兰的爱情明朗,作者在爱情的道路上有攀龙附凤的心理,让孙氏兄妹与领导干部子女爱情纠缠。对出身贫寒的有志青年,领导干部象征某种高度[3]。

实际生活中两人不同出身有同样奋斗自强的品质,他们的起点及未达到的高度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爱情或地位,贫寒的有志青年要想获取与人平等的地位,必须不断努力奋斗。

三、爱情故事背后折射的人生意义

通过对损失三兄妹的爱情故事分析,小说不仅是对主人公爱情故事的描述,更多表达作者的爱情观,爱情故事背后折射出人生的意义,是小说蜚声的重要原因。

作者在书写中深刻明白,现实与小说不同,如小说所描述,豆角不能与小麦种在一起,爱情的追寻不能脱离家庭、文化独立存在。孙少安所处的年代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因素阻碍其对单纯爱情的追求。只能选择与其差距较小的婚配对象,面对婚姻的选择,不断上演退求其次。孙少安是爱情悲剧的典型。其在选择中会考虑两者各方面的般配,路遥在其小说《人生》中流露出同样的爱情观。

爱情是比较感性的,婚姻相对理性。感性上升到理性是物质的胜利与精神的失败。小说故事阐述了孙少安不敢爱的形象,是处于贫困处境中平凡人共有的悲哀。作者刻画出孙少平与孙香兰的爱情故事,通过孙少平与孙香兰的故事传达爱情的积极态度。

四、结语

小说《平凡的世界》作者笔下字里行间流露出爱情情愫,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等,作者就不用人物在爱情中表现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做出明确的阐述,孙少安的爱情源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建立在文化情愫上,田晓霞说:爱情是心甘情愿与爱人一起奋斗的过程。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其在爱情中的坚持。

参考文献:

[1]王丽丽.《平凡的世界》之悲剧意识及其成因探析[D]西北大学,2016

[2]候晓辰.《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书写[D].延边大学、2016

[3]刘福珍.农村爱情的文化情愫——读《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故事[J].语文建设,2015(32):55-56

猜你喜欢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的诞生
黄土高原上的文化情怀
《平凡的世界》富有生命力的美学价值
浅析《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和润叶的爱情
《平凡的世界》(双语加油站●跟我学)
《平凡的世界》里的4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