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植家国情怀 注重全面发展 谱写新时代奋进之歌

2019-10-16向明康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试题新课标

作者简介

向明康,任教于湖南省示范高中——沅陵县第一中学。湖南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怀化市学科带头人,享受政府津贴。系湖南省基础教育成果奖语文学科专家评审组评委,湖南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修辞学会阅读与鉴赏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多家报刊特约记者、编辑,怀化学院中文系语文教学法兼职教师。在各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0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学论著56部,计800万余字。其中多篇(部)获国家级、省级论文(著)一、二等奖,多次获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长年从事初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在《中国教育报》《语文报》《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等报刊荐评高初中学生作文1000余篇。

2019年高考作文综述

2019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今年高考作文题給人的总体感觉是正能量满满,人情味浓郁。这样的作文题,对于一些平时只顾埋头读书、不注意接触社会的考生来说,是很难得高分的。而对于2020届的高三考生而言,认真回顾和深入研究前一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是很有必要的。

2019年高考共有9道作文题,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其他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9道作文试题以材料作文(北京卷为“材料+命题”形式)为主,积极回应了重大时代主题,通过厚植家国情怀,引导考生传承爱国精神、接续时代奋斗、谱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进之歌。同时,试题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综合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全面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总体来看,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一、突出家国主题,倡导家国情怀

这个趋势和特色在以下几套试题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全国新课标卷Ⅱ作文试题强调“青春接棒,强国有我”,材料精心选择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五四运动100年、新中国成立100年五个标志性历史节点,启示考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深刻感受中国青年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辉历史,引导考生以参与者的身份体验历史、思考未来,激励考生自觉接续奋斗,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同时,考查考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及其源于心底的家国情怀,进而写出对国家、社会、民族和历史的热爱、希望与憧憬。

天津卷作文试题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积极倡导家国情怀、民族责任,献身人类历史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求考生在祖国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谈个人的成长问题,在家国情怀中将大小两个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启迪考生体悟爱国主义精神内涵,深入思考个人与国家、民族、人类的关系,感受理想信念对引领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的重大意义。

北京卷命题作文“文明的韧性”和“2019的色彩”,采取“二选一”形式,写议论文或记叙文,一个侧重理性,一个侧重感性。“文明的韧性”,引导考生深入领悟中华文明“韧”的精神内核,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回眸、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实需求的思考,激发其领悟中华民族的品格与精神,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2019的色彩”,要求考生选择一种色彩,形象地表达对2019年的感受和认识。题目旨在引导考生将自身的成长置于国家发展前进的历史进程中,在时代发展的宏大背景下,以一种家国情怀,思考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弘扬劳动精神,引领全面发展

2019年的高考作文试题突出了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激励学生走全面发展道路,努力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落到实处。

全国新课标卷Ⅰ作文试题提倡“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既着眼于劳动思想的历史溯源,也关注问题的现实呈现,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劳动的箴言、警句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深刻阐释(“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一句引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总领,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与当下社会一些对劳动的偏差认识、错误态度进行对比,引导考生对这一现象及劳动本身进行深入思考,自觉弘扬劳动精神,以期在全国青少年乃至全社会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良好风气,充分发挥高考作文在推动劳动教育方面的导向功能。

同时,全国新课标卷Ⅰ作文试题的材料所表现的主题极具时代感。当前,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大踏步行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撸起袖子加油干”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们向未来做出的承诺。当前“实干”这个主题就是青年一代的需要。

上海卷作文试题“寻找‘中国味”以音乐为喻,以倾听和接触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音乐为切入点,引导考生集中探讨见多识广与发现自我的辩证关系,切中当前全球化的时代特点:当面对歧异浩瀚的文化多样性时,如何才能不迷失自我,又能坦然接纳他者,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考生应努力寻找、品味“中国味”,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以漫画为文题,感受师生情谊

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这充分表现在全国新课标卷Ⅲ的作文试题里。

这道题目以漫画材料呼应教育主题,材料直观,情境真实。题中漫画呈现了一位爱岗敬业、爱生乐教的教师形象,考题聚焦于当前教育领域的“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新时代热点话题,与考生的生活联系密切,贴近现实,贴近考生。考生通过场景代入,可以深刻感受师生情谊,感悟师德师恩,体会老师的奉献精神、园丁品格和责任意识,致敬老师;也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奋斗目标,关注成长。试题赋予考生真实的写作情境和丰富的想象空间,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体验与经历,调动自己的生活素材与情感积累,抒发真情实感。

四、文题设计多亮点,显一石三鸟之效

2019年高考作文試题设计科学,亮点颇多,一是情境巧妙,二是应用性强,三是思辨有深度。请看下列几套试卷的作文试题。

全国新课标卷Ⅱ的作文试题设置了5种身份,提供了5个特定写作情境,要求考生结合特定历史背景,以特定身份、特定文体完成写作任务。意在引导考生以参与者的身份设身处地体验历史、思考未来,激励他们自觉接续奋斗,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全国新课标卷Ⅰ的作文试题要求考生“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试题情境设置真实,写作任务明确,便于考生设身处地展开想象和思考,充分发挥写作水平。试题要求考生采用特定的应用性文体写作,借此释放出强烈信号:写作要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强调实际应用、知行合一。

江苏卷作文试题“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着重考查考生对于“物各有性,共存相生”的辩证关系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要求考生结合生活实际,关联时代展开思考,话题空间大,思辨色彩浓,便于多方面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与语言表达能力。

浙江卷作文试题“‘作者与‘作品”更侧重考查考生的辩证思考能力与想象力。考生在针对“作家中心”的观点与“读者中心”的观点进行论述时,既要说明其现实表现,分析其内在理据,还要分析两种观点的偏颇之处。考生在分析中要有辩证思维,同时所述事例要充分,评判要尽可能全面。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针对以上几个趋势,同学们在进行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多接触社会,倾听时代足音,把握时代的脉搏

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而著”,对于考生而言,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想真正做到“为时而著”,就必须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咏唱。

具体来说,就是要努力做到投身社会,了解社会热点。可以通过与家人和朋友的接触,了解其思想动态、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对时事的看法。可以通过观看《新闻联播》、党报党刊,了解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势。比如国内方面,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当今新时代的追梦人(如“时代楷模”黄文秀等人)的先进事迹等,都要关注,并努力向模范人物看齐,培养家国情怀。再如国际方面,诸如“一带一路”的拓展、中美贸易摩擦等,都应有所了解。

二、注重理性思辨,提高作文思维能力

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一直注重理性思辨。因此,考场作文应力求理性表达,表现出作者较高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所谓深刻性,即思维有深度,思想见精髓,见解深邃透彻。所谓灵活性,主要表现在思维角度灵活、思维方向灵活和思维方式灵活。所谓独创性,包括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即分析问题有主见,不盲从、不偏激,有独创性见解;有辩证眼光,擅于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问题。实践证明,注重理性思辨,锤炼思维品质,才能在考场上得心应手,写出思辨性强的佳作。

三、增强创新意识,彰显独特个性

新的时代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充满个性化思想的人才。因此,考场作文应当张扬个性,突出作者的创新意识。高考作文要力求在某一方面有新意,或观点新,或体裁新,或素材新,或构思新,或语言新。作为考生,既要把握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趋势,又要敢于和善于创新。作文亦步亦趋或陈旧老套,将为高考留下遗憾。所以,平日一定要勇于突破陈旧的写作模式,打破立意、取材、语言、结构等毫无新意的“八股”模式,善于追求特色鲜明的个性化表达,在立意的新颖、结构的巧妙、语言的脱俗和表达方式的多样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的作文既有创造性的发现,又有创造性的表现,力求彰显个性,展示个性,张扬个性。

四、注重应用写作,强化写作的实际应用

强调这一点,是为了适应现实生活的需求。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新课标卷Ⅱ的作文试题都明确规定考生必须采用演讲稿、书信、观后感等特定的实用性文体进行写作。这些实用性文体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更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全国新课标卷Ⅲ的作文试题虽未明确规定文体,但漫画材料直接取材于每个考生都深有感触的场景,有助于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让其抒发真实情感。这三道作文试题对中学写作教学释放出强烈信号:写作要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强调实际应用,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因此,平日的作文训练和作文备考应注意两点:一是强调文章不能背离实际生活需求,要注重文章的实际应用。文章要有时代感,有自己的思想,有实际生活情味。二是要进行多种文体文章的写作训练,不能光训练记叙文和议论文,比如演讲稿、书信、倡议书等,要尽可能地涵盖。

五、强化情境写作训练,培养写作任务意识

学科素养反映核心价值,作文是以情境为载体,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2019年高考作文命题聚焦语文学科素养,紧密衔接高中课程标准,扩展材料选取范围,突出试题命制的情境化设计,引导考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将写作要求与人生体验相结合。如全国新课标卷Ⅰ的作文试题,要求考生“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全国新课标卷Ⅱ的作文试题设置五个具体写作任务,要求考生任选其中之一,准确把握历史背景,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特定的身份、特定的文体展开想象与思考,完成写作。这些任务要求通过设置与真实生活高度接近的写作情境,对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清晰指示了语文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因此,在进行高考作文备考时,强化情境写作训练,培养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意识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试题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高考作文两关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