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视角下小学德育工作方法探析

2019-10-16俞作志单延枫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9期
关键词:松鼠德育工作德育

俞作志 单延枫

小学生道德养成教育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但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偏低,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实践中,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贴近性、针对性,增进师生情感融合,把握好学生心理特点,用实际行动来塑造学生德育品质。

一、洞悉小学生心理成长特点,找准化解疑难突破口

在小学生德育工作中,沟通与交流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班主任要想实现有效沟通,就要了解学生心理,走进学生生活。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接收能力强,但其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班主任要以心为本,准确把握学生心态,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日常工作中,班主任事务较忙,但在处理学生问题时,首先要从心理层面来剖析,精准施策。如组织德育主题班会,设置不同的德育话题,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就某事展开讨论与发言。这些话题要贴近学生身边生活,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社会现象,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观看、看图片等方式,来导出社会现象。接着,由学生展开分析、辩论,可以融入分组讨论,也可以展开正反对抗,来深化学生对事件、问题的多元理解。班主任通过主题交流,了解学生关注的根本点,把握问题的心态趋向,从而找准化解思路。因此,班主任要多学习儿童心理学知识,运用心理学来赢得学生的理解、信任,为营造良好班风创造条件。

二、注重角色故事代入,第三人称优化德育渗透方法

面对班级管理中的学生问题,班主任最头痛的就是调解学生纠纷。由于小学生心智成长不成熟,但又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对他人的观点心理排斥较性强。因此,班主任在摆事实、讲道理时,单纯的说教往往无济于事,甚至会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为此,班主任可以应用角色代入法,以第三人称方式,通过故事编排与讲演方式,来融入德育思维,开启学生心智。如一些学生心理存在自私、不愿分享的问题。我们构建两只小松鼠的故事情境,其中一只小松鼠,乐于分享自己采集的食物,而另一只小松鼠不喜欢分享。有一年冬天,大雪封山好多天,小松鼠自己储藏的食物被大雪掩埋了。那只爱分享的小松鼠,得到其他动物分享的食物,顺利度过寒冬;而不愿分享的小松鼠,却整日愁眉苦脸,艰难熬着。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懂得分享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在你分享的过程中,也会赢得他人的分享,而不爱分享的人,最终也得不到大家的关爱。所以说,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要积极地去分享。还有一些学生,不喜欢值日,我们也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劝诫同学们要勤劳,乐于助人。这种以故事讲演的方式,很好地保护了犯错误学生的自尊心,也讓他们更容易接受道德规范教育。

三、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影响学生

在小学生德育工作中,教师不能停留于言说层面,更要以身作则,为人示范。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对学生了解最深刻,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班主任在日常德育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还要严于律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为学生做好榜样。如在班级卫生管理中,班主任也要负责卫生区域,将讲台作为示范区域,及时清理、打扫讲台,保护室内卫生环境。教师的责任感与率先示范,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催促其他学生做好值日工作。同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也要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班主任自己也要多读书,和同学们分享读书心得;要求学生尊重他人,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有礼貌,自己也要做到有礼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典范,班主任要强化自身道德操守,加强自我仪表、言谈的规范,认真示范,为学生做好学习榜样。

四、做好家校沟通,将德育融入学生生活

在小学生德育工作中,很多时候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家庭生活具有较大差异。如一些学生,在学校很腼腆,但在家里却很活泼;有的学生在学校很听话,但在家里却很任性。班主任要积极做好家校沟通,与家长展开多方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展开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工作。考虑到不同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要进行个性化分析,班主任要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道德观念、行为准则。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生活习惯,班主任要通过私下里沟通,多渠道、多方法地引领学生改掉坏习惯。对不爱学习的学生,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正向积极的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心理自卑、不爱说话、不爱活动的学生,要多给予发言机会,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提升其自信心。

总之,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实践中,要注重方法,以生为本,用实际行动来积极塑造学生德育品质。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松鼠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