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心理健康教育之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2019-10-16张祖花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生为本课外活动价值观

张祖花

[摘 要] 小学教育期间,应当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重视程度。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其爱好、价值观、性格等各项内容都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格。

[关键词] 心理健康;课外活动;价值观;学生为本

心理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因此,教育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心理发展快,特别是在思维和智力能力方面的发展,速度很快;小学生的经历少,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成熟,纯真、直率,心理很难藏住事,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在外;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其人格特点在该阶段不断形成。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加强了对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一项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全面心理健康素质构成的一项重要部分。小学生时期是人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内心不断成熟。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小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可以使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不稳定情绪、抗打击能力弱、毅力差等各项问题得到合理解决。例如,在背诵课文过程中,小学生长期背诵不下来会挫败感,而如果小学具有健康的心理,在面对问题时会越挫越勇,直到将课文背诵下来,不会出现气馁的情绪。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升,从而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努力的战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提高小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措施

1.有趣课外活动的开展

对小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如果采取“填鸭式”教育,只会降低小学生学习热情,并且会导致小学生在心里对教育者产生抵触心理。因此,作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期间,应当对小学生的心理进行合理分析,掌握小學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体规律,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使小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使小学生的特长能够得到合理发挥,从而实现对小学生的合理培养,使小学生能够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品质。例如,在低年级中举办“这件事应该怎样做”交流互动,让小学生发表自己的建议,让小学生对事情的做法进行交流;在高年级中可以针对一件事情的对错进行辨别,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健康发展。

2.以身作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仅需要专业教师做好自身的工作,而且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只是重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的楷模,教学的言行举止都会学生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在小学教育中,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养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必须要注重自身言行举止,避免自身的行为对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合理引导小学生,使其懂得感恩

感恩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基本要求。具有感恩之心的人,内心也一定是温柔的,懂得感恩的人更容易体会到快乐,可以体会到世界的美。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的应用,为小学生播放与感恩相关视频,如“为爷爷奶奶洗脚”“失主答谢拾金不昧路人”等,使小学生感受到感恩,在班级、学校营造感恩氛围,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在正能量的“包围”和熏陶下,懂得感恩。教师在进行家庭作业布置时,除了布置文化作业,也可以布置一些“感恩”作业,如帮助父母做饭、打扫房间等,使小学生能够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可以使小学生感受到父母在平时做家务的辛苦。小学生在感恩父母、朋友、社会的过程中,可以拉近与其他人的关系,这也能够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小学生心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一项关键内容,对学生的成长、学习都有着巨大作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间,教师要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方面入手,采取合理的措施,实现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培养,使小学生可以养成正确三观,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玉杰.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教师潜在的构建者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138.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学生为本课外活动价值观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初探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