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2019-10-16曾玉珍
曾玉珍
摘 要:核心素养是应对21世纪人类知识嬗变和教育创新要求的重要途径。从教学活动角度出发,如何落实、践行核心素养是最主要的挑战,它直接决定了小学生能否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数学能力。文章研究旨在探索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特征,并进一步依据核心素养的要素及框架,归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提出科学的设计方案,以供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核心素养;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1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2-0047-02
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突出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在知识“海量存储”及“海量生产”的双重压力下,教育对待知识的态度已经不能停留在“拥有量”上,而要探讨“如何去获取”——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也正是“核心素养”的核心之一。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定义,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品质与关键能力,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大项,以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及“实践创新”六个小项,强调学生以动态发展的理念对待知识。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
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探讨争议颇多、成果丰富,根据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之要求,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应强调“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及应用、创新意识等。可将以上内容视为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因素,进而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总目标的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构建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框架。一线教师更为关注的是核心素养的落实与践行,这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原则。
(一)动态性原则
核心素养提出的目的是应对知识爆炸,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在基础知识获取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螺旋上升式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也就注定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学生不断地进行新旧知识的整合,才能具备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能力。客观上,在一个较长的学习周期内,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必须根据学生的成长变化(年龄、心理、认知特征等变化)做出调整。尤其学生个体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等方面的设计,也要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状态。
(二)实践性原则
《标准》实施以来,关于实践性原则相关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包括人们广泛熟知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任务驱动等。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分析,意义建构离不开“情境”“协作”“会话”三個基本条件,而这三个条件的实现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实践层面的。换而言之,实践性原则是实现意义建构的重要保障。同时,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分析,6~12周岁的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可能完全脱离实践,而单纯地在数量、空间等层次发展。例如采用数学游戏教学的方式,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归纳原理,往往可以更好地形成抽象认知和逻辑思维。
(三)综合性原则
从教学组织角度分析,《标准》中对核心素养的要素设定并不是唯一的;从终身学习和社会适应的角度来说,对核心素养的评价也不可能采取一种标准。按照这一逻辑反推“教学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必然强调“综合性”。同时,在数学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展开评价,也要采取综合性的原则,客观地分析智力及非智力元素。例如,“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培养创新能力?除了情境创设、自主探索等教学手段之外,还要让学生具有质疑精神,这是激活其创新意识的基础。除了教学活动组织层面之外,最直观的是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师在围绕某一个知识点展开教学的同时,可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扩展、引进、融合,作为引导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资源,即利用“跨学科”的方式来凸显综合性优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
(一)注重情境创设、激发生活经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可能从教师身上“传递到”学生身上。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包括“被动接受”和“主动建构”两个过程,而后者属于理解性掌握,它需要个体在复杂的情境中、利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展开意义建构,即从“旧意义”产生“新意义”。《标准》强调,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对小学生来说,其知识经验更多地是源于生活而非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注重情境创设,激活生活经验。一方面,构建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场景关联,减少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的陌生感;另一方面,把陌生知识转化成生活经验中容易理解的形式,让学生获取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及认知。值得注意的是,数学原本是一门生产、生活经验总结而形成的科学,小学阶段大量知识都可以直接寻求到生活经验支撑。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情境创设方面,要体现出长期性、连续性特点,让小学生不断进行新知识、新情感、新体验的积累。由此就涉及生活经验“新鲜度”的问题——根据教学活动中“情境创设”价值分析,旨在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因此情境创设要素、话题、方法等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生活真实度,还要与学生的兴趣点高度相关。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时,主要涉及的是针对同一个或同一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所呈现的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动画片的形式——选择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画片,从中筛选针对一个物体的不同角度呈现场景,让学生思考不同场景的观察角度。出于对动画片的喜爱,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观察力也会增强,有利于引发生活经验展开具体问题分析。之后教师可以将相关场景、动画景物转换成数学教具,并将生活化描述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