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示:让学生与劳动技术深度遇见

2019-10-16江姝婕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9期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展示教学

江姝婕

[摘 要] 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在强调以学生为主,注重师生互动教学方式的今天,展示成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展示学习是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碰撞,是学习效果的呈现检验,更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模式。充分、自主、有效的展示是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呈现学科特性的独特方式。

[关键词] 劳动与技术;展示;教学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一般为“创设情境—学生自学探究—交流探究成果—教师适当点拨—学生操作—评价—拓展反馈”这几个环节。为了实现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中重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观念,其中学生自学探究、交流探究成果、教师适当点拨、评价这几个环节与展示密不可分。

一、展示在课堂环节中的应用

1.引导环节,激发式展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劳动与技术课程理念中提出:劳动与技术的教育方式之一就是用作品引导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在创设情境过程中进行实物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让学生在更加良好的心态下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导入环节采用直观有趣的实物导入方式一下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孩子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獲取新知的过程中,打开思维,点燃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可爱的纸篓”一课,教师拿出纸篓(展示纸篓)让学生猜猜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出示编织材料:纸)它们都是用纸编织而成的。老师手中的纸篓漂亮吗?想不想动手做一个?创设一种直观的情景,营造一种氛围,同学们对展示的纸篓实物充满了好奇,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技术活动的心理需求,为学习纸篓的制作打下了良好的伏笔。

2.发展环节,多样式展示

在发展环节,展示呈现多样性。从人员来看,有教师的示范性展示、学生的分组展示(代表展示)等形式。例如“木蜻蜓”一课,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木工工具的一般使用方法,特别是用砂纸对木料进行打磨。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采用分组交流讨论等形式弄清木蜻蜓的制作方法。遇到困难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同学互助、借助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解决。鼓励学生有疑敢问、有疑善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突出学生学习及技术探究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小组中互帮互学,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试着飞木蜻蜓,教师针对各组的展示情况及时解决重难点问题,从学生制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设计原理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发展创造力,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意识能够得到加强,创造精神得到熏陶,创造性想象力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得到发展。在亲自动手实践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技能技巧和情感体验。

3.评价环节,综合式展示

成果展示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观察考核学习过程和学生作品,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等进行评价,学生可以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通过作业评价促使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作业,在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愉悦中增强自信。例如:“吉祥结”一课,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给予学生评价的方向。(1)自荐作品(根据评价标准,你觉得自己的作品能获得哪种奖项,理由是什么)。(2)评选作品(每组组长做代表,按照评价标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作品的完成情况分别选出精工奖和设计奖,得票最多的同学将获胜)。(3)互评作品,改进不足(现场采访小评委,对未获奖的作品,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教师随机点评)。以评价促进发展是劳技课评价的目的,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评价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和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形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科学态度,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创新指明了方向。

4.拓展环节,总领式展示

课堂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拓展内容的设计又回归生活,将课堂(一项任务、完成一件制作,进行一项设计等项目形式)再一次延伸到生活中,给学生自由放飞心灵的空间,引导学生在课后实践中运用技术,沉淀技能。举一反三,拓展延伸。例如:“可爱的纸篓”一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最简单的材料纸,制作了环保、实用的纸篓。你能用旧报纸制作纸篓吗?看老师手中的纸篓就是用旧报纸编织而成的,课后同学们可以试试。你能在桌上找到用旧报纸折的纸篓吗?它放在桌上是干什么用的呢?你想到了什么?(行动起来)希望大家能充分发挥纸篓的作用,保持教室的卫生。思考一下: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中什么样的废旧材料进行像纸篓这样的创新设计?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能力,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和积极思考的习惯,获得知识与技能相统一的发展,把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及跨学科的特征充分展现出来,实现劳动与技术课程多学科视野的教学创新。

二、展示在课堂环节中呈现的方式

1.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例如“兔子灯”一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各式各样漂亮的兔子灯,激发学生参与技术学习的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研究和创作的兴趣和愿望。

2.教师现场展示

教师课堂上的现场展示是劳动与技术学习最直观的指导方式,使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的学习与学生面对面,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现场展示,让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亲身实践通过现实的亲自操作过程获得直接操作的经验。例如“涤纶彩球”一课中,对彩球的制作方法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看一看、探一探、拆一拆的方式让学生对彩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展示制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邀请部分同学一起制作,共同完成涤纶彩球,教师在现场展示的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完成作品,让孩子在了解制作方法的同时充分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3.成品现场展示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成品现场展示,进行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根据成品的学习内容采取模仿、体验、探究、反思,以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劳动与技术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手脑并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过程。当然这些成品是可感的、易于操作的,同时又是富有挑战性的。例如“平结”这一课,教师分小组发放制作好的平结,要求孩子按照教师发放的学习单(①观察平结的构成。②模仿书中图例编一编。③拆一拆,想一想你拆的是否和老师的一样。④在编一编总结出问题和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作品与学习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平结的制作方法,找出制作难点,有效地进行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总之,对于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来说,对展示这种教学模式在各环节中的应用还需要继续研究探索,不断提高完善教学方法,从而激励我们不断去追求真实、有效的劳动与课堂教学的新境界,让其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服务于课堂。

参考文献:

[1]陈燕妮.让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开出绚烂之花[J].考试周刊,2019(43):11.

[2]汪群燕.趣味,为小学劳技教育注入生命的活力[J].小学生(下旬刊),2019(4):70.

[3]沈英.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的“二度开发”[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6):4.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劳动与技术展示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形式,实现劳动与技术发展性评价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劳技教学让学生“动”起来的实践与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在积极展示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化数学思维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浅谈“劳动与技术”课程开发和评价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