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机遇共享发展理念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

2019-10-16李晓岚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共享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李晓岚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进一步崛起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共享经济和共享社会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也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深入讨论如何在全民共享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人力资源效用最大化,并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价值和效能。

关键词:共享经济;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平台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1-0120-02

传播快,阻碍小,全民化,普适性,都是互联网独一无二的典型优势。借助于信息载体的进一步提升和提速,互联网和现实世界实现了深入的有机统一,全民共享的理念也就随之应运而生,在便利民众生活的同时,也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如组织架构、业绩考核、工资结算、交流沟通等方面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共享发展”的内涵与演变

“共享”一词的火热源自共享经济的兴起,原是企业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整合线下资源,以较低廉的价格暂时转移物品使用权的商业行为,它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进一步丰富和满足了人生的经济需求。国家总理李克强就曾多次表达出对于共享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的肯定,并将其纳入我国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方向,同时表示要不遗余力地推动共享经济这一新经济领域的发展。

而共享发展的理念一直以来都是我党我国秉持的重要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所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建共享既是发展的出发点,也是发展的落脚点,要提升到全民的高度上去,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在全社会向共享理念看齐的新潮流中,企业是应用共享理念谋求全民发展的前哨站和排头兵,在此基础上革新人力资源建设,完成共享态转型是社会对于企业的要求,更是企业自我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二、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在企业完成模式转型,推进共享态新发展的大需求背景下,没有从上至下的每一名员工发自内心的支持与认可,发展和转型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着力的土壤和根基。打造共享型企业、学习型企业、进步型企业,最重要的是在企业文化中植入共享和学习的理念,明确共享的价值和努力的方向,传扬正确的价值,认真深刻地理解共享和学习。

在日常管理和运作之余,人力资源部门应主导组织员工之间的分享和交流,通过开放式的文化活动打破员工和部门之间的壁垒,塑造平等开放的共享氛围。在活动中,可以构建员工的团队意识,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从多角度架起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桥梁,部门和部门之间的桥梁,以及员工与部门之间的桥梁。同步推进企业内部技术资源的共享常态化,自下而上传递和鼓励共享的新形态。

同时,部门主管、公司高层应该面向全员发出共享的倡议和号召,以企业领导者的姿态和身份促进公司文化自上而下的渗透转型。把共享寫入公司文化,烙印进每一名员工的心中,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技术和资源上的共享,在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坚持态度和服务的共享,在同行业竞争中构筑良性的共享平台,才能真正由内而外地实现企业宏观上共享化。

三、重建共享态企业架构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臃肿,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层层堆叠而形成了无形的障碍。在体制框架内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员工不仅难以利用自身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其自我晋升和获得认可的通道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封闭了起来。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虽然稳定,但能够服务的员工层面较为狭窄和有限,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

在共享发展潮流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应用了更多新型的组织架构和组织形式,比如扁平化组织结构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共享态的组织形式模糊了层级之间的边界,行政管理的概念逐渐淡化。往往在实际需求的影响下,员工可以自由组成临时的工作团队,在不同部门之间共享资源,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企业重构人力资源架构的同时,还应注意引入平台化的概念,借以实现员工沟通零成本、交流无障碍的建构目标。在重构的基础上引入市场需求的引导,建立机动化、自由化的体系,突出保障核心部门的创造活力,确保良性的人员循环和流动,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分散再整合,给企业整体注入活水与生机。

四、灵活化企业用人模式

在社会悄然迈入共享经济新时代的同时,部分传统行业慢慢向共享经济靠拢,传统行业的经济基础和运行逻辑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传统的用人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更多的员工开始注重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平衡,寻求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保障自己的纯生活水平和空闲时间,这在未来也必然全面革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基本用人模式。

企业作为用人平台也面临着员工流散和人力短缺的现象,仅仅靠合同和薪酬是没有办法真正预定员工的未来,这也势必引发企业和市场层面更多的思考和改进。以目前在我国网约车行业占据领先地位的“滴滴出行”为例,依照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滴滴与驾驶员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雇佣制度,网约车司机并没有和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只是作为一个特定的用户来通过“滴滴”谋求生活福利而已。在这样的新型“分享”用人架构下,企业并不一定要和员工达成雇佣关系,而是保持一种自由和灵活的雇佣方式,为互联网平台的新型“员工”提供更多的福利和保障。虽然必然不及传统的用人模式下签订劳动协议、享受五险一金的可靠性,但是这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了闲暇时间的兼职选择,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服务体系和劳动力。这种新型的用人模式,正在共享经济的框架下逐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然而,滴滴去年所引发的“顺风车事件”无疑也引发了整个行业和社会的深入思考,如何能够为“共享员工”提供基础的保障是企业的责任,如何能够通过合理的手段约束此类员工的行为举止,也是企业亟须解决的一大问题。滴滴正在从平台走向现实,为合规司机的整体提升做出新的努力,而整个互联网“共享”经济大环境下,也势必面临着新型雇佣关系的进一步转型和全面提升。

五、绩效考核标准化和共享化

绩效的考核和以此为基础的人员考评一直是现代企业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办法,但是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渗透下,绩效考核也必然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和升级转型。企业需要通过更科学的绩效考评和薪酬管理来为员工谋求福利,构建企业和员工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局面。

传统模式下,企业会根据员工在固定时间内的工作业绩和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评定员工的价值,其评估的主体也是唯一主体就是企业,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应在现代信息信息技术极大丰富的条件下,建立健全一套员工和企业双向评价,这样可以帮助企业与员工之间进行互相的了解,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员工之间匿名考核的评价系统,按比例计入绩效考核的中心内容,保障公平公正。

企业在薪酬考量的时候应建立标准化的绩效考核流程,不仅需要引荐国外先进的人才管理办法如目标管理、平衡记分等等,还可以引入下游市场评估,构建更加客观真实的评价体系,同时多样化福利制度和薪酬形式,建立技能考核、资历补贴、工作评估、行政关怀等立体全面的关怀体系。对于人员相对固定的团队和部门,也可以采用贡献分成的薪酬分配方式,保障男女同工同酬,人人多劳多得的管理体系。

现代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唯有保证企业收成大家分享、劳动和报酬挂钩的奖励体系,最大程度上和保证公平公正。切好企业的“小蛋糕”,才能进一步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和投入,增加向心凝聚力,对于社会整体的共享发展也贡献了力量。企业的发展不仅关乎企业本身,同时也关系着员工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六、助力员工发展体系建设

身处高速发展、节约共享的新经济时代,不仅需要企业筛选满足自己发展需求的人才,更需要对员工进行全面的提升和培养,员工的职业技能发展对企业也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的共享化学习体系来保障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构筑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发展体系。

首先要彻底摒弃传统概念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员工视作企业的发展成本,从而对于员工单方面管控的基本思路。应该要把员工视作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源頭动力,提升员工素质就是在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应该将企业和员工作为共同发展体。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会使得员工和企业双方实现共赢,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打通员工晋升通道,完善共享学习的平台和系统。

在人力资源部门的引导和牵头下,员工之间可以形成自助学习小组,企业也应该为员工的进修和完善开辟绿色通道并依法承担由此带来的相应费用。同时,要成立员工发展中心,协助每一名员工建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方向,引入外部人才提升机构,标准化服务流程。在晋升通道上,也要打通传统风格的阻碍,为进步员工提供技术持股、学习分红等多样化的激励体系,增加部门和岗位之间的流动性,鼓励学习型高管的出现,促进管理体系整体结构的年轻化转型。

从分享型社会的角度来看,企业所建立的“人才共享”的价值体系不仅能够系统化提升内部的竞争力和学习氛围,还能最大化体现企业为客户和民众带来的价值,实现分享的核心目标。共享理念可以使得资源被充分利用,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优质人力资源在整个社会的分享和流通。

七、思考和总结

共享发展的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性趋势,是源自社会各个角落自然生发的变革力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仅受到了“共享发展”的冲击,更是企业升级转型,激发员工活力的关键节点,将员工放在企业发展的关键位置。企业的管理者势必要在习近平总书记“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全面升级企业文化、管理架构、雇佣模式、绩效考核、人才成长,平稳推动企业共享化,为社会的共享发展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王勇.共享发展理念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河北企业,2019,(1):111-112.

[2]  胡俊.共享经济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探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63-65.

[3]  王亦舒.共享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问题探讨[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8,(5):103-107.

[4]  张俊兰.共享经济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挑战与机遇[J].现代商业,2018,(15):55-56.

猜你喜欢

共享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共享经济的税务问题研究
探析网络预约车类共享经济平台的法律保护
共享经济的冷思考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沙发客的共享经济特征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