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整合的会计实训室建设探讨

2019-10-16刘阿千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1期

刘阿千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学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职业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受到的阻力较大,加大了工学结合的难度。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职业院校应对会计实训室进行建设,确保会计人才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高。基于此,对校企整合的会计实训室建设对策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校企整合;会计实训室;建设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1-0118-02

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在会计类实训室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对校企整合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笔者分别从校企整合下会计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性、会计类实训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校企整合下加强会计类专业实训室建设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校企整合下会计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性

所谓实训室,是指实践教学实施的主要场所,通过实训室可完成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素质训导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由此不难看出,实训室是培养实践性人才推广应用技术的重要基地。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通过实训室的建立可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带动职业教育飞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双师素质比例。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主,为企业输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训室的建设对于职业教学而言至关重要。通过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结合,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另外,实训室的建设还可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训练,在教学中学生可更加了解就业岗位,对今后的岗位分配提出具体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职业院校的发展与创新。在会计专业类教学中,教师的素质水平尤为重要,在实训室建设中教师可通过顶岗实习训练来夯实自身技术、更新自身传统理论知识,有利于促进会计教学效率及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会计类实训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笔者的研究,职业院校会计实训室建设问题主要集中在:形式化严峻、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重模拟轻实战、缺乏鲜明的特色等方面。

1.停留在形式上。随着职业院校的飞速发展,许多院校逐渐重视实训室的建设,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依然有许多学校将实训室建设停留在表面。许多院校会将企业的财务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张贴在教室内。尽管这种做法可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但却并未将其落到实处。实际上,企业文化内涵深远,仅仅通过宣传标语、口号是无法形成的。职业院校应将企业文化落实到细节当中,这对于学生职业素质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而且职业院校会计教师队伍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讲述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2.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层面。许多职业院校在实训室建设当中,对于物质化建设过于重视,认为制定了口号标语,便可达到文化融入目的。实际上,这些行为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职业院校可将企业的优秀管理者邀请到学校里,通过案例的讲述来加强学生对企业经营状况、运营状况的深入理解,职业院校教师也应对此加以重视,共同推动实训室的建设。

3.重模拟轻实战。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作为重要的专业之一,旨在为企业培养更加优秀的会计人员,会计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仅仅通过理论的传输无法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内容。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加强实践练习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职业院校中模拟轻实战的现象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提高,这对学生今后的就业而言影响较大,同时也违背了实训室建设的初衷。

4.缺乏明显的特色。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职业院校会计类在文化的引入中依然处于初始阶段,缺乏一定的实施经验,以至于职业院校在实训室建设中依然在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依然会借鉴成熟的模板,无法形成自身特色。此外,我国部分学校在理论教学中对于概念过于依赖,导致实训考核,实训环节与人才的培养严重脱节,这种种因素都会影响到会计实训室的建设质量。

三、基于校企整合下加强会计类专业实训室建设的有效对策

通过笔者上文的研究,我国职业院校在实训室文化建设当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改善这一局面,职业院校应对实训室建设予以重视,加大实训室建设力度,确保实训室作用的有效发挥。在具体实施方面,职业院校应对企业文化内涵进行强化,使教师与学生快速实现角色转换,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师资引入其中,进一步实现校企对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达到教学效果,为社会输送更多会计人才。

1.加强会计类专业校企融合的实训室文化内涵建设。对于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而言,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是重要的操作理念,为了营造这一文化氛围,职业院校应加强校企的融合,构建内涵深远的实训室文化。为达到这一目的,职业院校可将实训室流程、实训项目、操作规范、会计准则做成图片或标语,贴在教室的墙上,从表面营造一种职业氛围,确保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始终贯穿,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便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仅仅通过以上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职业院校还应从根本上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质量意识,加强培养。学校应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培训管理中应将企业文化内涵融入其中,使会计实训室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加快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在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当中,教师与学生作为重要的参与者,是最靈活的因素。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是教学的主要领导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一理念的滞后性不利于实训室文化的有效构建。为了促进企业文化的快速形成,职业院校还应对教师与学生角色进行转变。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的实施者,同时也是企业负责人,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也是企业员工。通过这种角色转换的方式,可帮助学生形成岗位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3.引入企业师资与企业文化并举。实际上,将企业文化活动引入到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实训室建设中,不仅要从物质方面入手,还应将企业文化渗透到言行举止中。据此职业院校可将企业优秀的员工、管理者引入到校内实训室中,通过企业管理者对学生进行培养,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不被环境所束缚。此外,企业管理者可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培训经验,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通过这种手段,不仅可节约企业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还可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重要基础。

4.進一步实现校企对接。通过会计实训室的建设可确保企业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有效连接,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就业需求加以考虑,将教学内容与工作流程结合起来,对教学目标及课程内容进行确定,通过这种方法使会计学习的实用性全面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企业工作流程中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企业实际需求。通过以上做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实际工作岗位需求。除此之外,教师可依照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软件,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使学生在毕业前掌握常用的会计软件,为学生成功就业提供一定保障,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处理遇到问题。

四、对符合会计核算实际的经营性校内实训室进行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在建设会计实训室时,应以一线工作需要为主,根据人才需要对学生顶岗职业技能鉴定、会计教学、会计培训、职业素质训练的经营性实训室进行建设,通过实践练习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1.积极引入企业文化。在引入企业文化时,职业院校应根据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以及职业标准来进行,只有这样方可营造出有效的文化氛围,这对学生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另外,实训基地作为独立的场地,应将具有独立的经营权与学校划分开来。为了解决实训经费的问题,实训室可参与到市场竞争中,通过这一手段还可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有利于形成竞争意识。

2.将企业文化特色凸显出来。众所周知,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也不例外。在实训室建设中院校应将企业文化融入其中,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打破传统的建设模式,通过这一手段来形成自己的特色。

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特殊性,据此在实训室建设中应将有效的企业文化融入其中,对相应对策予以完善,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会计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学生作为主要的实验人,应积极参与企业各项业务核算中,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来提高职业素质水平。在具体实施中,职业院校可根据相关要求来布置各项任务,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企业文化,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

五、结语

综上,笔者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室建设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实际上,校企整合的会计类实训室建设与现代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存在着必然联系。在传统会计教学中,学校未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加以重视,这也导致学生在实践工作中问题百出。为了充分发挥实训室的作用,职业院校应与企业加大合作力度,通过校企整合来制定教学方案,首先应对实训室的文化利益和取向积极明确,确保企业文化更好地融入在实训室中,为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提供重要帮助,同时还可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会计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娜.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讨——“教学公司”理念下的校内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1):371-372.

[2]  李凌.高职院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的路径分析——以会计代理服务公司的设立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66-69.

[3]  翟佳宁.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14,(10):232.

[4]  黄健.高职院校会计实训室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4,(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