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特色教学基地建设 推动“实践育人”的模式探究

2019-10-16凌晓明刘东堃胡佳思

高等建筑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基地建设实践育人舆情

凌晓明 刘东堃 胡佳思

摘要:近年来,党和政府扎实推进网络强国这一国家战略,不断完善网信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加强网信人才队伍建设等。在高校普遍尚未设置“网信”“舆情”专业情况下,如何敏锐把握新兴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变化,培养符合行业特色的紧缺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摆在政府和高校面前的一大课题。分析高校在舆情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问题研究建设行业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模式,并通过重庆大学多年实践探索,以期为全国舆情信息人才联合培养提出可供借鉴的创新模式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舆情;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2909(2019)03 0061 07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1]“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归根结底在于人才的培养和作用的发挥,这些要求与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密切相关。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及新媒介传播手段的普及应用,信息传播和舆论形成的途径之多、速度之快、影响之大前所未有,网络舆情已经深刻反映了社会大众生活各个领域的状况、状态和本质。集中了社情民意的网络舆情来加强社会治理,通过专业人才进行舆情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甚至消解危机预警与矛盾,成了各级党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艰巨工作与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高校舆情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方法一直以来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层次、结构及素质存在着明显的偏差,如何探究和创新发展,迫切需要系统思维和有效途径来着力解决和推动。

一、特殊类舆情信息人才培养面临的困惑及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空白问题

“舆情”是指“公众的意见和态度”[2]。“走进新时代,网络舆情宣传的控制和引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目前,全国高校并没有设置网络舆情专业,此类人才培养主要以传播学(70%)、经济管理学(20%)、中文(10%)等学科为依托,其主要内容和途径多以新闻传播、网络媒介、舆情理论为重点。而社会对网络舆情信息人才要求,更侧重于利用大数据监测、采集、分析舆情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警和维护方案

,人文社会学科与信息学科交叉融合还不够深入,其专业性、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软肋日益凸显,传统意义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与党政机关紧缺人才需求不匹配。当前少数高校自主开设的舆情研究方向,成了新闻传播学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二)培养脱节问题

学科交叉未能有效融合与统一,因此培养方案和教学实践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缺乏符合社会需求的改革计划和培养方案,缺乏满足人才要求的教学渠道和实践基地,缺乏激发学生成长的教学环节和实践内容。因此,实践基地建设尤为重要,将实践教学渗透于教学各个环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学途径。

(三)人才缺口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互联网发展有目共睹,“网络强国”、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成为新时期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与动力[4],但中国互聯网在安全、网络话语权、互联网法制等三个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社会转型期舆情信息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网络舆情认识不到位、网络舆论引导方法不当而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呈多发态势,加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异常数据监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5]。针对特殊领域党政舆情信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如何有效打通当前舆情学科建设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瓶颈,是解决市场紧缺人才的关键。

(四)就业转化问题

高校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应着力于市场需求导向和市场效能检验。目前在舆情类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出社会需求量大,但就业初期满意度较低的状况。如何全面实施实践教学推进有效教学,即有效地教,有效地学;如何培养具有较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专业人才以满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如何系统设计和论证培育舆情信息分析研判能力强的专业人才队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方向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使命。

二、以全方位理念探索行业实践基地建设的育人创新模式

如何准确把握此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探究有效的实践教学来推动这一专业及学科发展尤为关键。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外延,结合社会行业需求与高校自身特点,

经过长达十二年的探索,重庆大学舆情信息人才培养工作已形成了聚焦实效导向、理论实践融合、重要任务牵引、重大项目驱动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一)构造特色实践教学基地育人的建设理念

1.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

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搭建“研究所+工作室+实习基地+挂职平台”的“学做合一”育人平台,努力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有效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实施“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个体与群体”协同发展的教育培养模式。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与近30家高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常态化联系机制,由政府企业提供就业、实习、挂职机会,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由高校协助合作产品转化、组织人员培训考核等,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2.探索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模式

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有效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探索了任务引领、项目驱动课程模式,搭建了“学界”与“业界”交流合作渠道,学生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学界系统理论掌握的必要性、行业所用的迫切性,变被动学习理论为自发主动学习,将校外一般“参观性”实习基地转变成“协作共赢”育人基地,使人才培养更适应市场需求。

3.打造特色师资队伍,聚合“双师型”人才

为培养网信行业及党政企业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研究型应用型人才,学校努力建立了一支有实践经验兼备技术和商务知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专兼职教授为领军,以网络大咖、“网红”学者为特色,以党政领导、企事业单位从业者为辅助的特色指导队伍。

(二)以深化教学基地建设推动实践育人模式

1.建设国家级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深化人才合作基地建设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探索,已成立了由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业务主管部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委网信办)、管理及支撑部门(学校各有关单位)、岗位实习实践基地(重庆市区县有关党政部门)组成的行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大学舆情信息研究所,与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深化人才基地建设。

2.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需求“数据库”

结合市场需求、学生实际及行业发展需要, 每年制定和适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自编培训教材,针对前瞻性的局势和特点作预留和积累,以期培养兼备互联网、新闻、管理、经济、外交、信息技术等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3.搭建六大培养平台,构建有层次、有差异的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分为课堂教学平台、学生团队自主学习平台、教师团队辅导平台、参与调研课题研究平台、主管部门舆情工作指导平台、岗位见习基地发展实践平台。本科生培养方案从大一基础素养培训,到大二实战素养实习,到大三专业技能培训,到大四工作技能培训;研究生培养方案从研一的系统理论研究,到研二技术模块研究、实战模式研究,到研三行业发展研究。每个阶段的方案都制定了详细的组织流程和时间表,并给出了相应的公平合理评价考核机制。广泛吸纳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哲学、语言学、文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加强理论创新,为科学阐释舆论现象、有效进行舆论监管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引[6]。

4.探索科研反哺教学实践路径,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探索将科研实践项目多级分解、多层次融合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多级分解是指项目实践负责人将项目分解成多个子课题,让团队学生自行协调分组、共同承担、共同提高;多层次是指直接融入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理论教学环节相对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衍生的各种课外活动等,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资政成果,鼓励和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做研究、早出成果。“随着舆情理论研究的推进和社会需求的增长,我国舆情信息工作需要横向的扩展和纵向的深化”[7]。

5.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发挥传导作用,鼓励思维碰撞,实现自我管理

摈弃传统的单向灌输、填鸭式教育方式,引入体验式、参与式、案例式和讨论式、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考,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该模式包含了研究生与本科生所有年级互通、互助、互融的氛围与团队文化建设,长期实施项目负责制和分工合作的项目小组制,研究生协助指导本科生,高年级协助帮扶低年级。“与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需求相比,我国网络安全的人才储备较为稀缺”[8]。该模式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在体悟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并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进步和自覺行为。

三、行业特色实践基地推动实践育人的创新分析和成效验证

(一)特殊类舆情信息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

1.理念创新

探索出专业空白情况下行业支柱人才的培养路径。重庆大学舆情信息研究所自2006年成为中宣部舆情信息直报点至今,以创新人才培养与促进行业技术研究为目标,服务有关部门,通过对接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整合各方资源,以学生培养为核心,聚焦行业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实现了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致力于研教结合、寓教于研的实体联盟,探索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接轨、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为舆情行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2.方式创新

实施以兴趣为导向的创新能力培养与职业规划方案。在通识教育基础上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培养学生既有宽厚基础和全面素质,又具有浓厚专业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尊重学生选择,培养学生既有较高政治素养、实用技能和全面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又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每年通过自愿报名、严格考察并签订有关协议书的方式吸纳新成员,

在特殊人才培养的路径上走出了一条适合校情的特色人才培养之路。

3.机制创新

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构建一体化的舆情信息特殊人才培养体系,为全日制学生从入学到就业搭建阶梯式的学习实践平台,为进修人员搭建多领域交汇的学习和实证平台,建立起了学生兴趣自愿—专业性选拔—多途径培养—政府岗位锻炼—对口工作的特殊类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了优质的舆情信息资政服务,为重庆市舆情信息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

4.标准创新

引入“双一流”标准,解决学界业界普遍关注的培养问题。整合各相关平台资源,十多年的艰苦建设,有效地解决了舆情信息工作及此类人才培养这一教学研究领域所存在的,比如对国际形势

把握难度大、教学实践资源严重不足、高层次专家学者缺乏等问题,这一培养体系和标准创新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同,成果丰硕,广领域、宽角度、深层次的实践为国家及社会治理和舆情理论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

5.方向创新

基于网络空间安全、形势发展态势的有效把握与自身舆情信息分析研判的水平和质量,不仅面向校内特殊类人才展开重点培养,还承办了全国网络正能量骨干研修培训任务,推进了服务的层次升级,在高校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实践育人模式剖析

1.学科交叉的培养体系

在中央多部门的舆情信息直报点的支持下,在学校党政的高度重视下,重庆大学舆情信息研究所充分发挥学校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集聚多学科交叉与优质师资,顺应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互联网领域强劲发展的新趋势,推动了“互联网+特别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

新需求。“要探索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模式,需要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9]。多年来,重庆大学舆情信息工作吸引了新闻学、法学、机械、材料、经济、贸易、行政管理、数学、外语、公共管理等多个专业的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经培养和实践锻炼,每年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选择从事舆情信息工作。

2.建设新型国家智库

引入舆情监测软件,采用舆情分析引擎,利用文本分析、聚类、倾向识别、主题检测与跟踪、自动摘要等技术进行舆情发展的动态监测[10]。舆情信息工作成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抓手”,也是国家智库建设的特别内容,是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3.推动行业综合治理

以舆情信息研究所为平台,将舆情分析研判与网络舆论引导有机结合,为中宣部、教育部和重庆市提供了强有力的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和预警支撑,还聚集了多学科专家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力,为推动全国行业规范管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4.人才培养与社会评估有机结合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尝试,重庆大学舆情信息研究所不仅成了中宣部、教育部、中央网信办、重庆市和学校的舆情信息直报点,还成为了重庆市委多个职能部门以及五个区县人才培养基地。近十年来,研究所在校优秀生推荐到相关部门挂职锻炼,先后培养专业人才300余人,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5.舆论引导引领网络风尚

网络舆情信息不仅为党政部门加强治国理政发挥了积极作用,还为舆论引导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团队开创性地在全国高校率先建立了网络评论工作体系,研究所团队成员中涌现出了微博领域思想引领的领军典范、主流网站深度网络评论的探索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垂范者、微信领域正能量引导的开拓者、网络社区思想引导与情绪疏通的实践者等校内五名处级领导干部,在网络空间贡献突出,引领风尚。

(三)实践育人模式的成效验证

1.实践育人模式的实施背景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为更好地了解最广大、最基层民眾真实的心声,及时掌握重大事件的思想反映、活动反响和信息反馈,中宣部成立舆情信息局,负责统筹并指导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对社会、网络、重大事件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与处理等工作;负责从基层采集和吸收干部群众对重大事件、民生国情、政治决策等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网络与社会舆情汇集、分析和研判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维护党的执政安全,是党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任务,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学校率先行动。高校历来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各种文化和思潮在此汇聚碰撞,这是未来人才培养和青少年思想政治塑造的基地,更是舆情信息工作重点关注的领域。重庆大学依托校内齐全的学科优势,在全国率先成立舆情信息研究所,搭建新闻传媒、舆情研判、舆论引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人才培养平台,由校党委宣传部负责建设和统筹管理,在成为中宣部舆情信息直报点后,陆续成为教育部、中央网信办的舆情信息直报点,并同时为国新办、中纪委、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委服务。

2.实践育人模式的特色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是前提。十多年来,学校按照中宣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和重庆市重点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标准,以人才培养为特色创新发展模式,从体制改革、政策制度、物质投入等方面给予了积极支持。以研究和实践促人才培养、以服务和贡献为各级党政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参考,在担负的舆情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研判和预警,以及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及动态研究等重要任务上,积极发挥着重庆大学的智力资源和智慧优势。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是关键。“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等时代浪潮纷至沓来,舆情信息工作面临纷繁复杂、多样多变的外在环境,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队伍建设的内核和关键要素,才能认清舆论传播本质,把脉时代发展脉络,探索新时代的转型升级,在自身建设、理论研究中找准定位,致力于为社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为此,坚持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延伸教学成效并长期直接参与工作,形成了以平台训练为战场、人才培养为根本、实践锻炼为途径的特殊人才培养新模式,近4年舆情信息研究所培养学生数量如图2所示。

3.特殊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和效果检验

学科交叉的实践培养。充分利用舆情信息直报点优势,利用和把握高校学科交叉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以全方位理念探索行业实践基地建设的育人创新模式内核,解决了学界业界普遍面临的培养困境,探索出了特殊情况下行业支柱人才的培养路径,建设新型智库服务咨政达到了较高水平,人才培养获得了社会普遍认同和赞誉。以该模式为载体和依托的《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创建示范实训基地,培养行业紧缺人才》《创新平台,延伸教学,实践树人——以重庆大学舆情信息研究所特殊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例》《博士生社会实践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成果先后获重庆大学教学成果奖。

重大任务的成效检验。经历12年的规律研究、路径探索、加之2013年开始历经5年多的应用检验和经验推广,重庆大学建立了舆情特殊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相关培养方式也获得重庆市乃至全国教育系统、网信行业的认同与支持,且在教育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的支持下,该模式已日趋成为重庆市乃至全国互联网舆情行业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未来,将会在多年稳健的舆情信息监测、分析、研判、预警、处置和评估等六位一体的机制建设上,不断推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体系的深入,推进网络舆情行业特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基地建设实践育人舆情
消费舆情
地方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