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浅议

2019-10-16王芳芳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艺术生优秀传统文化必要性

王芳芳

【摘 要】 本文在分析艺术院校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契合的必要性以及艺术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紧迫性的基础上,对中华传统文化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策略: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办学理论;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将传统文化融入实践育人。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生;教育;必要性;应用策略

一、时代在召唤高质量的表演艺术人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艺术高校作为培养文艺工作者的摇篮,时代对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更高要求。

举精神之旗,做文化先行者。经济越发展,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文艺是国民精神的火炬,文艺工作者是时代先觉者、先行者,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引领对社会风气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艺工作者必须拥有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艺术高校必须培养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艺术高校的大学生必须树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要求的价值观。

立精神支柱,做文化培育者。文艺工作者要有弘扬“中国精神”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离不开“兴国之魂”的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艺工作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广大文艺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将大有可为,艺术高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将大放异彩。

建精神家园,做文化捍卫者。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文化转型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文艺工作者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正确方向,驱散人们心中的雾霾,弘扬人间正气。也要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艺术高校在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过程中,应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时代在召唤高质量的文艺工作者,艺术高校必须培养出高质量的艺术人才,而这高质量的标准不仅简单指的是专业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更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也提出了合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标准。

二、艺术院校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契合的必要性

当代中国艺术类大学生作为将来社会文化的先行者、培育者、捍卫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然而他们思想活跃政治冷漠,重专业轻文化,多感性少理性。人文素质相较于其他大学生较为薄弱,有必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育熏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首先,是培养艺术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艺术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有敏锐的触角,接收能力快。近些年来,受西方思潮影响,以及信息化技术的革新,多元文化传入我国。艺术大学生在纷繁的思想交织中,受到一些泛娱乐化、实用主义等各类思潮冲击,模糊了少数大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消解了個别艺术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同。因此,我们必须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共同守护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是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要。培养国家艺术专门人才的艺术高校,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阵地。高素质艺术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人生理想。文艺的创作和服务,不植根于繁衍5000年的中国大地,不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没有走进人民生活的艺术工作者,如何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再次,是满足个人成长成才的需求。专业技术的精益求精帮助艺术大学生敲开了专业建设的大门,但是自己的专业之路能走的多远,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文化素养决定的。作品是艺术家的立身之本,任何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无不体现了艺术家极高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因此艺术院校要重视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与影响,使之在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呈现好的作品。

三、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紧迫性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它在高校中的教育开展情况如何。笔者对附近艺术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专业涉及表演类、美术类、播音主持类、舞台服务类、文化管理类等。笔者共发放400份问卷,收回370份,回收率为92.5%。有效问卷为357份,有效率为89.3%。

大家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在“您认为您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多少”时,70.69%的同学表示有一定的了解,19.66%的人了解很少。68.28%的同学对家乡的民俗基本了解,22.76%的同学不甚了解。在“您认为您对传统文化了解最多的几个方面”中,排名前三的为传统节日、传统道德、礼节礼仪,分别占到72.41%、49.31%、40.69%。58.97%的同学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

在对本校传统文化学习的评价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在“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时,长辈言传身教占73.79%、网络及电视占70%、学校学习占62.76%、相关书籍和期刊占49.66%。学校的学习在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渠道中为第三。48.97%的同学认为自己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做得很好,起到了良好教育和宣传作用,40%的同学认为自己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做得一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是很好。如果学校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89.66%的同学表示有兴趣选择学习。

但是同学们也表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上有些困难。59.31%的同学不清楚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或如何去深入了解,56.21%的同学学习和其他活动繁忙,没有时间去了解, 33.45%的同学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或讲座不够多,或不够吸引人。也有部分同学表示在自己的专业课程中,有涉及到部分的传统文化知识,如戏曲武功、古典舞身韵、传统文化技艺等。

传统文化的发展上,同学们也都持乐观积极的态度。80%的同学认为对待传统文化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97.93%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下的中国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发扬传统文化”80%的同学选择加强宣传,在学生中大力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大学生的影响”中,同学们也表示在修身养性、传承文明、扩大知识面、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爱国意识方面有积极意义。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厚的情感和强烈的认同,他们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自身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学校的引导、课程的开发等尚未形成显性的教育意图,学生对这方面的学习有些迷茫。这些都需要将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深度契合,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

四、中华传统文化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办学理论

传统文化要融入大学精神,当前各种文化交流激荡融合,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三观形成。艺术院校思政教育不仅要传播经典文化,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传承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艺术高校应该大力开展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学生领悟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信心。《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说明当代青年不是仅仅热爱汉堡、喜欢可乐和炸鸡。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根植于他们血脉的,当产生共振时,频率达成一致,引起强烈反响。艺术高校要认清优秀文化的重要性,高屋建瓴,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关系,做好顶层设计,对本校的发展定位赋予反映这个时代的新的内涵。

2、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

通过教学大纲的设置、选修课程、必修课程的教学、书法课、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知识、文化礼仪课等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中华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入到课程当中,让传统文化入腦入心入见行。而一些专业课程中也渗透着传统文化对大家德育教育的元素,需要合力挖掘。

中国戏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传统戏曲保留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民族自豪感。戏曲中的唱念做打、服饰、脸谱无不体现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极高的审美体验。“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同学们通过戏曲鉴赏学习,了解历史故事,学会辨忠奸、明事理。戏曲中经典唱段的台词十分讲究,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

舞蹈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尤其中国古典舞中独具东方文化的柔美与刚毅,同学们在学习时能直观的感受到古老的东方文明独具特色的美。中国民族民间舞也是向大家展示各民族的风俗文化,教师可以从各民族人民的特点、个性、体态等向同学们具体介绍,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体味着不同民族的风味和文化,强烈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学中,如剧目《红船》,以中共一大和嘉兴南湖红船为背景,以意象性的动作语汇描绘出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对新社会的憧憬。同学在全国展演舞台上,以舞传情,再现“红船精神”。

孔子强调“礼乐并重”,音乐对人民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声乐的同学们经常会参加一些合唱,在合唱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挥下,大家高低音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部作品,同学们能感受到团结协作的神奇力量。《长征组歌》能让同学们感受到万里长征的艰难,学习伟大的长征精神。《歌唱祖国》表达对祖国的喜爱和祝愿,《义勇军进行曲》了解在民族危难时刻,人民奋进一心,激起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经历过时间的洗礼,留下的都是瑰宝。他们大多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滋润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教会我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3、将传统文化融入实践育人

艺术类学生的特性使得“从做中学”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美术系利用自己的专长,通过“寝室文化墙绘”,用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寓文化的风气。党校学习小组赴“红船精神”发源地嘉兴南湖,于历史影像中回味寻根,重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近百年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在南湖湖畔,高歌《我和我的祖国》,通过歌声与情景的融合上一堂有风景的思政课。表演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在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能,传播中国声音,演绎中国故事,通过一次次的演出实践感受优秀文化的魅力,也通过自己的加工再创作演绎将文化传播到更广的地方。

艺术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者与创造者,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他们更有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经得住时代考验的精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 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8/c_126206419.htm,2014-02-28.

[2]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126/c1001 -29049653.html,2017-01-26.

[3] 王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385.

[4] 华梅.艺术院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契合中的作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55-57.

[5] 徐平华.传统文化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05):125-126+129.

猜你喜欢

艺术生优秀传统文化必要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艺术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探索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