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乡居民民生共享战略“获得感”的研究
2019-10-16蒋景东祝宝江
蒋景东 祝宝江
摘 要:民生共享国内研究多数集中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在理论模型和经验总结方面比较系统,但就民生共享战略层面探究社保的较少,研究江苏城乡居民社保问题的也比较少。针对江苏城乡居民民生共享战略中“获得感”进行全面的理论探索,构建江苏城乡居民民生共享战略中“获得感”基本框架。对江苏城乡居民民生共享战略中“获得感”的研究,契合了江苏发展新理念和发展阶段新变化,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共享发展,不断增强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重点保障居民收入稳定同步增长,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服务均等化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城乡居民;民生共享;获得感
中图分类号:D66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1-0053-02
一、江苏城乡居民民生共享战略中“获得感”相关理论综述
近年来有些学者,针对城乡居民社保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李薇、张学英(2010)认为,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多数被征地农民被社保排除在外,社会保障水平低、项目单一,被征地农民缺乏参保热情,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郑秉文(2011)从历史、国际两个角度考察,认为尽管城乡社保一体化受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制约,但只要制度设计得体,是可以避开这些不利因素的。孙祁祥、肖志光(2013)详细阐述了社会保障的缺失,将导致高储蓄率、低投资率和低劳动成本的机理,认为这将引起内需、投资不足和要素价格受到压制等一系列问题,使政府“被动主导”的大规模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则成为“经济拉动型+出口导向型”的畸形经济结构,经过实证检验得出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是造成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郑功成 (2014)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客观上存在着公平性不足、可持续性弱化与公信力下降等问题,并带来了日益扩张的社会风险、制度风险与信用风险。需要将社会保障作为国家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并加以合理定位,用新思维来推进这一重大制度安排的改革与发展,为全体人民提供稳定安全的预期。罗建文(2015)提出,保障和承认公民追求幸福的权利是衡量一种政治制度优劣与否的重要标准。
国外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都要早于国内,但是没有直接触及城乡居民社保均等问题,而是在福利经济学公共服务范畴间接表述。Arthur Cecil Pigou最早主张国家实行养老金和失业救助制度,因而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社会保障经济理论。Paul A.Samuelson(1954)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给纯公共产品定义,体现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思想。同时他认为,市场失灵使得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来提供。Hofman和Yusef(2009)認为,中央政府对财政资源分配均等问题考虑不充分,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Janos Kornai和Karen Eggleston(2010)提出,政府有责任帮助那些受苦的人,困境中的人和处于劣势地位的人以及让每一个公民享有获得基本教育和医疗保障的权利,特别是保证那些社会中应当帮助的穷人,得到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Grout和Stevens(2013)提出,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存在着潜在的市场失灵,这说明政府干预的合理性,政府干预的方式包括生产、资助和监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不仅要考虑效率问题,还要考虑公平问题。Thomas Berniston(2014)指出,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就在利用农业来支持工业化。为实现城市工业化目标,政府主要将公共服务投向了城市,在农村和城市实施不同的教育、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这是产生城乡差距和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的根本原因。
本命题研究在国内外是比较新的领域,可以借鉴的资料和文献有限。国外对于该问题直接作为研究对象的较少,因为国外城乡几乎无差距,对该问题的争鸣,多数间接表达在公共服务和城乡发展两类文献中,但也给了我们重要的启迪。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研究多数呈现在公共服务领域,仅有部分人探讨社保问题,而且局限于基金管理层面,侧重于经验总结和理论模型开发。针对聚焦于民生共享战略层面且归宿点落在“获得感”路径的研究尚属鲜见,存在着一定的空间,给该问题研究提供了契机。
二、江苏城乡居民民生共享战略中“获得感”的基本架构
构建江苏城乡居民社保均等的衡量标准及指标新体系,然后深入挖掘江苏“民生共享战略”内涵,跳出民生自身范畴,站在全面、共享发展的高度去思考城乡居民社保均等的“获得感”,进而尝试性地搭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民生行为人与约束规则之间有效的制度路径。
1.构建江苏城乡居民社保均等的衡量标准及指标新体系。针对江苏城乡间社会保障的非均等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剖析,解构当下的衡量标准及指标体系。重构在“民生共享战略”下的新体系,它将成为民生保障和改善的新基准和新起点,作为“小康”的初始条件,确保与经济协同发展。
2.推进民生共享战略下江苏城乡居民社保均等有效制度保障体系建设。透析江苏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后,把理念意义上的发展成果共享付诸实践。对初次分配进行系统性的纠偏和调整,实现二次分配,保证民生最大公约数,杜绝再分配“回流”现象发生。实施正式制度选择、非正式制度创新和制度环境优化三维框架制度体系建设,切实发挥政策的导向和约束功能。
3.搭建民生共享战略下江苏城乡居民社保均等“获得感”的路径。解析民生共享“获得感”的案例,诠释内涵及挖掘其包含的因素,假定包括人均GDP指数、安全指数、健康指数、社会保障指数、生态环境指数等,经过实证检验后,尝试搭建政治上民主协商与百姓参与路径。经济上,个人生存诉求与政府兜底的回应路径;文化上,个体知识渴望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路径;社会上,个人发展与社会尊重路径;生态上,营造环境与求得原生态路径。
三、江苏城乡居民民生共享战略中“获得感”的社会价值
江苏实施“民生共享战略”,旨在通过战略层面补齐短板、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以便为每个人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增强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留死角赖以依托的前提。因此,城乡居民社保均等问题在“民生共享战略”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实施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说,群众“获得感”的共鸣是这一战略的灵魂所在,城乡居民社保均等便是这战略中的基础。
1.“民生共享战略”包含了深厚的民生伦理意蕴。共享战略不是单向度功能性战略,而是江苏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构想,契合了普惠性要求。意蕴本质是增强发展成果辐射能力和范围。因而实施战略成功精准度的要求,必须克服发展成果流动无序现象和惯性偏好,彻底消除行业、地域、城乡之间不均衡的马太效应,提高民生投入边际产出效益。
2.“民生共享战略”契合了民生改善的现实诉求。改善民生诉求不仅是遵循发展规律顺势而为,更是破解当前民生难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说,实施战略成功的保障条件,必须打通发展反馈民生这一重要通道,不能只让发展成果“共享”机制惠及部分人,而是要把发展与民生纳入到整体协同框架下推进,确保民生水平整体提升到“全面”小康状态。
3.社会价值观效应。有助于优化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折射,是观察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的窗口。在社会治理和建设中,社会成员和群体的心态尤为重要。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是新时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升社会建设水平的客观要求。当前,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我国民众社会心态总体上是健康、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但犬儒、怨愤、悲观、逆反、冷漠、焦虑、失衡、不信任等心态在社会成员当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从一些群体性事件爆发后网民的过激反应和谣言的散播、非理性和低俗的网络流行语等现象就能看出。这些不良社会心态不利于释放社会活力,凝聚社会共识和社会和谐稳定。究其形成原因,除了不良主观动机和心理问题之外,主要就是受现实社会中民生短板、贫富差距扩大、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发展机会不均、分配机制不完善、官员腐败等问题的刺激和影响。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其实就是获得感问题。因为获得感相对缺少,致使一些群体滋生了不良社会心态。
实施江苏民生共享战略,对国家转移支付等单一方式推进机制,有其内在的过程逻辑性,重新构建三维框架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站在共享发展的高度发掘命题归宿点“获得感”的内涵及因素,创新性地搭建“获得感”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9.
[2] 邵雅利,杨臻煌.共建共享理念下增强人民获得感的路径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23-24.
[3] 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光明日报,2013-01-06.
[4] 田旭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理论意涵与现实意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4):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