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及实践路径

2019-10-16李丹张在金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融入路径红色文化资源大学生

李丹 张在金

【摘 要】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是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阐述了将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性,从将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课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社会实践活动、融入新媒体四个方面探讨了其培育实践路径。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路径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物质载体。[1]贵州作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重要战略地,拥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军长征中的“遵义会议”、“娄山关战役”、“四渡赤水”等著名的历史事件,蕴藏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伟大的革命精神。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素材和载体,是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将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知行合一”,增强培育的自主性。

一、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这是大家熟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3] 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具有一致性。

红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奋力追求富强民主的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承担着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与努力。同时,红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党和全国人民努力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具体反映。面对社会秩序混乱、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力图带领人民改变旧中国,袪除旧秩序,创建社会发展新秩序,为此,党和人民在各个时期均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伟大的实践,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另外,红色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也是党和人民一直以来崇尚并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高贵品质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无数革命英雄信念坚定、爱国爱民、敬业奉献、诚实守信,他们尽毕生心血,致力于推动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事业。革命志士邓恩铭、“小萝卜头”宋振中、具有“钉子”精神的雷锋、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扎根教育的黄大年等典型人物都具有这样的品格。这些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诠释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品质和高尚追求。

二、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性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省内共有重要红色遗址遗迹2078处。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有遵义会议旧址、苟坝会议会址、遵义娄山关战斗遗址、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息烽集中营、荔波邓恩铭烈士故居等。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是天然优质的教育资源,被广泛运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深度挖掘和利用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将其融入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面还有较大探索空间。

1、贵州红色文化资源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教育素材和载体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革命事件、革命遗迹、革命精神、革命先进典型人物等鲜活而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可以让教师灵活自如地组织教学。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与参与式、讨论式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不同教学方式的优势,让大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新媒体环境下,关于红色文化的网页、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如遵义会议会址已有网上展馆,省委党史研究室发布了贵州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贵州部分高校已建立起了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平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专栏等,微信公众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有相关专题内容,供师生学习交流讨论。这些平台符合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已成为他们强化认知的重要载体。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平台,大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认知历史,感受红色文化,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化,西方价值观念中的一些良莠不齐的因素影响了部分大学生,他们不思进取,忧患意识淡薄,甚至出现价值观扭曲;同时,面对互联网庞杂的信息,大学生的鉴别能力不足,使其在思想和行为上存在认知偏差。而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能使大学生心灵与历史产生共鸣,如贵州红色土地上的邓恩铭、张露萍、王若飞等革命先辈们为了取得革命胜利和实现国家、民族的解放,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些先进典型能使大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情感熏陶,更深刻地认识为什么要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貴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关键是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知、情、意、行”四个环节的统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体说来,就是要通过特有路径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增强情感认同,锤炼意志,将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转化为行为习惯, 融入其日常学习和生活。

1、将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课教育,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强化认知,就是要“知”其是什么和“知”其为什么。思想政治课教育是大学生学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红军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是贵州红色文化的精髓,把红军长征信念和“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遵义会议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能提升课堂的亲合力与趣味性,有效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可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观看《伟大的转折》《长征》《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红色影视片段,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讨论交流。同时,积极开发、提炼、利用富有时代精神内涵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专家编写红色文化校本课程,整合红色文化校本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充分发挥整合后的思政课程的思想主导作用,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认知。

2、将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校园文化环境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具有隐形的教育功能,是学校特殊的育人环境。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要把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教室、校史馆、图书馆多媒体平台、宣传栏、文化墙、雕塑、绿化带等校园文化载体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将毛泽东的经典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做成文化墙、将贵州发生的革命事件整理后放在多媒体平台上展播等。二是要充分利用社团活动和重大传统节日,结合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和红色文化资源特征,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完善校园红色品牌,建立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红色社团和红色党支部;利用学校各种晚会和社团文化节,编排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舞蹈和红色情景剧等节目。三是要多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结合贵州省校园文化活动月组织开展红色征文、红色演讲、红色诗歌朗诵、红色传唱比赛等,组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论坛,党史党章学习活动,打造道德大讲堂,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和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隐形教育功能,让学生耳濡目染,于润物无声的环境中接受红色文化资源的情感熏陶。

3、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鼓励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在特殊的节假日,如建党日、国庆节、清明节等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与红色体验,如重走长征路,清明节到红军烈士陵园等参加扫墓和祭奠活动等。这可以让大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体悟英雄烈士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意志,这些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与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发生剧烈碰撞,从而使其进行价值重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到社会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调查。如开展“三下乡”支教活动、义诊活动,走访革命先辈,到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基地等深入开展调研分析,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合理的开发和保护建议。社会实践活动能让“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亲历社会,真实地体验生活,同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4、将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媒体,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自觉

新媒體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应顺应时代要求,用好新媒体,创新培育方式。一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开辟红色特色栏目,栏目内容要符合教育主题和时代特征,贴近实际生活,要建立新颖详实的信息资源库,为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动画制作大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制作相关主题的微电影、微信小程序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搜集素材,整合素材,深化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三是建立相关微信公众号和信息发布平台,设置讨论交流区,让大学生自主获取信息、主动学习、自由交流讨论,从而增强培育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何其鑫,向国华,余雪源.红色文化资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 江西社会科学,2013(6).

[2] 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3] 张雅楠.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李 丹(1985—)女,贵州息烽人,教育学硕士,遵义医科大学纪委纪检员,从事高校纪检工作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猜你喜欢

融入路径红色文化资源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