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解决高校离退休人员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探索

2019-10-16林雪贞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养老服务解决方案

【摘 要】 新时代,老龄社会发展产生了新的矛盾,同时赋予了老龄工作新使命。当前养老服务供给不能满足需求,高校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精准解决高校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探索性举措。

【关键词】 高校离退休人员;养老服务;供需矛盾;解决方案

当前,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服务需求迅猛增长,社会保障已经由原来的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化,单位保障逐渐退出,由政府、市场和社会承接。然而高校离退休人员养老对学校依赖度高,养老服务需求强烈而供给不足,这严重的影响了高校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在社会转型期,高校离退休服务工作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准确定位自身工作,把握核心问题,精准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以满足离退休人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对全国十几所高校以及十余家养老机构和社区进行调研后,又对部分高校不同年龄层的老龄群体进行了走访、座谈。通过走访调研,形成如下基本认识:

第一,老龄社会产生了新矛盾,新时代老龄工作有新要求;第二,高校离退休人员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第三,高校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第四,社会转型期,高校要准确定位自身老龄服务工作,精准把握并重点解决养老核心问题,以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到老龄社会大体系中,做出留有历史印记的贡献。

一、新时代、新矛盾、新使命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始终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然而,新时代也正是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的时期,到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达到2.4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3%。习总书记在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众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但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事实上还准备不足,存在着养老服务需求日益高涨和养老服务业发展非常滞后的矛盾,供给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良、服务质量不高是现实写照。”[1]我们对高校、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调研反馈也证实了上述矛盾。概括该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养老服务需求增长迅速而有效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供需匹配度低,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求与养老服务供给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解决上述矛盾,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体养老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老年人福祉。

二、高校离退休人员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1、高校养老服务需求尤为强烈

第一,高校知识分子集中,子女数量相对其他群体少,少子化明显,且在外地、国外工作的比重高,家庭养老功能较其他群体弱,对养老服务需求强。第二,高校老龄化程度高,根据本次调研,高校离退休人员占全校教职工比重高,并且居住相对集中,半数以上集中居住在学校家属区,学校家属区老龄比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其中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占离退休人员比重超过30%,高校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迫切。第三,高校离退休人员,对生活品质要求高,期待高,所以对养老服务有更高标准的需求。

除了上述所述,目前全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主要聚焦在两点:第一,居家养老发展缓慢,不能满足需求;第二,医疗服务供给不足,老年人看病难。这两点与上文提到的三点,共同构成高校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求集。

2、高校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第一,高校属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保障社会化进程较企业迟缓,目前仍有部分事业单位承担离退休人员退休金的支付和部分保障职责,部分高校也在其中。作为高校本身并不承担提供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职能,故校内养老服务供给当然不足。第二,长期以来作为事业单位的高校待遇保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学校教职工居住集中,学校整体生态自成一体,相对封闭,市场主体进入障碍较大,这也降低了社会养老服务对高校老同志的可及度。第三,因长期以来高校的相对封闭性加上部分高校目前仍承担一定的养老保障功能,致使高校老同志对学校高度依赖,思想僵化,缺乏向外寻求养老服务的动力。第四,基于高校的自保能力较高,而政府养老服务公共支出有限,目前更多公共资源配置给自保能力弱的群体和社区,所以对学校老年人居住集中的社区投入有限。第五,现有的养老服务供需匹配度低,服务结构和质量不能满足需求,机构养老多,居家养老少,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的更少。在社会总体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的基础上,叠加上述这几种因素,以致高校养老服务供给更加不足、不充分。

综上,高校养老服务一方面需求度高,需求强烈,品质要求高,一方面供给严重不足,老同志对市场服务接受度低,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三、精准解决离退休人员养老服务供需矛盾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各高校进行了各种实践和探索,以下以西安交通大學为例,介绍其以精准理念在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方面所进行的实践与探索。

1、行为逻辑

第一,确立精准服务理念,围绕关键矛盾和核心问题,精准施策。第二,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从多层面提供养老服务增量。第三,对老年群体进行需求分类,根据需求,精准服务,并将资源重点配置给独居、空巢、高龄群体。

2、具体措施

(1)建立了老同志内部互助机制,增加内部互助服务。第一,建立老年志愿者队伍,为重点关注群体提供志愿服务;第二,按居住楼宇分组,确定每一楼宇的联系老同志的负责人,对全体老同志进行覆盖全体老同志,沟通组员信息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第三,通过已经建立起来的老年社团进行信息沟通与内部互助;第四,通过已经建立起来的老同志党支部进行内部帮扶互助;第五,建立服务学校文明校园建设的老同志组织,通过该组织对老同志的问题进行调研,收集老同志的需求,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并进行必要协助。

(2)对老同志进行关注等级划分,对不同关注等级的老同志配以不同的关注措施。关注等级低的给予一般关注;对独居、空巢、高龄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在一般关注的基础上给予特殊帮扶并提供紧急救助信息渠道。具体做法:第一,将全体老同志按照居住地点分组,每个组设一位负责人,负责人将组员的紧急情况汇报给负责离退休工作的人员,并协助离退工作人员进行处理。第二,离退休工作部门在老同志中组建老年志愿者队伍,安排老年志愿者对重点关注人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沟通信息,提供日常力所能及的帮助。第三,将重点关注群体与校医院、或者社区医院家庭医生一一对接,便于在需要时及时与家庭医生沟通。第四,与附近养老机构合作,为该部分群体提供有偿生活服务和紧急救助服务。

(3)充分发挥离退休工作队伍服务功能,建立离退休工作服务网络,增加养老服务内部供给。离退休工作部门、老年群团组织、学校各学院、行政部门共同构成离退休工作服务网络。第一,利用各种老年群团组织力量,发挥互助功能,提供内部服务增量;第二,制定二级单位老同志工作评价指标,出台离退休活动经费管理办法,落实对二级单位为老服务工作要求,激发二级单位为老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通过校友捐赠为老同志提供养老资金、物品或者服务支持;第四,关注老同志饮食个性化诉求,提供满足老同志饮食需求的饮食和送餐服务;第五,联合房产处建立老同志“高调低”住房调整制度,协助推进老旧楼房加装电梯工作,解决行动不便老同志出行问题;第六,联合学生公益社团,长期为老同志提供电子产品培训服务和简单家电维修等服务。

(4)联合各种资源,解决老同志就医难问题。第一,联合校医院或社区医院,为老同志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为他们提供日常医疗咨询服务;第二,可以通过校医院或社区医院与学校附属医院和相关三甲医院建立老年人就医便捷通道,解决老同志就医难问题;第三,通过校医院与相关医院建立的医联体,定期邀请医联体医院的专家到校医院或社区医院坐诊,为老同志提供就近的优质医疗服务;第四,邀请名医专家定期到老同志居住集中的家属区开展义诊和公益讲座。

(5)打破学校社区封闭格局,引入外部资源,提供养老服务外部增量。第一,积极引入居家养老服务主体进入学校老年人居住集中社区。通过社会养老机构,为学校老同志提供各种有偿养老服务。第二,积极探索不同的养老智能平台,培训老同志使用网络智能平台进行挂号、网上就医以及解决生活需求的其他网上服务。第三,积极利用政府资金紧密与社区相容,通过社区政府职能,发展高校社区基础养老设施和服务。

(6)引导老同志更新观念,降低对学校的依赖,利用多种渠道满足自身需求。第一,主动组织老同志参观各种养老机构,引导老同志转变观念,采用社会资源满足需求;第二,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新型养老观念和养老形态;第三,为老同志提供各种养老服务信息;第四,向老同志传递家庭成员养老的不可替代作用。

四、高校精准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对策

1、精准定位转型期高校养老服务工作

高校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解决并非易事,这是时代发展到这一阶段出现的系统性问题,我们不能期待单位或者行业的力量能解决整体问题,只是应置身历史大作标,确定这段时空下自己所处的方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出有利于增进老年人福祉、有历史印记的正向作为。

高校老龄工作现阶段的定位:高校老年服务功能随着养老社会化进程的深入将会逐渐退出,但在现时社会转型期,政府、市场、社会功能发挥不充分,家庭功能弱化的情况下,单位功能的发挥仍起着重要的作用,仍是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高校应有所作为,弥补供需缝隙,精准解决可解决的问题。

2、精准把握老同志的核心问题和刚性需求

要精准解决老同志的问题,必须要能抓住真正影响他们生存质量的核心。老年人需求很多,学校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能有针对性解决核心问题和刚性需求。

具有普遍性的核心问题和刚性需求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老年人养老观念固化,对学校依赖度高,对市场主体提供的服务接受度低;第二,学校相对封闭,开放度不够,外部服务资源进入障碍大;第三,老年人看病难,高龄、独居、空巢等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困难,即居家属性的医养结合需求强烈。

针对上述问题,在西安交通大学的实践中也提到了一些解决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作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下文几点将给出具有普适性的建议,在此不赘述。

3、加快学校社区开放,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习总书记在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老龄工作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全民行动是解决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主要途径。第一,打破学校社区封闭性,以开放、共享思维构建制度,积极利用政府、市场、社会外部资源,为養老服务供应者提供养老经营场所,推进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将学校离退休人员的养老积极融入到社会服务体系中。第二,强化社区建设政府主体责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养老服务设施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的目标“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整合建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机制,方便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日间照料等服务。”第三,学校离退休工作必须紧密与社区关联,属于社区功能的要积极推进社区介入,让社区承担份内职责。第四,积极引入市场服务主体,协助他们提供便利的场地,进行服务宣传。第五,主动争取社会资源支持,如建立为老服务基金、利用志愿者服务队伍、寻求社会组织赞助等方式为老年人寻求更多的资源支持。

4、进行资源内外整合,推进居家养老和医养结合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要“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上述论述也印证了我们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即居家养老以及医养结合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核心。高校可整合校内外资源,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第一,重视家庭成员养老,给予老人生病期间的在职教职工带薪陪护假;宣扬敬老典型,提升家庭养老功能。第二,积极引入居家养老机构,鼓励嵌入式运营模式。第三,充分发挥熟人社区内部互助潜能,引导老同志建立互助小组,成为家庭成员之外的重要关护补充。第四,充分发挥校医院或者社区医院的家庭医生功能,与居家养老主体关联,形成医养结合。第五,引入医养结合的智能平台,实现医养结合网络化智能化服务。

5、引导老年人树立自立观,积极对待市场养老服务

第一,通过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使老年人摆脱能力所及情况下对他人的过度依赖;第二,鼓励老年人选择商业养老服务;第三,鼓励老年人参与老龄商业保险,如老年人各种意外险、老年人综合保险;第四,大力宣传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引导老同志投保,缓解护理难问题。

6、明晰新时代学校养老服务的边界

当前的过渡期,学校要在养老服务方面有所作为,但未来的服务,分工会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学校要做的工作是发展自己,创造更多的新增价值,向老同志分享发展成果,老同志收入增加后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因此,在转型期结束后,高校要重新定义自身为老服务的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

【注 释】

[1] 郑功成.新时代我国养老服务发展应以维护老年人的体面与尊严为根本目标.西安交通大学网:http://news.xjtu.edu.cn/info/1004/91226.htm,2018-4-23.

【作者简介】

林雪贞(1976—)女,博士,供职于西安交通大学离退休处,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研究.

猜你喜欢

养老服务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倾斜解决方案研究
国产制浆造纸装备华章解决方案
UCloud云汉产品解决方案体系发布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2016中国大数据·最佳解决方案奖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