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播视阈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

2019-10-16郭硕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直播培育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郭硕

【摘 要】 针对网络直播内容良莠不齐、娱乐化倾向显著等问题,必须采取措施引导大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路径是:网民自发性形成监督同盟,开设专业培训课程,对播主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借助媒介发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

【关键词】 直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一、网络直播概念与群众参与心理

1、网络直播的定义

网络直播是可以同一时间透过网络系统在不同的交流平台观看影片,是一种新兴的网络社交方式,网络直播平台也成为了一种崭新的社交媒体。主要分为实时直播游戏、电影或电视剧,介绍产品知识及销售产品等。

2、群众参与网络直播的原因

首先是猎奇心理。网络直播的参与者大多数年轻人,心智未成熟,其显著特点就是对于许多新事物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乐于并敢于尝试。网络直播作为以年轻人为消费主体的新型自媒体,自然会诱发他们的好奇心,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点开直播,被其新奇的内容所吸引,不自觉沉浸于其中,从此成为主播或众多粉丝的一员。其次是打发空闲时间。这是网民观看直播的主要原因,从工作重压之下解脱后,人们渴望得到放松。此时,趣味性极强且呈现多元化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需要的网络直播便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加上直播时间普遍在一至两小时之间,既能很好消磨时间又不会因长时间刷屏而产生疲倦感,种种因素都促使网络直播成为许多人消磨时光的极佳选择。

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们更清醒深刻的认识自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提出和广泛实践,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由浅及深、由表及里,进一步发展到价值理念层面,有助于推动广大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按照“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其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我们永葆先进本色,在历史的潮流中不迷失方向。在西方意识形态和经济的层层施压下,要坚守政治底线,坚持文化自信,坚定人生理想信念。同时,我们要勇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位社会主义青年愿意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只有我们自觉成为实践的主体,政化于心,外化于心,社会主义才会得到更多的力量资源去发展。

最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不断转型、进步、发展,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引导,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倘若没有被多数人所接受的价值观去引导,便会失去凝聚力,成为散沙,没有力量抵御外来入侵,更没有能力去进步去发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它凝魂聚魄,教人明辨是非,把握真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三、网络直播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的形成

1、网络直播内容良莠不齐

在当今社会,由于网络直播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还未完善,监管链条尚未形成,在直播内容丰富和审核力度缺失的基础下,直播的内容良莠不齐,在娱乐直播中,一些播主自身特色并不突出,但为了提高浏览量,获取高额的打赏,刻意采取非正当的手段,层出不穷,穿着过于暴露,言语暧昧;在新闻资讯直播中,播主为博取关注度,时有添油加醋,夸大事实,甚至是传播谣言,造成社会恐慌,在法律的边缘试探;在美妆服饰直播中,内容及语言的污秽时有出现。比如:一直以来,无论是传统传媒还是新兴的网络传媒,女性及女性的身体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其消费的 “热点”;在游戏直播中,不乏充斥着暴力血腥的场面,特别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些现象在网络直播这一领域不仅存在, 甚至尤为严重。这极大地毁坏了整个网络直播行业的形象,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2、网络直播表现形式娱乐化倾向显著

娱乐,其本身最主要的是在人们课业压力大,工作疲惫时释放自我的方式,是舒缓身心的途径,但不乏播主抓住人们的心理,刻意营造过渡化的娱乐氛围,利用金钱营销,将方式、途径变得功利化,牵引群众心理,甚至形成价值趋向,将社会环境注入的“泛娱乐化”因素。“泛娱乐化”削减了人们砥砺奋进的精神,弱化道德底线。尼尔·波兹曼说道:“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在媒介发展迅速的今天,许多观看者深受“泛娱乐化”的桎梏,被迫被动接受娱乐。

泛娱乐化的直播种类涵盖方方面面,小到吃播,游戏直播,美妆直播,大到体育比赛现场、新闻资讯的直播。不得不承认,在以上的直播中融入娱乐元素,会更加生动活泼,吸引眼球,博取关注度,但深观其实质,除了笑料,本质的内容又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思想境界层面的升华,又在哪些方面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发展,不过是虚无的消遣,更甚有之,不正当的言论、评析会对观看者群体特别是心智未成熟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产生冲击力,误入歧途,也广泛的影响着社会文明建设。

其次,泛娱乐化的网络直播降低了人们对信息的辨别甄选能力,严重的致使网民骂架,人际关系异化。各式各样的娱乐化网络直播,产生数量庞大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无孔不入,暴力、色情、种族歧视等不良情绪和意识的传播扩散等,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生态。面对海量信息,如果人们缺乏辨别真伪、优劣的能力而照单全收,就有可能影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晕轮效应的影响下,容易以偏概全,产生偏激的观点,网民持不同观点,各抒己见,在这一过程中,极易出现网络舆情,在猎奇心理的作用下,误导其余网民的正确认知,影响社會稳定。由此可见,娱乐化的网络直播,过大于功,必须采取“冷”处理的态度,防微杜渐。

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

1、引导大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三步式战略:直播前报备,直播中审核监督,直播后反馈,针对“泛娱乐化”现象制定强有力规章制度。所谓无制度不方圆,但迄今为止,我国并没有出台明晰的管理制度,需要用制度去要求主播的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对直播平台的播主进行身份实名认证,用制度去规范直播内容的合理性合法性,直播内容必须具有先进性,富有正能量,用制度去引导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教育网民理性使用网络直播资源,提高对各类网络信息的解读、批判和应用能力,增强在复杂的网络信息生态中的辨别力、批判力与免疫力,预防思想迂腐性畸形性发展。及时在直播中对观看者以弹幕文字形式呈现的思想进行监督。直播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形形色色的观看者对于某一件事情都有着自己的看法,难免产生冲突。冲突的产生大多是内在的不理智,外在的表现即为直播上的弹幕文字,这些文字被学生看到会影响到其个人的价值观,而且极易把不理智的文字表达潜移默化给学生群体。因此直播的三步式战略对引导大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

2、网民自发性形成监督同盟

网民应自觉过滤不良信息,具有较高素质的网民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网民是网络直播的主要对象,网民的监督相对于政府及其他主管部门来讲,更具有广泛性,不同网民有着不同的兴趣,活跃在不同直播类型的领域,对于自身兴趣浓厚的直播内容认知了解程度深,更容易辨别是非,由此广泛的有知识道德素养,辨别能力的网民形成统一的监督战线,实时监测直播内容。我们可在直播间设置一键式举报按钮,倘若播主在直播时,出现有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容,网民可通过截图、录音等方式,上传举报证据,移交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处理,鉴定真实有效,对播主进行相应的处罚,比如关闭直播房间等,对举报者进行奖赏,赏罚分明,一来有效抵制了播主的肆意妄为,净化网络环境,二来鼓励了网民积极参与监督,带动全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与此同时,提高个人的信息甄别筛选能力。

3、开设专业培训课程,对播主进行正确的意识灌输

要解决“泛娱乐化”问题,根本上是思想问题。播主是信息的传播者,播主的认知水平与道德素养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网络直播的内容质量。聘请资深专业的老师,对播主进行授课,在思想上,把握好方向,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避免庸俗化,过渡娱乐化,要树立能代表社会规范要求,符合社会和人发展需要的思想和观念;在直播内容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积极引导网民向其靠拢;在直播方式上,限制打赏上限,避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提升直播的能力;在直播管理上,定期总结反思,融合时代潮流,将新思想新理念通过直播的方式渗透到千家万户。

4、借助媒介发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

网络直播是新时代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下的产物,相比于传统媒介而言,更具有时效性、真实性、互动性。合理利用网络直播的这些优点可以扩大传播内容的影响力,基于以上特点,提出以下发展策略。

一是开设网络思政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灌输意识的最佳途径,可仅仅是在线下的传播限制了范围,限制了受众数量,倘若与线上相结合,便可扩大覆盖面,影响力。思政课堂要率先在网络教育平台占领阵地。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给网民带来沉浸式体验,我们要与时俱进,转变思维方式,将枯燥乏味又深刻的理论知识通过网络元素的合理加工,变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网络思政课堂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各地的网民可以通过直播平台实时观看,在线互动,一来有效节约了传播的成本,二来通过直播间的问题,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满足大众需求。在思政课堂直播中融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净化社会思想环境。

二是有效利用短视频。短视频抖音、全民小视频、微视风靡一时,它们最大的特点是视频时间短。在等公交等电梯的间隙就可以完整的观看,正是因为时间短的特点,视频内容易理解,且会让人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现阶段的小视频内容多以生活化为主,缺乏理论深度,不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个观点用一段短视频去表达去阐释,即达到理论发散的目的,又易于在无形中被大众接受。

三是建设网页宣传窗口。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登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比如,积极开发红色文化和相关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宣传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引导人们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随着科学技术的愈发成熟,各类媒介发展势頭会愈发强劲,网络直播也成为一种常态,一方面,它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播主和网民应当提升自我素质,升华思想境界,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蓝芝同,鲍强利.基于90后视角下的网络直播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2018.12.

[2] 苏娜.用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网络直播普遍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冲击[J].2018.

[3] 黄艺.泛娱乐化时代网络直播平台热潮下的冷思考 [J].广电视角,2016(02)106.

[4]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郭 硕(1996—)女,汉族,河北安国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直播培育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广播二次传播和可视化路径探析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