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23例儿童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9-10-16周童王璐全海英贾颜鸿毕也李保泉张泽兵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颌骨颌面部囊肿

周童 王璐 全海英 贾颜鸿 毕也 李保泉 张泽兵

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及瘤样病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1-2],儿童肿瘤与成人肿瘤有所不同,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病理类型、诊治预后及区域发病特征。本文对1982~2017年经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确诊的2 123例儿童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吉林地区儿童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为制订儿童肿瘤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选取1982-01~2017-12经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诊治的2 12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95%以上来自吉林省各个地区,其余来自周边省份。纳入标准:①未满14岁;②结合病史、体征、一般检查资料、辅助检查资料,明确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或瘤样病变;③病例资料完整。肿瘤病理分类参照WHO(2017)头颈部肿瘤分类法。对于患者基本发病情况,如性别比例、好发年龄阶段、常见发病部位、肿瘤组织来源、病理分型等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

2 结 果

2.1 性别及年龄分布

2 123例患者纳入研究(男1 064例,女1 059例),男女比例为1∶1。口腔颌面部囊肿中,男475例,女391例,男女性别比为1.21∶1;良性肿瘤中,男260例,女278例,男女比例为0.94∶1;恶性肿瘤中,男37例,女33例,男女比例为1.12∶1;瘤样病变中,男291例,女357例,男女性别比为0.82∶1(表1)。

本研究中,其中口腔颌面部囊肿 866 例(40.79%),最小年龄7 d,最大年龄14岁;良性肿瘤539例(49.18%),最小年龄仅1个月,最大年龄14岁;恶性肿瘤70例(3.30%),最小年龄5 d,最大年龄14岁;瘤样病变143例。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好发年龄段为11~14岁,恶性肿瘤、囊肿好发年龄段均为7~14岁,瘤样病变好发年龄则为0~1岁(表1)。

2.2 口腔颌面部肿瘤病理类型与性别

按照组织来源可将囊肿分为牙源性颌骨囊肿(305例)、非牙源性颌骨囊肿(10例)以及软组织囊肿(551例),共752例。其中舌下腺囊肿数量最多,共170例(19.63%),其次为含牙囊肿148例(17.09%),黏液囊肿147例(16.97%)(表2)。

539例良性肿瘤中牙源性肿瘤185例,唾液腺肿瘤34例,其他肿瘤320例(表2)。良性肿瘤中,淋巴管瘤数量最多,共184例(34.14%),其次为钙化上皮瘤、血管瘤(表3)。恶性肿瘤共70例,其中肉瘤数量最多,共23例(32.86%),其次为恶性淋巴瘤和黏液表皮样癌,均为16例(表4)。

表1 2 123例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分布Tab 1 Age and sex distribution of the 2 123 cases

表2 866例儿童口腔颌面部囊肿类别及性别Tab 2 The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sex ratio of the 866 children cases of cyst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表3 539例儿童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类别及性别Tab 3 The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sex ratio of the 539 children cases of benign tumor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表4 70例儿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类别及性别Tab 4 The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sex ratio of the 70 children cases of malignat tumor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648例瘤样病变中骨源性瘤样病变77例,其他组织来源瘤样病571例。其中脉管畸形数量最多,526例(81.17%),其次为牙龈瘤46例(7.10%)(表5)。

2.3 口腔颌面部肿瘤病理类型与患病部位

颌骨是囊肿最好发部位,共318例(36.72%),其次为舌下区222例(25.64%),第3位为颈部区域108例(12.47%);良性肿瘤中颜面部和颌骨的患病数量最多,分别为122例(22.63%),其次为舌88例(16.33%),腮腺62例(11.50%);腮腺是恶性肿瘤最好发部位,19 例(27.14%),其次为颌骨18 例(25.71%);瘤样病变发生于颜面部数量最多,共199例(30.71%),其次为腮腺,共122例(18.83%)。

3 讨 论

吉林地区儿童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大多数集中于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基本上能反映吉林地区儿童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患病情况。

儿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少见,国内报道其发病率集中于3.5% ~9.4%[3-8]。本研究中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肿瘤的6.3%,与国内报道一致。而国外的相关研究显示,尼日利亚儿童口腔颌面部肿瘤中恶性者比例高达51%[9],环境及种族差异可能是主要原因。此外,不同研究对病理类型、发病部位、年龄等纳入标准不同,也有可能造成结果差异。

表5 648例口腔颌面部瘤样病变病分类构成比及性別分布表Tab 5 The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nd sex ratio of the 648 children cases of tumor Like disease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表6 2 123例儿童患者的患病部位Tab 6 The lesion site of the 2 123 children cases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约为1∶1。良性肿瘤、瘤样病变中女性稍多于男性,恶性肿瘤、囊肿中男性均稍多于女性,与孟庆荣等[7]报道的儿童良、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均稍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3∶1相近。同时与国外报道男女无显著差异相一致[10-11]。但与成人男女构成比2∶1不同,可能是由于儿童发育生长尚未成熟,男女之间差异不大。儿童口腔颌面部肿瘤可发生在各个年龄组,良性肿瘤以学龄期发病率最高,主要为淋巴管瘤、血管瘤等先天性肿瘤。恶性肿瘤、囊肿在婴幼儿期的发病率较低,后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高发年龄段为学龄期。婴幼儿期是瘤样病变高发区率期,其中大多数为脉管畸形,脉管畸形是面颈部常见的血管或淋巴管发育畸形,一般出生时已经发生[12]。

该研究中舌下腺囊肿在囊肿中所占比例最高,占全部囊肿的19.63%,其次为含牙囊肿。程珺等[13]报道囊肿则以含牙囊肿较多见。儿童肿瘤患者中先天性肿瘤所占比例较高,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为常见的先天性疾病[14],夏舜玲等[3]报道的儿童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常见病理类型为血管瘤及淋巴管瘤。本研究中良性肿瘤以淋巴管瘤数量最多(34.14%),其次为钙化上皮瘤淋巴管瘤(15.21%),再次为血管瘤(11.5%)。

与成年人不同,儿童期肿瘤多来源于间叶组织和胚胎残余组织,上皮来源的肿瘤较少[15]。本研究最常见的儿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为肉瘤,这与大部分文献[13,16]报道的结果较为一致且符合儿童期肿瘤以间叶来源为主的特点。

从发病部位考虑,本研究的病例可分为颌骨、腮腺、颜面部、颌下区、舌下区(腺)、舌、牙龈、口底、唇部、颊部、腭部、颈部及多发部位13个组。总体来看,发病率最高的部位为颌骨,其次为颜面部及舌。囊肿中以颌骨所占比例最高,良性肿瘤则为颌骨及颜面部,瘤样病变中以颜面部最多发,这与孟庆荣等[7]的报道一致。成年人中,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口腔内黏膜,如舌、颊、牙龈等部位。本组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腮腺区,与夏舜玲等[3]、李思源等[8]及王秀丽等[17]的报道一致。儿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部位分布特点与成年人差别很大,而这种部位分布的差异,可能是主要由病理类型的差异所造成。

总而言之,鉴于儿童患者尚处于生理发育期,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其特殊性,在治疗上应从整体性、长期性的角度考虑,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在除去病灶的同时,保护形态与功能。同时更应重视对儿童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加强一级预防,提高当家长对儿童肿瘤的认识。

猜你喜欢

颌骨颌面部囊肿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儿童颌骨骨折托槽牵引临床疗效的评价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