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农业院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2019-10-16王志芳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17期
关键词:基地育人学校

王志芳

北京农学院教务处 北京 10220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提出了要加强实践环节管理,加强育人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1-4]。北京农学院是北京市属普通高等农林本科学校,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2011年起,学校开始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到合作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使得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成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为学校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重要保障。

1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通过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协同育人机制,拓宽农业院校学生人才培养途径,提升农业院校学生的教育水平。基地的建设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学校各学科专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建设实践基地,推动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5]。

2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原则

校外基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学校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规定了基地建设的原则。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建设中要符合:满足教学需要的原则、坚持校企“双赢”的原则、坚持“先进示范性”的原则、坚持“学研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稳定性的原则、坚持共享性的原则[6,7]。学校及二级学院按要求建设高质量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满足人才发展需求。

3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

3.1 基地建设的总体情况

为确保学生的实习质量,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在基地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学校现在拥有1个国家级、5个省部级(见表1)和172个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见表2),满足了35个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求。这些基地的建设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表1 北京农学院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培养基地一览表

表2 北京农学院校外基地情况一览表

3.2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制度建设

为规范实习过程管理,学校出台了《北京农学院关于落实“3+1”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北京农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和《本科生实习教学管理规定》等管理文件,使基地管理和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强的保障。

3.3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管理机制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管理采用校、院两级管理。学校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宏观管理,制订基地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协调有关事宜。二级学院(部)负责制订有关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从学校到各二级学院(部)层面制订长期和短期的基地建设规划,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建成一批能够充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长期稳定、双向互动、运转良好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合同的形式确立实践基地与学校的权利与义务,维护双方的利益,确定双方的权力、义务和责任,维持基地的长期稳定性,确保实践教学质量。规范学生参加基地生产活动的过程,明确指导教师、责任教师及管理教师的职责。

3.4 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是保证学生实习质量和基地建设水平的必要条件。学校聘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又热爱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事业、责任心强的基地工作人员为校外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自2012年以来,学校开展了3次聘请工作,现聘有基地实习指导教师405名。

3.5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评估考核

为促进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规范管理,学校制订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评估办法,教务处将按照评估标准的要求组织相关专家不定期地到基地检查、评估实习教学情况。对成绩突出、基地建设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和资助,对建设不好、问题突出的,提出整改要求,如限期达不到要求,经学校批准取消挂牌或撤销基地。对协议到期且评估合格的基地,根据双方合作意向与成效,可办理协议续签手续。

学校每年末召开一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总结会,优秀校外基地做总结报告,其他基地根据本专业特点借鉴优秀基地的经验,确定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

3.6 加强协同育人机制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为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学校因地制宜地建立起多类型的校外实践平台。根据北京市教委《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精神,学校选派优秀学生到在京科研院所实习。项目的开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近三年来,共有358名学生参与了“实培计划”项目,有利推进了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和优质资源的共享。

3.7 基地建设的成效

学校通过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聘任合作单位的人员为校外指导教师。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制订实习方案和实习计划,规范实习过程管理。为期一年的企业实习锻炼提高了学生行业内的就业率,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行业内就业率稳定在70%以上。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也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写作能力,为学生的考研、读研打下良好的基础。近三年来,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升研率逐年提高,见表3。根据第三方评价报告数据分析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8%,充分体现了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表3 2016—2018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升研率统计表

4 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4.1 校企携手,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尚不能满足学校快速发展与人才培养需要,“双师型”专任教师队伍建设还有短板。通过校企合作,创建校外实践基地,学校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将企业中实践能力强、实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请到学校为教师传授实践经验,也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中锻炼,为教师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增强教师的专业知识运用和实践技能,帮助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8-11]。学校对教师在企业锻炼期间的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将工作业绩作为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以及评奖评优的依据。

4.2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基地建设与管理

目前学校在基地管理方面,数据信息管理依然采用的是人工统计表格的方法,在管理工作上耗时费力,没有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数据库,提高基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使基地管理更加科学化和标准化,实现网上申报、审批、实习安排、信息反馈等全网络化功能管理。

4.3 加大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经费投入

加强顶层设计和经费投入。一是学校进一步做好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顶层规划,根据各学院的专业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和办学实际需求,建立符合各专业发展方向和基地建设原则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应加大对校外基地的经费投入,让合作单位增加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基地的建设质量,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 结语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院育人的重要环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必要场所。基地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效果和实践创新能力,高等学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转变教育观念,建设高质量的校外基地,完成学校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育人任务。

猜你喜欢

基地育人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的基地我的连
学校推介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