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投资与企业出口质量提升

2019-10-16卢进勇程晓青

中国流通经济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间品出口产品

卢进勇,程晓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100029)

长期以来,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国内经济不断转型发展,对外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成为最新发展目标。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发展目标。贸易强国战略能否顺利实现,与一国贸易产品的科技含量、质量、品牌知名度等多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出口贸易质量作为衡量贸易强国的核心指标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质量提升幅度较大,加工出口贸易逐渐退居二线,来料加工贸易占比已降至不足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逼近30%,企业品牌意识逐步树立,以华为为首的民营企业日益成为出口的主力军。然而,从整体来看,我国出口仍未摆脱“大而不强”的窘境,出口产品创新力度与单位附加值远远低于发达经济体,出口贸易在面对其他国家制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时也屡屡受挫。因此,全面分析并研究出口质量提升路径,是当前我国构建贸易强国、助力经济转型的紧迫课题。

事实上,在我国出口贸易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海外投资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世界投资发展报告》,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9.39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 300 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两种最为重要的形式,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协同共进的联系。从理论上来讲,海外投资与出口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因而对出口规模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1-2],这一结论也被很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加以证实[3-7]。那么,海外投资能否在带动出口规模扩大的同时,对出口质量提升发挥作用?或者说,海外投资可否作为提升企业出口质量的有效途径?接下来,本研究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文献回顾

现有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影响方面的研究可分为三个大的分支:一是关于出口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二是关于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相关指标影响的研究;三是关于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影响的研究。

有研究探讨了出口质量的影响因素。出口质量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来自供给方的影响,也有来自需求方的影响,甚至包括部分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供给方来看,当生存率、资本密集度、研发水平较高时,企业往往具备更强的生产力,进而也会抬高企业的出口质量[8-11]。从需求方来看,出口目的地收入水平越高,收入差距越大,消费者越会对高质量产品产生较强的偏好,并由此促进本国对其出口质量更高的产品[8,12-13]。此外,出口地理距离、贸易自由度、外商投资等因素也会对一国出口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0,14-17]。

有研究探讨了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相关指标的影响。一方面,海外投资可以提高母国资源配置水平,并帮助母国实现价值链跃升,最终优化出口产业结构[13,18-20];另一方面,海外投资与企业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且这一规律在面向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21-23]。

还有少量学者研究了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的影响。相关研究分别基于不同视角,借助不同方法对出口质量进行测算,并详细分析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产生影响的机理[13,24-25],但其出口质量测算无法克服企业异质性等方面的问题,研究阶段集中于2008年之前,研究结论对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适用性值得商榷。

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将继续挖掘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的影响规律,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使用需求反推法测算企业出口质量[16,26],克服企业异质性等问题;二是选取更广泛、更新的数据区间,以在提高研究结论准确性的同时,增加相关结论对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适用性;三是在总样本研究的基础上,区分海外投资类型与出口产品类型,总结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影响的一般性与特殊性规律。

二、作用机制

综合现有研究发现,企业参与海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质量产生影响,主要是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中间品进口在发挥作用。具体参见图1。首先,海外投资给企业带来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引发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导致企业所生产产品质量呈现整体提升效应,出口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其次,企业海外投资会引发高质量的中间品进口并通过三条路径(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给中间品供给市场带来更多的产品以引发更加激烈的竞争、帮助企业实现资源再配置)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进而推动企业出口质量提升。

(一)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传导机制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主要指一国企业在参与海外投资过程中,吸引和学习东道国相关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并将之顺利转移到母国公司,从而有效提高母公司的技术、管理等水平。

图1 海外投资对企业出口质量影响机制

大量研究发现,海外投资行为具有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主要基于这样的原理:企业在开展海外投资过程中,一方面将自有资金投向海外项目的落地生产,另一方面加大与海外市场的业务融合,在业务融合中接触并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与经验,或者与这类公司建立合作共享机制,并将之传递给母国公司,最终实现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早在20 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验证了企业海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27]。随后,又有大量研究充分验证了这一研究结论。古特(Kogut B)等[27]、布兰施泰特(Branstetter L)[28]分别从国家、行业及企业层面证实,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能够给日本行业、企业带来知识、技术等外溢效应。德里菲尔德(Driffield N L)等[29]在研究英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也发现了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此外,随着新兴经济体的不断崛起,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加入海外投资行列,发展中国家向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地区)投资时也会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30-32]。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海外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反映到企业层面,就是对企业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管理经验的提升,并最终在企业生产率上得到体现。也就是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会直接带来企业生产率的提升。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有助于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根据前文的解释,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意味着较高的企业生产率,也可以说企业较高的生产率有助于出口质量的提升。具体来讲,企业海外投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有助于母国公司掌握更为先进的技术或管理经验,找到进行技术创新或升级的具体路径,最终实现企业内部相关产品的升级换代。与此同时,出口作为企业产品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出口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张杰等[33]在研究江苏制造业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过程中发现,技术进步与创新所带来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出口。樊海潮等[11]在研究中国微观经济数据时发现了企业生产率的质量效应,即企业出口质量与其生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王思文等[34]在研究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时发现,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的愿望更强烈。

(二)中间品进口质量传导机制

中间品指企业为进行再加工或者其他产品生产而使用的物品和劳资,如原材料、燃料等。对企业而言,中间品也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投入。而中间品质量的优劣也会对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1.企业海外投资行为能够提高母国公司中间品进口质量

具体而言,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一方面能够帮助母国公司在海外寻找高质量的中间品替代物并建立进口通道;另一方面能够借助海外优越的资源和环境为母国公司生产更为先进的中间品,最终通过企业进口行为反馈给母国公司,实现中间品质量的升级,并最终导致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

2.企业高质量的中间品进口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出口产品价值,但其作用路径多样

具体而言,高质量的中间进口品能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刺激国内中间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为中国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中间品供应选择,实现国内资源的再配置等,并最终通过一系列的作用机制促进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

(1)中间品进口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企业出口质量

在企业进口的高质量中间产品中,部分可能含有先进的生产技术且能够被企业学习吸收,同时不会产生侵权等问题。这类中间品的进口能够间接为进口企业传递新技术,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15,35-40]。这种生产率促进效应也被称为进口中间品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学习效应[41]。

(2)高质量中间品的进口能够促进国内中间品供应市场的竞争,并由此提高企业所生产产品的质量

中国企业从海外进口质量更高的中间品,势必会扰乱本国中间品供应市场的平衡。面对更多的选择,出口企业对中间投入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中间品供应商会主动寻求各种各样的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中间品供应质量,这种双向互动最终可导致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36,42]。

(3)高质量中间品的进口能够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中间品选择,并带来企业质量提升效应

企业中间品在一定的使用范围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对同一类型的中间品而言,企业投入质量更高的中间品意味着其能够生产出质量更高的最终产品[43-44]。

(4)中间品进口可以推动国内资源的再配置,进而通过国内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推动企业整体生产质量的提升

随着外部中间品进入国内市场,可以腾出部分不必要的资源进行其他环节的生产,从而实现国内资源的再配置。许家云等[45]在研究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时发现,资源再配置效应对提高行业出口质量的贡献率高达55%,而资源再配置效应是中间品进口推动行业出口质量提升的重要渠道。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考虑到中国企业参与海外投资的微观数据很难同时获得,本研究将使用中国微观经济数据(即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备案结果公开名录(以下简称“境外投资企业名录”)及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同时包含中国企业基本数据、海外投资和出口的面板数据。样本数据区间设定为2000—2012年。其时间起点之所以选为2000年,是因为2000年以前我国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数量非常少,且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匹配后会再损失一部分,而如此一来,2000年之前可进行双重差分倾向评分匹配(PSM-DID)的样本数据极少(1~2 家)。时间截止点之所以选为2012年,一方面是因为受数据可得性限制,仅能搜集到2012年以前的数据;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现有相关研究所使用数据亦截止到2012年左右,且并不影响研究结论的时效性。

1.剔除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的异常值

参照谢千里等[46]的处理方法,一是剔除实收资本、工业总产值、企业从业人数、固定资产、企业销售产值等缺失、为零或小于零的样本;二是剔除违背一般会计法则的样本,如固定资产高于总资产、流动资产高于总资产、固定资产净值高于总资产等的样本;三是剔除成立时间无效或缺失、法人代码缺失的样本。此外,考虑到2010年中国微观经济数据库中缺乏必要的企业信息,还剔除了2010年的数据,因此数据区间最终确定为2000—2012年(不含2010年)。

2.合并数据库

一是按照“年份+企业名称”合并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境外投资企业名录,获得包含企业基本信息及海外投资信息的面板数据。二是将前面合并后的面板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库进行再次合并。其合并过程借鉴田巍等[47]的方法,对于2000—2006年的数据按照“年份+企业名称”进行匹配,然后将剩余数据按照“企业电话+邮政编码”进行合并;对于2007—2012年的数据,因海关数据不再公布企业的邮政编码和电话,仅按照“年份+企业名称”进行匹配。最终,获得包含企业基本信息、海外投资信息及对外出口信息的完整面板数据。

(二)方法与模型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双重差分倾向评分匹配法(PSMDID)来研究海外投资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

倾向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是一种反事实推断统计方法。简单来讲,它是一种使用非实验数据进行效应分析的统计方法,也就是说借助一定的指标帮助处理组寻找控制组。本研究的处理组是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借助倾向评分匹配法找到与处理组特性相似但不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作为控制组。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很多,主要包括K 近邻匹配、卡尺匹配、卡尺内的K 近邻匹配、核匹配、局部线性回归匹配、样条匹配和马氏匹配。在方法选择上,目前尚无文献明确说明各方法特别适用的情况。陈强[48]研究认为,倾向评分匹配法的使用不依赖于具体方法,如果使用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相似,表明结果是稳健的。

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在政策效果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特定政策实施前后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的比较来评估政策实施的效果。

双重差分倾向评分匹配法是借助倾向评分匹配法为处理组选择合适的对照组,然后再对样本进行双重差分检验。因此,首先,借助倾向评分匹配法为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寻找对照组,同时构建二元虚拟处理变量,即实验组虚拟变量——海外投资(treated)和实验期虚拟变量——时期(period);其次,基于双重差分思想,分析企业参与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产生的实际影响。

因此,企业i参与海外投资前后出口质量的变化EQit可表示为:

但是,在现实情况下,E(Q0it|treated=1)是无法测量的。因此,本研究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为这类企业(处理组)寻找最相近的企业(控制组)。用同期“不参与海外投资企业出口质量的变化”代替“海外投资企业出口质量因其他因素而发生的变化”,即:

则EQit的表达式式(3)可以转化为:

最后,基于双重差分法将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视为处理组,将不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视为控制组,比较处理组企业和控制组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前后出口质量的变动。若处理组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后的出口质量明显高于控制组企业,则可认为海外投资促进了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

2.计量模型

基于上述方法,本研究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式(6)①中,qyquait为被解释变量,代表企业i在t年的出口质量,具体测算方法已在前文详细阐明。交互项treatedi×period t是核心解释变量(记为did),其系数β2反映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对其出口质量的影响程度。treatedi和period t分别为二元虚拟处理变量海外投资(实验组虚拟变量)和时期(实验期虚拟变量)。ctrl varit为本研究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资本密集度、人均产出、企业规模、是否国有资本控股、是否外资控股等五项指标。η1为时间固定效应,η2为地区固定效应,εit为误差项。关于地区固定效应,本研究根据企业所属地区的不同,分别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其中东部定义为0,中部定义为1,西部定义为2。

(三)变量解释

1.因变量

(1)出口质量测算

企业出口质量是本研究的因变量。目前,关于企业产品质量测算的方法主要包括四类[49]:一是利用出口产品的单价估计,一般认为产品单价越高,其质量越好,该方法在早期产品质量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在实际操作中简单易行但存在忽略产品及企业异质性等问题;二是通过制定产品的特征指标来衡量,即特定产品特征法,如用香槟评级结果估计各品牌香槟的质量[50]等,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尽可能接近真实地估计产品的质量,但劣势在于对产品和产品指标要求较高,且在不同的产品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而不具备广泛适用性;三是需求反推法,由科汉德沃(Khandelwal A K)等[51]提出,其原理在于从产品需求中剥离出产品价格的影响,进而能够得出产品质量因素,已经被学者们广泛接受并使用[16,26];四是供给需求测算法,由芬斯特拉(Feenstra R C)等[52]提出,该方法同时从供给市场和需求市场出发估计产品质量,其优势在于质量估计结果相对稳健但不适用于微观企业层面。综合考虑,本研究选用需求反推法来测算企业出口质量。

参照施炳展[16]、科汉德沃等[51]的方法,根据事后反推原理,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产品价格;二是产品质量。本研究选取的中国海关年度数据(2000—2012年)涵盖了特定企业的特定产品向某一特定目的地出口的产品数量与产品总价值,因而可对企业某一产品的质量进行测算。依照施炳展[16]的方法,本研究出口质量测算模型如下:

其中,lnquantityimtn为中国企业i在t年向m国出口n产品的数量的对数;lnpriceimtn为中国企业i在t年向m国出口n产品的单价的对数;λmt为中国企业产品出口的目标国—时间二维变量;εimtn为包含企业产品质量的残差项;qualityimtn为企业i在t年向m国出口n产品的质量;σ表示产品的替代弹性,本研究参考了博达(Broda C)等[43]计算出的各类产品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3 区分的替代弹性。

为便于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质量比较与整合,本研究参照施炳展[16]的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公式如下:

其中,r-qualityimtn为标准化后的产品质量,其取值范围介于0~1 之间;minimtn为所有企业在所有时期向所有目标国出口n产品的质量的最小值;maximtn为所有企业在所有时期向所有目标国出口n产品的质量的最大值。

考虑到本研究是从企业层面入手研究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影响的,因而需要对企业所有出口产品的质量进行整合。整合方法如下:

其中,qyquait为企业i在t年对外出口的总质量,valueimtn为企业i在t年向m国出口的n产品的质量,Ω为企业i向所有国家出口的所有产品的集合。

本研究选取中国海关数据库对企业出口质量进行测算。中国海关数据库由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是一个涵盖企业—产品—时间—目标进出口国的四维数据。根据需要,本研究选取企业出口的年度数据(2000—2012年),并将海关数据各年的行业划分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3 进行逐一对应,以实现与博达等[43]提出的产品替代弹性的匹配。最终根据前文计量模型计算得出每一个企业的出口质量。

(2)海外投资影响出口质量的典型事实

根据前文测算得到的企业出口质量,考察历年海外投资与出口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对参与海外投资企业和未参与海外投资企业出口质量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其出口质量集中分布在0.4~1之间,且每年的出口质量呈现出细微的逐年提升趋势;未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其出口质量呈现出更加广泛的分布区间0.1~1。换言之,相比于未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其质量分布区间范围更小且数值偏大。

对企业参与海外投资年限与出口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参与海外投资的时间越长,其出口质量越高;企业参与海外投资的时间越短,其产品质量分布区间越大。但是,随着企业海外投资时间的不断加长,其产品质量分布区间越来越小,且向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

综合前面对基本事实的分析,可以推测,企业参与海外投资极有可能促进其出口质量的提升。

2.控制变量

在前述计量模型中,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资本密集度、人均产出、企业规模、是否国有资本控股、是否外资控股等五项指标。其中,资本密集度用企业资本存量与从业人数的比值来衡量,现有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没有提供资本存量的详细数据,因此本研究借助永续盘存法对其进行估计[53];人均产出用工业总产值与从业人数的比值来衡量;企业规模用企业总资产来衡量;是否国有资本控股、是否外资(我国港澳台地区资本及外国资本)控股两个变量,根据企业实收资本情况和企业注册类型分别进行划分,是取1,否取0。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总样本估计

1.倾向评分匹配平衡性检验

倾向评分匹配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i设为处理组,借助匹配方法找到控制组企业j,并使企业i和企业j可测变量的取值尽可能相似。一般来讲,如果倾向评分匹配比较准确,则匹配变量在匹配后的处理组和控制组之间分布比较均匀。参照现有文献,本研究分别选取企业人均产出、资本密集度、企业规模、是否国有资产控股、是否外资控股等五个匹配指标作为匹配变量,并将K 近邻距离设定为1,进行最近邻一对四(1-4)匹配,共获得24 604个样本。

为检验匹配结果的合理性,本研究首先对倾向评分匹配结果进行必要的平衡性检验。表1显示了处理组和控制组匹配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在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后,所有匹配变量的标准化偏差均低于5%,所有协变量t值的绝对值均小于1.65,表明有理由不拒绝处理组(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与控制组(未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无系统差异的原假设。此外,根据图2,匹配后处理组与控制组的核密度分布也更加接近。因此,本研究有理由认为,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寻找的控制组有效,可用于进一步的检验分析。

2.估计结果

成功获得控制组后,本研究对总样本数据进行了双重差分检验。表2显示了海外投资对企业出口质量影响的基准检验结果。其中,列(1)为没有加入时间和地区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列(2)为只加入时间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列(3)为只加入地区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列(4)为同时考虑时间和地区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也是需要着重关注的内容。

表1 样本匹配前后处理组与控制组相关匹配指标比较

图2 核密度

本研究重点关注核心解释变量did的系数。根据表2中列(4)的估计结果,核心解释变量did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参与海外投资对企业出口质量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这既与借助非线性模型研究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的影响时得出的结论一致[25],也与借助出口产品单位价值衡量企业出口质量,进而对其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类似[13]。

3.稳健性检验

前文的基准回归已经表明,企业参与海外投资对其出口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验证上述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稳健性检验。

第一,改变倾向评分匹配距离及匹配方法。本研究分别使用最近邻一对二(1-2)、一对三(1-3)匹配法和马氏匹配法为海外投资企业寻找新的对照组,然后分别对其进行双重差分检验。回归结果参见表3。在表3中,尽管所有核心解释变量did的系数显著性水平存在差异,但均显著为正,与基准估计结果一致。

第二,改变出口质量测算维度。本研究还从国家维度入手衡量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并以我国对特定国家的投资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检验国家层面海外投资对我国出口质量产生的影响。估计结果参见表4。根据表4,改变出口质量测算维度后,回归系数仍然显著为正,说明变换测算维度后海外投资仍然能够促进出口质量的提升。

综上分析,变换匹配距离、匹配方法及衡量视角后,均得出了与基准回归相一致的结果。因此,本研究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前文的基准回归通过了本部分的稳健性检验。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参与海外投资能够有效促进其出口质量的提升。

表2 海外投资对企业出口质量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总样本)

表3 稳健性检验结果:变换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和最近邻匹配距离

4.机制检验

为更加深入地探讨海外投资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途径,本研究还要进行机制检验。具体主要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中间品进口质量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海外直接投资已被证实具有逆向技术溢出效应[28-32],那么逆向技术溢出是否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发生作用的有效途径,是机制检验的重点之一。关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衡量指标,一般采用企业生产率。而企业生产率的衡量方法有多种,考虑到部分中间测算指标缺失,本研究将用人均产出来衡量[54-55]。

第二,中间品进口质量。已有研究认为,企业进口的高质量中间品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企业出口产品的价值[38-40]。这也有可能是海外投资对企业出口质量产生作用的渠道。因此,本研究根据联合国提供的广义经济类别分类(BEC)代码,从中国海关数据库中提取中间品进口数据,并测算企业层面的中间品进口质量,以此进行相应的机制检验。

表5显示了相应的机制检验结果。其中,列(1)是关于中间品进口质量的机制检验,其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列(2)是关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机制检验,其系数也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列(3)是同时考虑中间品进口质量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机制检验,两者的系数仍然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海外投资对企业出口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提高企业中间品进口质量来实现的。

表4 稳健性检验结果:变换出口质量测算维度

表5 海外投资对企业出口质量影响的机制检验结果

(二)区分海外投资类型

中国企业投资并非千篇一律,不同类型的海外投资各有不同的特征。本研究将进一步区分企业海外投资类型,分别研究各类型海外投资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

1.海外投资类型划分

中国境外投资企业名录包含企业经营范围等信息,本研究将借助企业经营范围来区分企业海外投资类型,并根据关键词进行划分。具体来讲,当企业经营范围包含贸易、出口、进口、进出口、销售、市场、采购、营销等中英文词汇时,将之定义为商贸服务型海外投资;当企业经营范围包含生产、制造、价格、装配等中英文词汇时,将之定义为生产制造型海外投资;当企业经营范围包含开采、矿产、勘探、资源、能源、采选等中英文词汇时,将之定义为资源开发型海外投资。此外,如果企业海外投资涉及两种及以上类型,则将之定义为多元化投资。

2.估计结果

表6显示了不同投资类型海外投资对企业出口质量影响的估计结果。本研究重点关注核心解释变量did的系数。列(1)和列(4)的did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商贸服务型和多元化海外投资有利于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列(2)和列(3)的did系数均为正但不显著,意味着生产制造型和资源开发型海外投资不会对企业出口质量产生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尽管总体来看海外投资能够促进出口质量的提升,但具体到不同的海外投资类型,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有关:一是商贸服务型海外投资主要服务于进出口贸易,因而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重点在于帮助企业提升海外竞争力,而产品质量作为衡量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势必会受到这一类型海外投资的特别关注,故商贸服务型海外投资有利于出口[5],而出口质量的提升也是其重要的受益范围;二是生产制造型海外投资从其投资动机来看,主要是为了实现产品在海外的落地化生产,这类投资最终将替代出口,因而不会对企业内部出口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三是资源开发型海外投资的动机在于掌握国际重要战略资源,其主要目标在于服务企业及行业(乃至国家)的长远发展,与企业出口业务联系少,互动性差,因而不会对企业出口产生大的影响[4],故没有对企业出口质量产生显著影响也在情理之中;四是企业多元化投资意味着企业在海外经营范围的不断延展,会接受更多领域的管理经验及技术指导,可在帮助企业分散风险的同时,提高其资源利用水平,进而有利于出口质量的提升。

表6 海外投资对企业出口质量影响的估计结果(区分海外投资类型)

(三)区分出口产品类型

接下来,本研究还要按照类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进行拆分,分析海外投资对各类型出口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其存在异同的原因。

1.出口产品类型划分

本研究根据出口产品最终使用目的的不同,将之划分为资本货物、中间货物、消费品三大类。

中国海关数据库公布了企业出口产品代码、方式及目的地等微观信息,为产品类型划分提供了重要的测算指标。本研究将根据其提供的八位HS 编码,依据联合国提供的广义经济类别分类代码,对出口产品进行归类。广义经济类别分类最初是联合国为满足国际贸易数据统计的需要编撰的,主要对各主要广义经济类别商品进行归类,以方便后期的数据汇总。一方面,广义经济类别分类的每个分类都是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3的基本标题界定的,能够充分反映每一类产品的最终用途;另一方面,广义经济类别分类同时还依照三大基本货物类别(资本货物、中间货物、消费品)对每一标题项下的各亚类进行归类。由此,也就为本研究区分出口产品类型提供了重要的转换依据。

在具体转换方法上,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提供了广义经济类别分类代码与HS2012、HS2007、HS2002、HS1996 编码的转换表,同时根据联合国公布的广义经济类别分类,分别对中国海关数据库中的出口产品类型进行归类。根据广义经济类别分类,资本货物包括41、521两类代码;消费品包括112、122、522、61、62、63 六类代码;中间货物包括111、121、21、22、31、322、42、53 八类代码。由此,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分别划分为资本货物、中间货物、消费品三大类。

2.估计结果

表7分别显示了海外投资对资本货物、中间货物、消费品三大类产品出口质量产生的影响。

第一,列(1)反映了海外投资对消费品出口质量的影响。其核心解释变量did的系数为0.016,显著水平为1%,说明企业海外投资对消费品出口质量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是企业通过海外投资活动能够直接接触到东道国的终端消费者,并通过信息反馈渠道告知母公司,母公司会主动提升产品质量以更好地服务海外市场;二是企业通过海外经营活动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更多的市场信息,从而帮助母公司搭建高质量产品出口通道。

表7 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影响的估计结果(区分出口产品类型)

第二,列(2)反映了海外投资对中间货物出口质量的影响。其核心解释变量did的系数为0.007,显著水平为10%,低于消费品,说明企业海外投资对中间货物出口质量的提升也具有促进作用,但促进程度低于消费品。

第三,列(3)反映了海外投资对资本货物出口质量的影响。其核心解释变量did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说明企业海外投资对资本货物出口质量的影响不大。其原因可能在于,资本货物的特有属性(服务于其他产品生产)使得海外投资对其出口质量的影响作用在较长的传导环节中产生了过多的损失。

五、结论及建议

出口贸易对拉动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贸易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如何提升出口质量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而海外投资和出口贸易作为“走出去”战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间关系密切且相互作用,海外投资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出口贸易。基于此,本研究重点探究海外投资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以期更加全面地揭示出口质量提升的路径。具体来讲,本研究首先借助需求反推法对2000—2012年(不含201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质量进行了详细测算,然后在区分海外投资类型和出口产品种类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中国海外投资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制。

(一)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企业在参与海外投资过程中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中间品进口质量提升效应,能够间接刺激国内出口质量的提升。

第二,中国海外投资类型各异,经比较研究发现,相比于生产制造型和资源开发型海外投资,商贸服务型及多元化海外投资更有利于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这很可能是生产制造型和资源开发型海外投资与企业出口业务联系少、互动性差所导致的。

第三,本研究在区分出口产品种类后发现,相比于资本货物,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行为能够更好地促进消费品和中间货物出口质量的提升。其原因可能在于,资本货物的特有属性(服务于其他产品生产)使得海外投资对其出口质量的影响作用在较长的传导环节中产生了过多的损失。

(二)建议

综合上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发挥海外投资对贸易强国战略特别是出口质量的推动与配合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考虑到企业海外投资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生产效率及中间品质量,进而提高出口质量,鼓励参与出口的企业适当拓展海外投资业务。

第二,企业海外投资行为要尽可能与出口业务相关,只有如此,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的提升作用才会更加显著。

第三,简化海外投资与出口业务的联系环节。企业海外投资可以通过技术、产品等路径对出口质量产生影响,但在传导过程中往往会因一系列无法克服的因素导致信息传递出现误差。因此,为尽可能提高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的促进作用,企业海外投资与出口业务之间要尽量建立最直接的联系,如在企业间构建国际信息共享协会、在企业内部建立国际业务协同部门等。

注释:

①本研究未考虑滞后期。这一方面是因为,本研究已在当期研究中发现,海外投资对出口质量提升有影响,即使不考虑滞后期,也不会影响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考虑到数据设定问题,本研究仅包含两期样本数据(具体可参考变量period的定义),无法考虑滞后期。基于此,式(6)没有引入滞后项。

猜你喜欢

中间品出口产品
美国对华反倾销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以中间品进口为视角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结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中间品进口对出口增加值影响的文献述评
进口中间品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研究
给情绪找个出口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