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适婚男性婚姻挤压的文献综述
——基于知网数据库农村婚姻挤压的检索数据

2019-10-16兰千钧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124

新生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性别比文献婚姻

兰千钧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兰州 73012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由此而引发城乡二元社会发展差异进一步扩大。虽然,相比以前的农村社会,如今的农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和城市相比,农村的“优势”也只是给农村人民的一粒安慰剂。这样导致农村发展出现了很多结构性问题,影响了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领域就是婚姻家庭问题中的男性婚姻挤压问题。从埃里克森和马斯洛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婚姻需求是一个人一生必不可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将会引发严重的个人问题,以此影响社会。所以,本文基于知网数据库对于“农村婚姻挤压”的研究,提取其中与农村适婚男性的婚姻挤压有关的文献,做出科学有效的文献综述,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一、农村婚姻挤压文献的量化分析

通过知网数据库检索(截止19年5月)一共找到相关文献45篇,其中硕博论文22篇,期刊21篇,报纸2篇。从发表年限来看从2000年开始每年都有新的文章被发表,从引证文献的高峰来看集中在2017至2019年之间。因此农村婚姻挤压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并且引证文献高峰与乡村振兴战略时间重合,可以看出婚姻挤压对于乡村发展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检索的文献主题有婚姻挤压对于各种意愿的影响、婚姻机会、男女婚姻比较等,其中关于农村适婚男性婚姻挤压的文献共有16篇,本文基于以上文献做出以下内容分析。

二、文献内容分析

(一)农村男性婚姻挤压的表现

通过文献了解到,各学者对于农村婚姻挤压的阐述大致是对于婚姻挤压的定义。“婚配市场女性缺失,男性难以找到配偶,农村男性初婚年龄偏大与成婚过早现象并存。”【1】“由于婚姻市场供需失衡,即婚龄男女人口落差较大,导致的男性难以择偶,婚姻行为产生较大的变化。”【2】“婚姻挤压实际上就是适婚男女性别比的失衡,换言之,婚姻挤压现象是人口结构中性别比过大的外在表现。”【3】

因此对于农村男性婚姻挤压的表现可以总结为在农村社会环境下,由于婚姻市场女性绝对数量较少,而导致的男性无法在适婚年龄找到合适的婚姻伴侣。值得说明的是农村婚姻挤压并不是所谓的“光棍”,而主要表现为男性“结婚难”以及“非法结婚”的现象。本文所说的婚姻挤压还是客观存在的婚姻挤压。

(二)农村男性婚姻挤压的原因

1.人口性别比失衡

导致农村男性婚姻挤压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口性别比失衡,这已经成为该问题领域各学者公认的事实。下面各学者讨论了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具体原因:“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多年来持续而急速的收缩以及男孩偏好传统导致的出生性别比失调。”【4】“受男孩偏好生育文化的影响,农村夫妇更倾向于生养男孩,直接导致男女出生性别比失衡。”【5】由此可以看出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主要是传统男性偏好的思想导致的。

正是人口性别比失衡,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女性绝对数量相比男性而言要少很多,这就使得女性在婚姻市场中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利,这样本没有优势的农村男性就更难找到合适伴侣了。还有学者认为“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结婚困难的问题,但并非每个时代都有出生性别比失衡。有意思的是,近年来大龄未婚女青年增多的现象和性别比失调导致未婚男性增多的预期却似乎是彼此违背的。”【6】该观点的视角比较新颖,在现代男女虽各有所需,可还是会出现结婚难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择偶观念的变化

在择偶观念方面,研究的对象分为男性的择偶观念和女性的择偶观念。在女性择偶方面郑晓茹等指出“在受访的农业户口的农村女性中,仅有0.7%的女性愿意选择农民为结婚对象,这说明大部分农村女性已不愿意与农民结婚。”【7】其次是在男性择偶选择方面。“男性一般倾向选择与比自身条件差的女性作为配偶,而女性一般倾向于比自身条件好的男性作为配偶。”【8】

因此这样就会导致本就数量不多的女性,自己的择偶倾向还不是农村男性,这样的“一进一出”就会使得农村男性可供结婚的对象少之又少,而造成婚姻挤压。

3.婚姻市场的消费过高

“在婚姻市场和各地的习俗当中,都有提供彩礼的要求,结婚的成本是十分昂贵的。”【9】拿笔者身边的例子来说,在西南农村地区彩礼已经在8-10万之间,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十分沉重的负担。男女双方家庭在彩礼以及婚礼等资金方面很难达成一致,以此导致在有女性可供选择的时候,却又因为不能支付过高的婚姻成本,不能完成家庭的组建,女性被有支付能力的人娶走,而导致农村男性婚姻挤压的发生。

4.女性人口的向外流动

农村女性向外流动,也是造成农村男性婚姻挤压的重要原因。“婚龄女性绝对数量短缺,而且有一部分流向发达的城市。”【10】“农村女性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嫁入城市当作一种追求幸福的目的和手段。”【11】由此可以看出,女性人口的外流务工以及向上流动的择偶观使得农村男性选择女性的机会减少。

(三)农村男性婚姻挤压的影响

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发现婚姻挤压的影响主要是集中在对于男性个人发展的影响。李成华在对婚姻暴力的研究中指出“婚姻挤压对中国农村婚姻暴力的影响,表现为在婚姻挤压背景下完婚的男性,婚后家庭暴力现象发生的概率会增大。”【12】郭秋菊和沈义在对养老意愿的研究中指出“在面对未来养老压力时,客观存在的婚姻挤压现状比主观遭受婚姻挤压更能构成养老压力源,大龄未婚男性拥有的养老资源少于已婚男性,因此大龄未婚男性更容易采用消极的退行方式应对养老,即不为养老做任何准备。”【13】【14】勒小怡在对生育性别偏好的研究中指出“大部分曾经遭受婚姻挤压的群体为男性,他们作为男孩偏好所导致婚姻挤压的受害者,可能对男孩偏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更深刻的体会,其自身更不可能具有明显的男孩偏好。”【15】谢娅婷在对群体安全感的研究中指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群体的安全感最低,婚姻状况对个人的安全感具有显著影响。”【16】……

从上述影响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婚姻挤压对于农村男性群体的影响是十分复杂和严重的,他们承受着社会以及自身心理所带来的压力。但我们也发现对于婚姻挤压的影响研究只是针对微观层面的研究,即对于个人的影响。而对于社会影响也只是通过个人问题进而去影响社会,没有具体指出社会到底会有那些具体的不利影响。

三、研究结论

(一)研究不足

1.微观研究较多,宏观研究较少。通过上述的文献论述,我们发现关于农村男性婚姻挤压问题多是集中在基于人口学和社会学数据分析上的研究,即实证研究偏多,以此导致研究层次多以微观的个人影响为主,少有关于对于整个宏观社会影响的功能研究。其次就是对挤压现状的描述较多,缺少系统的研究方式范式。

2.具体可实施的办法经不住推敲。

通过文献我们发现,大多数学者在面对这一问题是都提出了运用年龄梯度差来解决婚姻挤压问题,即在本年龄梯度以外寻找配偶,但是通过数据我们发现性别比失衡发生在80年代以后的每个梯度,每个梯度都有性别比失衡的问题,因此这样的解决办法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其次还有提倡“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观念,“加大乡村发展力度”提高农村男性地位等措施,实施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囿于笔者的能力,也不能提出更多切实有效的建议。

(二)研究综述

通过对于农村男性婚姻挤压问题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知道农村男性婚姻挤压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男性群体的正常生产生活,以至于影响到整个农村社会的平稳运行。导致问题如此严重的原因并不只是上述几个原因引起的,更多的是结构性所带来的问题,要想好好解决此问题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个结构改变的阵痛期,更需关注男性的需求变化,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适婚男性的婚姻挤压问题。

通过文献分析,本文对于农村婚姻挤压提供的思路就是:人口性别比失衡是导致农村男性婚姻挤压的根本原因,婚姻挤压的程度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会不同,而婚姻挤压产生的最终结果就是男性“光棍”数量的增加,以此影响人口再生产,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如图1所示)

猜你喜欢

性别比文献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男生多?女生多?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七连降”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