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尖根管充填的研究进展
2019-10-15郑琼丹
郑琼丹
【摘要】临床上常用的根管充填方法有冷测压充填、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以及近年来越来越普及的单牙胶尖充填。本文通过总结单尖充填的特點及临床应用,对单尖充填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单尖;根管充填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230-02
根管充填是将彻底清理后的根管系统进行严密封闭,有效控制感染,防止细菌利用牙本质小管良好的缓冲作用、再度侵入根管消毒过程中机械和化学预备无法到达的区域内。那么,如果根管充填不够完善,细菌则有可能重新进入有效的空间诱发或继续维持或加重根尖周组织的炎症状态,最终导致根管治疗失败。因此,三维空间内的严密充填根管系统是保证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冷测压充填和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是目前临床上常规开展的充填方法,但这两种方法治疗步骤均相对繁琐,对医生的技术敏感性相对较高,近年来,有赖于口腔材料的不断更新,出现了与镍钛预备器相匹配的大锥度牙胶尖,根管封闭剂的性能也不断提高,单牙胶尖充填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中来。本文通过总结单尖充填的特点及临床应用,对单尖充填法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1 配合单尖充填法充填的根管封闭剂选择
目前临床上提倡配合单尖法使用的根管封闭剂均为生物陶瓷材料,市面上有各种形式的生物陶瓷,但其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均含有硅酸三钙、碳酸钙、氧化锆和氯化钙,这些材料与MTA最大的区别是其金属离子占比减少,尤其是改用锆离子替代MTA中用的氧化铋作为阻射剂。目前常用于单尖根管充填的封闭剂有EndoSequence BC、iRoot SP等,它们均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抑菌性、生物活性和封闭性[1]。硅酸钙颗粒极小、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及流动性,当以它为基质的生物陶瓷材料接触到液体时,会发生水化及沉淀反应生成羟基磷灰石沉淀,与根管壁形成化学粘接,同时还能沉淀于牙本质小管及侧副根管中,形成高质量的封闭界面,提高材料的抗脱位能力;同时,水化反应形成的强碱环境还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此外,相较于众多的传统糊剂而言,生物陶瓷类封闭剂在固化过程中不但不会出现收缩,反而还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膨胀,且不被溶解。因此,这一系列的特性让生物陶瓷类材料为单尖充填的3D根管充填带来可能性,使单尖充填技术成为根管充填的新主张。
2 操作技术敏感性小
得益于生物陶瓷类封闭剂的固化膨胀及亲水特性,使得单尖充填法颠覆了传统过去的根管充填理念,牙胶尖就不在需要占有尽可能多的根管空间,而是让牙胶尖成为类似活塞的作用,使之产生液压,进而使得根管糊剂能够更多的进入牙本质小管及一些不规则区域内,避免牙胶的固有局限。该方法在镍钛器械预备完根管后,只需要选择与最后一根预备锉相匹配的牙胶尖,确保牙胶尖能够到达根管工作长度且有回拉阻力感,然后往根管内注入生物陶瓷类封闭剂,再次插入选择好的匹配牙胶尖即可完成操作[2]。它不需要像冷侧压充填法一样反复多次的插入大量辅尖,也不需要像热垂直加压充填法一样需要烫断根管中上段牙胶尖再回填热溶牙胶。单尖充填法整个过程操作简单省时,临床效率明显提高,大大缩短患者张口的诊疗时间,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几率。且对于临床实习医生、全科医生或者牙体牙髓专科医生都可以很快很好的掌握,明显降低技术敏感性。
3 有效降低根折的发生概率
由于牙齿冠部的龋坏和开髓造成的牙体组织缺损、根管预备对根管壁的切削、根管充填对根管内部的施压等等因素,经过根管治疗的牙齿其抗折性能远远降低,会更容易出现牙根微裂或牙根纵折,发生根管治疗严重的并发症,最终不得不拔除牙齿。有研究结果表明单尖充填法对裂纹的扩大和根折的发生没有明显影响。单尖充填根管时对根管侧壁的压力较小,没有产生楔力或垂直方向的力,而冷牙胶的侧方加压和热牙胶的垂直加压对根管壁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单尖法充填根管可有效的降低术后发生根折的可能。
4 能否与热压充填联合使用
在口腔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根管充填时,我们能够看到生物陶瓷类糊剂在牙胶尖的液压作用下会向根管壁贴合,而当使用热牙胶加压时,糊剂的形状会变得粘稠、易成团。有学者研究认为生物陶瓷类糊剂配合单尖法充填其粘接强度最高,而与连续波热充填联合使用时,其粘结强度最低,这可能与烫断过程中有部分糊剂被带出有关,而与温度改变无关,温度并不会改变糊剂的理化性能。因此,对于粗大或者扁根管及C型根管等,由于牙胶尖在根管上段的液压作用减弱,封闭剂固化后容易出现封闭层断裂,可考虑配合使用最低温度(约100oC)的热压技术,且仅烫断至根管中段,最大可能的降低对糊剂的影响。而对于锥度较小、规则或者根管弯曲度大于25°的根管,可考虑使用单尖充填技术,研究表明这些情况下单尖法的封闭性与热压充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中医生需要根管根管形态选择合适的充填方法。
综上所述,单尖充填较传统的冷侧压充填和热牙胶充填而言,有其明显的优势及可预见的临床应用前景,但长期的临床疗效尚需要更长的时间验证和更多的循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龙蔚琳,李琛,蒋宏伟.单尖充填及即刻桩道预备的研究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7,11(5):302-305.
[2] 薛明,王芬,武金明, 等.iRoot SP用于单尖充填技术根尖封闭性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7(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