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干预效果的研究

2019-10-15付传芳余淑红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运动功能延续护理脑卒中

付传芳 余淑红

【摘  要】目的:探讨以社区延续护理为主的家庭照顾为辅的护理模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康复出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常规家庭照顾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定期实施社区延续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Barther指数、MBI评分分别于出院后1周、1月、3月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患者3次的Barther指数、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运动功能;延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119-02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情况,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中国人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伴随着脑卒中人口的逐年增多,高龄化趋势加重,对于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康复锻炼,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后康复出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0例,纳入标准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1],经CT或MRI证实为脑出血/脑梗死初发,年龄在≥65岁,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延续护理入组选择,将自愿参与延续护理,愿意配合延续护理工作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不愿意配合延续护理工作纳入对照组,要求患者出院后,坚持家庭照顾为主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并嘱其随诊。观察组除给予家庭照顾护理外,实行延续护理干预,即由护理小组,按社区地段划分责任组,在患者出院前建立健康档案,实行每周1次的一对一、面对面综合护理干预。

1.2.2 健康行为矫正:以阶段性改变模式为指导,加强老年脑卒中康复患者行为改变,使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复发。方法:以阶段性改变模式为指导,与患者及家属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目标计划,并监督实施,每日电话随访,及时评价,如行为改变达到目标要求则制定新目标;如目标未实现则修改目标,再实施、再评价。并与患者保持联系,促使其形成并坚持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

1.2.3运动功能康复 ①康复训练的顺序:以床上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语言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为主。②良姿位保持:患者每日进行康复治疗训练三次,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抗痉挛的良好体位。上肢保持伸展肘关节,背屈腕关节;使肩关节屈曲约90°。③床上训练:在床上患者自行进行翻山训练,自由起坐,使得患者的髋、膝、肩、踝等关节得到训练,随后行三级平衡训练,重点训练重心向患侧移位。

1.2.4心理疏导:老年脑卒中患者患病后主要为慌乱、不知所措,无法正视和接受瘫痪的身体,担心遗留后遗症,情绪不稳定,此时,一般采取鼓励安慰的支持疗法,尽快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必要时也借助镇静类药物。

1.2.5评定标准:Barther指数和MBI评定时间均为干預前、干预后1周、1月、3月;①Barther指数是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是康复医学的特色及常用的量表之一。用来评估患者的10项基础生活自理能力[2],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强。60分以上为轻度缺损;40-60分为中度缺损;40分以下为重度缺损;②MBI量表总分为100分,分数多少,可反映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缺陷的程度:0~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25~45分为严重功能缺陷,50~70分为中度功能缺陷,75~9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100分为ADL自[3]。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Barther指数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Fug1-Meyer指数比较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4]。脑卒中患者中多数是老年患者,如何减轻脑卒中所致的残疾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使之回归家庭或重返社会是康复工作者在疾病早期就应关注的问题[5]。就当前我们国家的医疗卫生情况而言,老年脑卒中疾病的致残概率相对较高,并且其伴随的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以及致残率极高,因此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提高其研究力度和临床治疗工作质量,以此来降低老年脑卒中对患者的威胁程度。脑卒中疾病对老年患者的影响较深远,而且威胁性较强,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重视老年脑卒中疾病康复治疗工作的开展,提高康复训练工作的有效性,以此来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如此才能够更好的提升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工作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魏艳芝.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医药,2015,23(5):286-287.

[2]      徐丽丽.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2016,16(8):262-263.

[3]      阿依夏木古丽·沙得尔,李洪燕,杨韵歆.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2016,8(6)219-220.

[4]      陈颖慧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6):140-141.

[5]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医药卫生,2018,10(2):262-263.

猜你喜欢

运动功能延续护理脑卒中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