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措析

2019-10-15李虎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临床效果影响因素

李虎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06月~2019年03月收治的100例临床微生物检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质量应对措施;比照组(50例):选择常规措施进行干预;实验组(50例):选择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就最终检测质量差异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临床微生物检验患者质量评分高于比照组明显(P<0.05);实验组临床微生物检验患者差错发生率(2.00%)低于比照组(34.00%)明显(P<0.05)。结论:临床对患者在实施微生物检验期间,就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后,对应完成改进措施的制定与应用,对于检验质量的提升以及差错发生率的降低可获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应对措施;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8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2-091-01

临床微生物作为重要学科之一,其主要涵盖细菌学、真菌学以及病毒学几方面,于临床相关疾病诊断与防治中获得广泛应用。通过临床微生物检验的顺利开展,对于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的全面提升均可发挥明显作用,但是因为系列因素作用,往往使得微生物检验质量受到对应影响,对此针对性进行改进措施的研究与应用,以将检验质量显著提升意义显著[1]。本次研究将针对临床微生物检验患者探究对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系列因素,并对应完成干预措施的创建与应用,以对检验质量的提升,显著促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06月~2019年03月收治的100例临床微生物检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质量应对措施;比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2岁~79岁,平均年龄为(42.39±2.53)岁;实验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3岁~81岁,平均年龄为(42.42±2.59)岁;观察对比两组临床微生物检验患者的性别、年龄,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收治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患者经过分组并准备进行质量应对干预期间,比照组:主要就微生物检验细节以及注意事项等充分明确并注意,未给予针对性干预;实验组具体为:①在对患者开展临床诊疗工作期间,需要就微生物检验开展目的以及具体参考依据进行充分明确,保证在对患者开展微生物检验工作期间,可以将同诊断工作以及治疗工作的开展进行充分结合。此外,对于微生物检验而言,其包括诸多项目,并且对应的检验作用存在差异性,所以具体开展检验工作前,就检验目的进行充分明确意义显著[2];②在进行微生物检验期间,对于制定的操作标准需要认真执行,尤其体现为标本采集以及标本运动等方面;③针对检验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定期培训工作,以将其工作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显著提升,并且对于奖罚制度需要认真制定,以使得检验人员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明显提升,进而确保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获得显著提升,对医师需要数据提供的准确性做出保证[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临床微生物检验患者质量评分以及差错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临床微生物检验患者的检验结果,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质量评分)、计数资料(差错发生率)各以x±s、n(%)表示,各行t检验、X2检验,结果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临床微生物检验患者质量评分高于比照组明显(P<0.05),见表1。

2.2 差错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临床微生物检验患者差错发生率(2.00%)低于比照组(34.00%)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存在诸多因素会对微生物检验质量产生影响,具体为:①微生物标本采集有误:针对患者在采集检验标本期间,对于系列采集标准未严格执行,从而因为采集失误的出现,而无法对微生物检验质量作出保证[4];②检验工作人员能力有限:临床微生物检验患者在接受干预期间,因为操作人员自身水平有限,所以对于呈现出的生化反应无法做出准确判定,从而无法对检验质量作出保证;③标本运送以及处理失误:针对采集标本在进行运送以及处理期间,对于规章制度未认真履行,进而无法对检验质量作出保证;④培养基选择错误:未认真选择对应的培养基展开微生物培养,从而无法对检验质量作出保证[5]。

针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系列影响因素加以明确后,需要对应进行针对性改进策略的研究,对于系列制度加以充分完善,对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并且将其工作态度充分端正,最终保证在进行微生物检验期间,能够将自身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对于系列影响因素可以充分避免,从而使得微生物检验质量显著提升。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临床微生物检验患者质量评分高于比照组明显;实验组临床微生物检验患者差错发生率(2.00%)低于比照组(34.00%)明显,进一步说明针对性应对措施的创建以及应用可行性。

综上所述,临床对患者在实施微生物检验期间,就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后,对应完成改进措施的制定与应用,对于检验质量的提升以及差错发生率的降低可获得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石冲冲.微生物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04):384-387.

[2] 李金丽.微生物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及对标本阳性率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7,35(03):269-271.

[3] 刘卫永.有效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针对性对策[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0):151-152.

[4] 周敏,謝梅,周筱琳.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8):70-72.

[5] 闫玉玲.探讨提高微生物检验精度的相关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292.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临床效果影响因素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