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中促进学生量感的形成
2019-10-15吕琴
吕琴
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一般有两个直观的教学目标:建立计量单位的观念;运用进率进行化聚。实际教学中大部分 教师认为这一内容比较简单,只要让学生看一看、估一估、掂一掂就能掌握了,而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单位换算上,这样一来没有根基的搭建,很容易在后期轰然倒塌。这样的教学设计老师教的“累”而“低效”,学生学的“烦”而“无趣”。如何解除这样的尴尬?“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一个学生学习数学,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能力和定量刻画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具体地说,在小学数学计量单位的学习过程中,它的教学目标除了掌握众多的计量单位及其关系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在思维上形成“定量刻画”的能力。我认为可以借助具体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
下面就《毫升与升的认识》这节课,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教学设计
(一)问题引入,操作探究
1.10毫升1瓶的眼药水,如果每个学生要滴4滴眼药水,50人一个班,需要带几瓶眼药水?
(1)学生猜测(生1:20瓶;生2:50瓶)
(2)介绍操作工具:大量筒(1000mL)、小量筒(5mL)、水、滴管。
(3)第一次操作(学生的操作不规范,有的用力过大,有的将量筒拿在手上读数)
(4)小组交流汇报,确定解决办法(要测量1毫升有几滴),教师演示规范的操作方法。
(5)第二次操作(学生测量的滴数明显接近)
(6)取全部小组测量滴数的平均值,结果大约22滴,计算出只需要带1瓶。
学生的高效学习必须建立在其积极主动的心态之上,在课堂的一开始提出“要带几瓶眼药水”这个问题,原因在于:1、四年级的学生每周要去游泳,游好以后要滴眼药水,这个问题是贴近学生实际,并且有实际意义的。2、操作教学的基本要素就是任务驱动,学生在刚开始猜的时候认为要带20瓶,甚至50瓶,可见其头脑中是没有毫升这个概念的,部分学生在第一次操作的时候去测量4滴有几毫升,显然由于量太少这个办法是不可行的,通过反复的操作,最终得出结论要测量1毫升有几滴。3、帮助学生认识到操作的科学性,教师引导学生要规范地操作操作仪器,同时为了降低操作结果的差异,取了所有小组的滴数的平均值,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感受到操作是具有科学价值的。
(二)建立参照物,合理估测
1.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未成年人平均每天应喝1400mL左右的水,如果用一个一次性杯子(大约300mL)来盛水的话,大约要喝几杯?
(1)学生猜测(生1:8杯;生2:5杯)
(2)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生:求出这个杯子能装多少水)
(3)估测这个杯子的容量(生1:50毫升;生2:500毫升;生3:750毫升)
(4)利用仪器测量(学生上台演示,测得结果300毫升)
2.出示实物:大盒装牛奶、口服液、养乐多、矿泉水、小盒装牛奶。(瓶身上的容量用标签遮掉。)
(1)下列容器,哪些容器的容量接近10毫升,哪些接近100毫升。(生1:口服液的容量接近10毫升,因为它的大小和刚刚测量的眼药水差不多。 生2:小盒装牛奶和刚才测量的一次性水杯差不多大,所以它的容量大约是100毫升。生3:你说的不对,一次性水杯的容量是300毫升,养乐多的大小大约是一次性水杯的三分之一,所以它的容量才是100毫升。
(2)揭开标签,口服液10毫升,养乐多100毫升。估一估其他容器的容量。(生1:矿泉水的大小差不多是小盒装牛奶的2倍,所以它的应该是600毫升左右。生2:2瓶矿泉水大约就是一大盒牛奶,所以大盒牛奶的容量大约是1000毫升)
3.在估测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容器的大小、形状、厚度等合理选择参照物。
量是抽象的概念,即使是对于成年人而言,要准确的估测也是比较难的,但我们可以让学生估的准一些。在第一次估测一次性水杯的容量时,学生估测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差很大,这很正常,从思维上来看这是在“无中生有”;在引导学生找到10毫升和100毫升以后,再来估牛奶、矿泉水容量的时候学生就估得比较准确,因为这时他们的思维是“由此及彼”。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寻找“参照物”的概念,在方法上给予有效的引导。
总之,数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笛卡儿说:“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他知识工具的源泉,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和数学有关。”小学数学教学中量感的形成必須在教学中进行螺旋式地深入和巩固,它对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究,积累丰富的“量”的活动经验,有效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并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现数学学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