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为教学方法提供理性支撑
2019-10-15邓晓洪
邓晓洪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课堂的技术,它以量化的数据加深了对课堂教学的描述和认识,为我们的教学研究提供了理性的凭据。
课堂上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我们观察,学生的注意力随着学习的深入在快速降低,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观察的情况来看,除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外,学生的学习习惯、个性品质也值得我们关注。
座位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吗?用课堂观察技术听课时,我们发现有些位置的学生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在上课时,他们乐于与教师交流,而有些角落教师难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就更自由,自觉性差的则更容易开小差。从前面的例子中,我们深思着:学生的座位会影响个体的学习效果,甚至全班的教学效果吗?
一、现状分析——座位和教师的关系
带着以上的疑问,我们有意识地观察了课堂上教师的视角和关注范围。下面从我县常见的几种机房布局谈起。
机房甲——岛式布局
从我县情况来看,只要机房面积足够,多采用岛式布局。这种布局利于开展小组协作式学习,学生组内交流便利。然而在数次观察中,我们发现图中标有“×”的小组课堂学习效率较差,究其原因,我们从教师巡视时的行走路线和扇形的视角发现了问题——他们在教师的关注范围边缘,甚至是范围外,容易被忽视。
机房乙——巷道式布局:
机房丙——秧田式布局
这两种布局较为传统,为大多数面积不够大的学校采用。布局利于教师行走,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巡视到每一个学生,但往往时间不够。
在观课时,我们发现,前面的学生容易受到关注,后面的学生机会就会少一些,而且由于距离远,后面的学生听课效率也要低得多。这可从我们的一次研究课中看出一些问题:
一是课堂交流中的不平等现象。这次授课班级为48人,师生公开交流46次。单从数量上看我们可以乐观地想,教师照顾了绝大多数学生,仅有两个学生由于时间关系未能顾及。可事实真是如此吗?从观课的情况来看,我们发现46次交流,仅是21位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不及学生的半数,而更有意思的是,这21位学生也不是均衡的,有两位学生“抢”到了4次,荣获冠军,有10位学生只得到1次机会,其余各人2——3次不等。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课堂交流中的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学生在争夺教师的关注!从课堂学生举手情况来看,本次授课面对三年级学生,学生活泼好表现,每次讨论时举手争取回答的面都在80%以上。两位抢答冠军是班上的活跃分子,学习积极主动,答题准确、智慧,深受授课教师的喜爱,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他们所在位置恰好是教师正视前方,容易引起教师注意。而位置较偏的活跃分子,虽然也通过高举的小手、焦急的“嗯!嗯!”提示声,引起了教师的关注,但获得发言的机会远远少于优势位置的学生。
三是角落里的学生在干什么?这次研究课还有个现象不容忽视,这是岛式布局的机房,如前所述我们发现一组和五组在本次上课中被教师完全忽略:没有巡视,没有提问,下课后教师对这两组学生的学习状况毫无印象。
如前所述,一、五、六组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当天学生是按指定位置坐的,一些有意思的现象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一组是两位温顺听话的女孩,课堂上他们一次也不举手,但认真听讲,互相协作完成作业,学习效果不错,可惜授课教师没有发现她们,其实她们漂亮的作业都可以作为典范。我们推测她们被忽视的原因是:因为温顺。,她们很认真地执行了学习任务,但却羞于表达,没有争取教师的关注。
五组是两位调皮的男生,课堂上他们也一次不举手,喜欢埋着头捣鼓自己的电脑,偶尔听听老师在说什么,也很少进行组内交流,作业参差不齐,学习郊果不好。我们推测他们被忽视的原因是:因为不想引起教师的注意,他们就选择了最远的位置坐下,这也是教师的盲点;因为没有执行教师的任务,就更不希望教师的关注,而特意隐藏自己。
六组也是两位男生,他们是课堂上的活跃分子,积极举手,努力争取回答问题,这一组虽在不利位置,但积极主动,又团结合作,两位学生都争取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巡视时也就特别关注他们。
从课堂事例来看:一组虽沒有得到教师的关注,却不影响学习目标的达成;五组被教师忽略了,就不参与学习活动,不利于该组的发展;六组虽位置不利,但勇于争取,学习效果很不错。由此,我们初步得出结论:把弱势和自控力较弱的学生摆在显要位置,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整体效益。
二、实践探索——教师和学生的秘密
均衡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现代课堂如何做到以生为本,我们可以从座位安排上来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秘密。
1.尊重习惯,安排座位
从观察中我们发现,学生自主组合的小组更利于沟通和交流,这样小组互助也能顺利实施。因此,在安排学生座位时,我首先采取了自愿组团的形式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并根据各组学生的性格特征安排小组的位置,总体来说是:弱势的、调皮的放在老师的正视前方,以利于随时掌控;温顺、听话的可以放在较偏的位置,利于带动周围的学生;活泼、积极的可以放在最差的位置,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引起教师的注意。
2.遵循规律,协调座位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遵循均衡教育的教育理念,我们不仅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上关注学生发展需求,更要注意儿童性格特征对学习的影响,因此随时根据学习内容需要,将活跃分子协调到内向的学生群体内,将调皮的孩子安排在严格守纪的小组里,都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的改革,而教学的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看似简单的座位里,暗藏着师生交流的秘密。认真对待儿童个性特征,审视自我教学风格和视觉习惯,面向全体的教学才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