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百崖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
2019-10-15杨开太叶明琴
吴 越,杨开太,叶明琴,唐 庆
(1.广西大学都市农业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4; 2.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1)
2015年初,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坚定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方向,不断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加快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步伐,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创建“广西现代特色林业(核心) 示范区”。其中武宣百崖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属于创建的县级示范区之一,本示范区的特色产业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依托示范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将百崖大峡谷旅游风景区和周边森林人家和农家乐旅游点等资源整合,打造来宾市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广西生态文化与乡村旅游水平。本文主要从该示范区的发展战略、路径、模式和主要建设内容和发展规划方面阐述如何更快地实现“搭建平台、促进共享、提升价值、生态富民”之目标。
1 生态文化旅游的内涵及其特点
国内外生态旅游(Ecotourism)、文化旅游(Cultural tourism)的研究分别经历了将近40 a、50 a的历程。然而,在旅游开发实践中,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经常是充分融合的[1]。生态旅游的思想“雏形”是1965年赫特泽(Hetzer)提出的“生态性旅游”[2],其后正式把生态旅游作为独立术语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áin)强调生态旅游的区域是自然区域[3]。直到Lsclarin于1987年首次给出较为完整的定义:去往相对原始(Unidstubred)的地区或未被污染(lncontaminated)的自然区域的旅行活动,其目的是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文化遗迹[4]。在全球范围内,文化旅游已成为寻求文化享受和民间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中国,为了引导人们对文化品位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珍惜呵护,许多地区把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休闲度假的旅游方式[5]。生态文化旅游是以游客的生态文化体验需求为基础,重视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兼具生态与文化特色,满足游客的生态享受和文化体验的综合需求,从而提升旅游综合效益的一种旅游形式。生态文化旅游不是简单地将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相加,更强调3个特点:资源双重性与融合性,兼具生态性和文化性;体验性强,强调生态享受与文化体验结合;系统性,强调生态持续性和文化体验性[6]。
2 示范区的优势条件
2.1 区位条件
示范区位于武宣县东面东乡镇,两边为大瑶山余脉形成的大峡谷,沿662县道依次分布,美丽的东乡河顺势蜿蜒而过,山水相傍,景色壮美;项目区北部为国家AAA级风景区——百崖大峡谷风景区,南部为全国生态文明村——下莲塘村,近邻东乡镇,即将动工兴建的至武宣百崖大峡谷公路将会大大提升示范区的区位优势,北接象州金秀,南连武宣桂平,地理区位优势日趋明显。
2.2 自然条件
在地质地貌上示范区所在位置为峡谷地带,气候方面示范区所在的武宣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上,属南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849.9 h,年日照率为39%,年均气温21.2 ℃,年均降水量1291.7 mm,光热丰富,雨量充沛;冬温较高,偶有霜雪。示范区植被丰富,景区植被属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有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茶科(The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灰木科(Symplocaceae)等亚热带树种。此外还有属热带林的桑科(Moraceae)、棕榈科(Palmae)、山茱萸科(Cornaceae)的树种,在深沟的局部,还有一定热带雨林沟谷特色的林分。景区内主要植被有属国家一类保护的珍贵植物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C.W.Chi)、圆籽荷(ApterospermaoblataChang)、树蕨(Alsophilaspinulosa(Wall.ex Hook.) R.M.Tryon);二类保护植物有紫荆木(Madhucapasquieri(Dubard) Lam.)、香花木(Micheliaodora(Chun)Noot.et B.L.Chen)、格木(ErythrophleumfordiiOliv);三类保护植物有广东五针松(PinuskwangtungensisChun ex Tsiang)、任豆(ZeniainsignisChun)、竹柏(Podocarpusnagi(Thunb.) Zoll.et Mor ex Zoll)等。同时景区内珍禽异兽非常丰富,且有很多丰富珍贵的鱼类品种。
2.3 产业条件
武宣县2017年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21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7.7%,社会经济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同样武宣县旅游经济近年来持续增长,2017年接待游客302.4万人次,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29.45%,旅游总收入24.1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40.5%。
3 示范区发展战略、定位及其模式
3.1 示范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
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生态文化、特色突出,示范带动、集群发展,产业创新、因地制宜,保护环境、生态文明,统筹全局原则,分期实施原则七大项为基本发展原则。示范区以心带点、以线带面,主业带动、产业融合,科技引领、智慧旅游,五化理念、森林旅游四大重点作为发展战略。具体以百崖大峡谷景区为核心,带动拓展支撑区、辐射带动区各景区景点的建设,突出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的特色,以森林生态文化理念引领示范区其他产业的建设,包括示范区的农业生产所形成乡村旅游、农业休闲等,将其有机地融合到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的建设中,形成多业态发展模式。
3.2 示范区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定位
示范区产业定位围绕示范区林业特点、地域特点和资源特点,形成以森林生态文化旅游为品牌,围绕森林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和相关产业的横向融合,创新“森林联合旅游保育、文化联姻森林做大、生态围绕文化提升、乡村结合生态做靓、旅游延伸乡村发展、信息改变旅游方式”的产业融合模式,实现林业增效和林农增收,促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则围绕生态文化教育、森林旅游、森林生态服务、科学技术推广4项功能,具体通过充分发挥百崖大峡谷风景区生态文化教育主战场的作用,加大环境教育型生态旅游开发的力度,以寓教于游的形式把现代林业知识向社会大范围传播;同时完善景区生态文化旅游产品,释放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大力推广森林生态文化建设,辐射到周边乡村社区,带动乡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建设,积极开展智慧生态文化旅游建设,带动广西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的建设发展。
3.3 示范区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旅游产业融合本质上是一种产业创新,融合扩大了旅游产业的范围,提高了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素质[7]。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而生态文明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8]。结合武宣百崖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资源条件及开发实践,指出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应从“森林生态景区”、“生态文化社区”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途径来实现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3.3.1 森林生态景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结合各景区的具体情况及旅游市场需求,通过“森林生态+文化教育、森林生态+休闲娱乐、森林生态+养生保健、森林生态+康体运动、森林生态+特色度假”的模式形成景区开发主题特色化,同时将森林生态景观化、游览项目康体化、科普内容趣味化、基础设施生态化、旅游项目休闲化、建筑空间特色化等理念融入到森林景区产品创新中,实现旅游产品创新。
3.3.2 生态文化社区旅游融合发展 在生态文化社区方面,当前旅游已成为大众的生活方式,相对于传统大众旅游者,生态旅游者具有生态意识[9],以森林生态旅游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提升村民的生活环境,同时营造良好的森林和乡村居住环境,以此吸引游客。示范区的建设可将生态文化建设延伸至黄田镇新村、路花村等,通过生态文化意识的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营造良好的乡村生态氛围;继而以休闲、娱乐、游览、观光、度假、疗养、人居等为发展主题,建设既适合旅游者长期休闲度假,又使当地人们的居住可持续发展的休闲社区;通过森林景区、宜居的生态文化社区等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示范区绿色发展。
3.3.3 生态农业旅游融合发展 扶持引导示范区内的村屯开展乡村旅游建设,以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求知、复合等形式为主,积极引入“乡村农庄经济”的经营理念。
3.4 建设重点
3.4.1 一区 百崖大峡谷景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基础优良,以示范区的建设为契机,以融入生态文化内涵为重点,通过生态文化游览线路、生态文化博物场所 、生态文化解说系统的建设以及生态文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成百崖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文化特色。同时通过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化休闲、生态文化度假、生态文化运动及森林生态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形成广西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的示范体系,达到区内其它森林景区可学习、可复制的作用(图1)。
图1 “一带一路”建设重点示范图
3.4.2 一带 S323和县道662公路发展带是通往百崖大峡谷景区的主要通道,通过绿道建设和林相景观改造,使其成为百崖大峡谷景区的形象门户景观,成为串联百崖大峡谷景区、北山庙、萧朝贵故居、将军第、刘炳宇庄园、下莲塘生态文化名村、桂中第一支部、陈家九位将军祠堂、东乡河、洪秀全称王旧址、双龙盛柿三星级农业示范区、三里镇灵湖、三里镇兄弟进士等景(示范)点的风景观光纽带,成为示范区的观光休闲长廊,带动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图1)。
4 示范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主要建设内容、发展规划
4.1 示范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主要建设内容
在示范区建设思路方面,根据《武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0]提出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业,打造以生态乡村旅游为基础,庄园文化为特色;以峡谷观光探险、特色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新型产业体系。以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绿色生态行为”经营“绿色生态生活”为理念、以打造产品为主题,因地制宜,融入自然,和谐共生。
特色新建主要内容为森林生态文化教育类产品,代表性的项目有低空观光、峡谷游览、亲子旅游产品、百崖探秘4大新建项目,这4大新建项目以百崖大峡谷幽美的峡谷景观、瀑布景观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依托,根据峡谷的地形特征及景观特点,构建完善的观光游览设施,创新游览方式,开展多样化的观光游览活动,让游客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不同层次深入领略百崖大峡谷的神奇幽美。开发上采用强弱结合的方式,峡谷内部和高达水库采用保护性开发,丰富必要游览设施和游憩项目,将生态观光与生态文化教育体验相结合。
节点提升建设主要内容为森林生态文化休闲产品,代表性的项目有碧湖、大兰冲原始森林片区这2大项目。主要建设方式为依托百崖大峡谷的旅游开发,利用景区西面良好的山地生态资源以及规划修建的碧湖,加强对该区域的生态恢复与保护,以生态观光、休闲养生等为主要功能,开发参与性、体验性强的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和项目,丰富景区的旅游项目和活动。
产品完善主要内容为森林生态文化度假产品,代表性的项目有百崖养生谷、生态保育林这2大项目。主要依托太平天国西王肖朝贵与百崖大峡谷的历史渊源、武宣当地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地理地质文化,通过建设一系列的文化展示、体验设施,开展文化表演活动等发展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增强景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强对森林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持百崖大侠谷景区的环境质量,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2 示范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景观系统规划
4.2.1 “一区”——百崖大峡谷风景区 风景区天然植被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风景区内核心区植被保护较好,但外围大部分原生植被遭到破坏。现有植被除局部边缘地段保存有原生阔叶林外,大多为速生桉和人工杉木、马尾松林,人工植被结构简单,林冠层次平直、单调,景观效果上色彩、季相变化不明显。因此在保留乡土阔叶树种的前提下,采用间伐或团状皆伐等方式进行林内穴状套种改造,四周清除杂灌,植物造景突出气势;采用自然式配置和成片造景相结合的手法,适当点缀花卉和造型植物;色彩上强调整体感和大色块的视觉效果,丰富植物的天际线和外围景观,突出四季不同的季相景观和色彩斑块,构成野趣幽深的自然空间,呈现 “自然、野趣、宁静、粗犷”为特色的森林景观。
4.2.2 “一带”——沿二级公路发展带 “一带”为贯穿示范区的风景观光纽带,也是示范区对外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公路两侧选用乡土树种形成绿树成廊、夹道迎宾的景观效果;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山体采用乡土树种进行林相改造,植物选择及配置考虑审美和防护2大功能,乔、灌、草结合,突出季相和层次的变化,构筑一个多元空间的绿色视野,形成核心示范区的绿色生态景观廊道。
4.3 智慧生态文化旅游建设是规划亮点
图2 智慧生态文化建设模式详图
通过对示范区的智慧旅游规划和建设(图2),达到该区域协调共进发展。在智慧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示范区的智慧风景区发展,这就需要人力资源、旅游行业法规政策、虚拟智能技术、综合运营服务等方面都提供智慧旅游城镇发展支撑体系。通过对示范区进行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能城市能源管理、智能生态环境管理、智能应急设施管理等措施,提升区域的管理水平,拉动区域的智能发展水平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11]。
4.4 拓展辐射区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规划
“一区一带多点”的建设为示范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和发展平台,各乡村挖掘自身的特色,借助示范区建设和乡村扶贫旅游建设,大力推动农家乐、农业新村、民俗村寨、生态村屯、农业园区以及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休闲度假村屯等多主题、多类型、多业态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在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旅游要素上体现地方乡土特色,展示本土文化内涵,通过观光、休闲、度假、求知等多种旅游形式拓展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形式。在文化旅游引导上,通过三里镇、东乡镇这2个颇具有文化底蕴的小乡村,依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们了解武宣特色庄园文化与乡土民俗文化,同时积极保护仅存的遗址遗迹,着力开发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突出当地的名人文化,展现悠久的历史。示范区也以此次建设为契机,加强示范区内的生态文化建设,对东乡镇河马村民委下莲塘村等6个行政村屯进行生态文化宣传和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示范区内形成多处乡村森林生态文化社区,全面提升示范区的生态文化旅游水平。示范区的建设也大大推动沿线的农家乐、东乡河廊道、生态休闲园的提升与建设,促进示范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示范区周边居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形成产业带动效应。
5 小结
2018中央一号文件[12]也提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振兴,文化振兴”,说明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产业前景广阔。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森林文化旅游产业将会带来更大的市场效益。同时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对区域形象、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较高,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的经济、文化、风貌、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全面发展;并且它是开放型的产业,可以与各种业态融合发展。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对旅游地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是缩小城乡差别、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别的很好途径[13]。对于武宣百崖示范区这样经济条件一般、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其意义深远,它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实现区域的森林生态保护、环境建设、产业全面发展、文化传承和发扬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