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9-10-15方景泉迟涛徐欣王雪莲刘鹏

中国乳品工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奶源乳粉乳品

方景泉,迟涛,徐欣,王雪莲,刘鹏

(1.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28;2.黑龙江立高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28)

0 引 言

婴幼儿配方乳粉是科技含量最高、生产工艺流程最复杂、附加值最高的乳制品产品,由于其消费群体的特殊性使得社会关注度远高于其他食品。黑龙江省依托悠久的乳品加工历史、优质的原料奶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等优势始终走在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的前列。

1 黑龙江省乳业概况

黑龙江省地处北纬43°至53°,东经121°至135°之间,是世界上公认的奶牛养殖黄金带,地域优势得天独厚,畜牧业起步早、发展快,整体相比其他省份发达的多,是传统的畜牧大省、乳业大省。

1.1 奶牛存栏

2000年前黑龙江省的奶牛存栏数一直保持全国第一,2000年后落后于新疆、内蒙古两个省份(新疆单产较低),2005年开始河北省的奶牛存栏数超过黑龙江省。由于饲养成本不断上涨,2010年黑龙江省的奶牛存栏数达到205.4万头后开始逐渐下降,2016年黑龙江省奶牛存栏176.8万头占全国存栏量13%(见表1),全国排名第四,相比2015年减少了22.5%,荷斯坦奶牛存栏量全国第一。

1.2 牛奶产量

2000年至2009年是我国牛奶产量增长最快的一段时期,期间黑龙江省牛奶产量的增速低于全国,2009年后我国牛奶产量增幅进入了平稳期。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奶源主要生产基地和优势产区,2003年前牛奶产量位居全国之首,2003年后黑龙江省的牛奶产量始终低于内蒙古省,位于全国第二(见表2)。

黑龙江省生鲜乳原料供应在质量及价格上始终好于其他省份,根据黑龙江省奶业协会对全省298个奶牛场的乳脂肪、乳蛋白、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数进行调查,85%以上的奶牛场生乳指标超过美国标准,60%的奶牛场接近欧盟标准[3],营养、卫生和奶牛健康指标均达到欧美奶业发达国家水平(见表3)。黑龙江省奶业协会2016年发布的用于指导黑龙江省乳制品企业生乳收购和质量监督的团体标准——《生乳》规定黑龙江省优质生鲜乳中蛋白含量3.2%以上、脂肪含量3.8%以上、菌落总数小于1×105CFU/mL、体细胞数小于3×105/mL。优质的奶源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的关键因素,在我国乳品行业“大头娃娃”、“三聚氰胺”等几次重大的质量安全事件中,黑龙江省乳品加工企业整体表现出色,这与黑龙江省优质的原料乳资源是密不可分的。

表1[1] 奶牛存栏量 万头[1]

表2 全国、黑龙江省牛奶产量 万t

表3 生乳指标对比[4]

1.3 乳制品产量

由于原料乳的增长受自然规律的约束,且奶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2000年前黑龙江省乳制品产量始终居全国首位,2000年以后由于其他省份液体乳产量的迅速增加使得黑龙江省乳制品产量排名逐渐下降,2014年开始乳制品产量滑落到全国第五,2018年乳制品产量占全国产量5.78%(见表4),排名全国第六,落后于河北、内蒙古、河南、山东、江苏5个省份。

1.4 乳粉产量

黑龙江省乳品加工业起步早,早期易于运输和储备的乳粉类产品产量占比达到96%。灭菌乳出现后解决了液体乳冷链运输的问题扩大了液体乳消费区域,2000年后黑龙江省的液体奶产量逐渐增长起来,随着市场的快速成长、需求的变化、产品结构的调整,乳粉的产品占比逐渐下降,但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见表5)。

黑龙江省乳粉加工基础雄厚,从家庭制奶液、手工平锅、机械喷粉至当今的现代化生产,黑龙江省乳粉产量始终占全国乳粉产量三分之一强,高于全国其他省份,位居全国第一(详见表6)。

2 黑龙江省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

2.1 科研基础雄厚

我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是从20世纪70年代原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相继承担轻工业部、国家、黑龙江省三个科研项目(婴幼儿配方奶粉Ⅰ,婴幼儿配方奶粉Ⅱ,婴幼儿配方奶粉Ⅲ)的研究、投产、推广至全国为起始,并以三个产品的质量标准为依据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轻工业部以(90)轻食字130号文将“婴儿奶粉”和“母乳化奶粉”更名为现在的“婴儿配方奶粉I”、“婴儿配方奶粉II”,并于1992年1月1日起实施,随后陆续出现了各种婴幼儿配方乳粉面市,结束了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种单一的局面[7]。

东北农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设乳品学科的高校,培养了大批的高级科技和实用技术技术人员,其中许多人成为我国乳制品加工领域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拥有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教育部乳品科学重点实验室两大国家级乳品科研平台。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设有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乳品标准化中心、全国乳品工业信息中心、乳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联盟常设机构秘书处)等多个职能部门,是国内乳品行业唯一已建设成为集科研开发、质量检测、标准制定、专业培训、信息服务、工艺设计、设备安装为一体的工程技术研究单位,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乳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表4 全国、黑龙江省乳制品产量 万t

表5 黑龙江省乳制品、乳粉产量 万t

表6 全国、黑龙江省乳粉产量 万t

2.2 产能第一

随着产业迅速的发展、产品结构变化、婴幼儿配方乳粉需求的不断加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量在逐年上升,在乳粉产品中结构的占比从无到九五期间的20%增长到2004年37.7%,2016年达到43.1%,黑龙江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量始终保持全国三分之一。2017年全国婴配粉产量约为60万t,黑龙江省婴配粉产量15.6万t(占全国26%)(见表7)。2018年全国共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10家,其中黑龙江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32家占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三分之一,产能全国第一,黑龙江省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基地。

表7 全国、黑龙江省婴幼儿配方乳粉产量 万t

2.3 生产企业数量众多

1987年中国乳品工业刚刚起步时,全国535家乳品加工企业,经过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到2010年底全国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176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45家。2010年行业清理整顿,114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黑龙江省婴幼儿配方乳粉获证企业39家,将近全国一半。

2013年12月,号称史上最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准入制度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颁布,明确要求严禁委托、贴牌和分装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并要求2014年5月31日之前完成现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换证审查工作。此次审核的重点主要在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设备设施、检验检测能力、人员素质条件、环境控制和自主研发能力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的准入门槛[9]。13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仅有82家获得继续生产许可,黑龙江省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由40家减少到25家依旧保持国内领先。截至2018年全国110家获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其中黑龙江省32家,数量居全国首位。

2.4 企业生产规模不等

世界乳业排名第一的雀巢乳业集团1987年就在黑龙江省双城市投资建厂,伊利、贝因美、雅士利、明一等国内知名婴幼儿配方乳粉品牌也都在我省建立了生产工厂,但黑龙江省本土企业除飞鹤和完达山作为黑龙江地产品牌在全国具有知名度外,其余17家获证生产企业规模不大,均为区域或地方性品牌,也是黑龙江省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特点之一。

2008年前黑龙江省80%以上的乳品生产企业规模小,以原料粉生产和为外埠品牌代加工为主营业务,小富即安维持运营。2008年后国家政策从严,不允许乳制品生产企业分装与贴牌,原有业务萎缩严重。中国奶价进入国际高奶价行列后相比其他乳制品产品而言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利润空间大,黑龙江省一些中小型乳制品生产企业依托原有乳粉加工的基础,纷纷对工艺设备升级改造后进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因此黑龙江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数量虽居全国首位,但规模不等。

3 未来黑龙江婴配行业发展思考

3.1 奶源升级

乳业属于资源依赖型产业,近几年来国家层面发布的相关乳业政策《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国办发(2018)43号)、《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发改农经[2019]900号)等均把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列在重要位置。

目前黑龙江省加工企业主要通过自有奶源、自控奶源和奶源合作等多种规模化形式并存,飞鹤、伊利、完达山、蒙牛、光明、完达山和贝因美等规模乳品加工企业均选择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立多个数千头、上万头和数万头的规模化奶牛场[10]。但是由于饲料成本高导致的原料乳价格高,奶牛存栏数、产量的逐渐下降等问题依然存在。

作为奶源大省,近年来黑龙江省高度重视奶源基地的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奶牛规模养殖发展优惠政策,将扶持对象重点倾向于奶牛规模牧场,确保奶源的质量安全,重点在规模牧场、青贮种植、青贮窖建设及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给予补贴。只有奶牛养殖前端和乳品加工协调一致的发展、利益分配均衡才能实现整体的发展水平的提升。

3.2 产品升级

婴幼儿配方粉产品销售在我国市场已是一片红海,目前在国家市场监督监管总局备案并通过的婴幼儿配方粉企业超过110家,还有新注册待审批的企业若干家,在红海之中如何突破重围成为摆在所有生产企业面前的难题。低价位、低利润的错位竞争虽能获得销量和市场份额的增长,但从企业长远发展规划来看,将产品定位低端,再向上突破时必将成为瓶颈。近年来我国手机行业发展已经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当消费者习惯了低端定位后,再向中高端发力时是很难获得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升级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其中就包括母乳化和婴幼儿配方液体乳。

3.2.1 母乳化

母乳化主要是全面比较牛乳与人乳的组成成分的差异及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欧美等发达国家婴幼儿配方粉的开发是依据其母乳营养成分制定比较完善的婴幼儿生长营养成分及含量需求。目前国内伊利、三元、飞鹤、贝因美等多家大型企业均在进行我国母乳数据库的研究,并将不断积累的数据用于产品配方的调整。婴配产品母乳化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路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规模化企业应加大投入,母乳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势必为企业产品升级、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带来丰厚的回报。

3.2.2 婴幼儿配方液体乳

在婴幼儿配方乳粉品牌林立的今天,婴幼儿配方液体乳作为全新的产品,与传统的婴幼儿配方粉相比,解决掉了配方奶粉的消费习惯痛点,比如配方液态奶告别传统奶粉麻烦的冲调步骤,即开即喝、携带方便,也避免了配方奶粉调配不易,家长常需担心泡得太浓或太稀影响孩子排便状况等问题,非常符合消费主力军85后、90后父母给孩子营养、健康、安全、便捷、时尚的理念;其另一个巨大的优势是婴幼儿配方液体乳是经过商业无菌,全封闭灌装的,在食品安全的角度要优于婴幼儿配方粉,欧美和日本已有此类产品销售且市场反应良好。我国目前在修的《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中已经出现了婴幼儿配方液体乳产品、工艺和设备的要求,国家也会不断完善此类产品的相关标准和立法工作。黑龙江省具备良好的原料乳资源和乳品加工优势,黑龙江省企业如果能率先进入这一领域并站稳脚跟,必将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3 规模升级

历史发展的因素造成了黑龙江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品牌效应低的特点。飞鹤乳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2018年实现了销售额突破百亿大关,而其他众多企业的销售额则多不足十亿。2019年6月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方案提出“(九)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和提档升级。严格执行《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从严落实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条件。严格新开办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资质审核和现有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到期换证审核。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各地通过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连续3年年产量不足1 000 t或年销售额不足5000万元、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落后的企业改造升级,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整体发展水平。符合条件的重组业务,按规定适用相关税收政策。”

黑龙江省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驱动等办法加快黑龙江省中小规模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资源、品牌和市场优化重组,推动省内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合并重组,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带来品牌价值和竞争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奶源乳粉乳品
《中国乳品工业》征订启事
牛、羊乳粉的DSC热学性质比较及掺假分析
《中国乳品工业》杂志
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乳品包装设计
关于规范奶源市场秩序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新疆伊犁马乳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中兽医药治疗奶山羊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
真心话大冒险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