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之道—中国先贤的核心学养》

2019-10-15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学养先贤核心

万明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

中国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中国的名家先贤璨若星空。万明华先生漫游其中,重点选取了中国历代五十位往圣先贤,择其道德修养、学术思想与治学方略的精髓,即“核心学养”,钩玄提要,探赜发微,叙事与论述结合,对他们的人格、人品和学问、学法进行了描述与阐释,鲜活地再现了群贤为人为学的大家风范,突显了他们富有东方特色学习思想的内在特质,并揭示其思想在新时代的价值和影响,为我们奉献了《为学之道——中国先贤的核心学养》一书。

这是一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性读本,也是一部中国先贤核心学养的简史。全书共七个部分,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代、近现代等七个阶段,以先贤的核心学养为主线,阐述中国先贤的为学之道,从孔子到钱穆,前后贯穿中国2500余年的历史。第一篇“诸子百家”的竞放时代,选择了以道为学的“众妙之门”的老子,德育行并重的至圣先师的孔子,追求“知”“行”统一的“科圣”的墨子,“反求诸己”的学习智慧的孟子,在悟道与求真中超越世俗成见的庄子,“学不可以已”的醇儒的荀子等五位先秦时期的先贤重点介绍。第二篇 儒学独尊的辉煌时代,贾谊的仁义与礼法相合的道德追求,董仲舒的在“天人合一”的追求中复兴新儒学,司马迁的史家著述的“一代绝唱”,杨雄的求学与精思相统一,王充在为学与用世中的自我成就,郑玄的两汉经学的集大成等勾勒出两汉时期的先贤核心学养。第三篇 风骨与风度的年代,以不伤物性、随顺自然的英才王弼,师心自然、追求自由的嵇中散嵇康,明内圣外王之道、知万物自化之理的郭象,隐居修德、以厉贪浊的文儒葛洪,玄佛合流的改革者僧肇,以情现文、原道宗圣的文论大家刘勰等六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先贤作为代表。第四篇 乱世之后的繁华盛世,遴选了包容各派的文中贤儒王通,为追求真理不惧险阻的翻译家玄奘,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的六祖慧能,雄视千年、匡正文风的大儒韩愈,乐天知命、矢志不渝的诗豪刘禹锡等五位隋唐时期先贤。第五篇 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又一座高峰,展示了践行孔孟之道的醉翁欧阳修,经世致用的改革者王安石,诗词传千古、烟雨任平生的苏轼,格物致知、明天赋善性的程颢和程颐,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心学的开山之祖陆九渊,集心学之大成者王阳明,经世致用的思想巨匠王廷相,“离经叛道”的狂士李贽等十位宋明时期先贤的学养高峰。第六篇 朴学发展的心路历程,对力行民主的“浙学”之宗的黄宗羲,“明道救世”君子人格的顾炎武,博文约礼的圣贤学脉的王夫之,明理以考据的泰斗戴震,国运衰微之际个性解放的龚自珍,放眼世界、革新图强的思想巨人魏源等六位清代先贤的核心学养进行分析。第七篇 大家云集的璀璨时代,对教育救国的一代宗师严复,“回真向俗”的国学宗师章太炎,更研哲理牅新知的梁启超,独立个性的巨儒宿学王国维,中国文化革命的巨匠鲁迅,博学严谨的“公子教授”陈寅恪,在假设与求证之间成就人生之不朽的胡适,继承传统、倡导自觉学习的现代儒者梁漱溟,以自觉意识塑造良好学习习惯的叶圣陶,求学与做人并重的通学之才钱穆等十位中国近现代先贤的核心学养进行了分享。

本书以“为学之道”与“核心学养”结合的内容定位,将“思想性”与“学术性”统一于“历史性”的呈现方式,既闪烁着往圣先贤共性的学养思想光芒,又散发出各位往圣先贤的个性核心学养异香;既能反映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也能满足当下中国社会对道德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本书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以人格养成为教育目标,这与党和国家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高度吻合。文化自信是基于文化自知的,以文化自知助力文化自信。道德精髓的延续,核心价值的弘扬,需要莘莘学子的文化认同,而培育具有文化自知的时代新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学养底色,既需要广大青少年,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中华数千年往圣先贤的思想文化、道德修养、治学为学的精髓中吸取养分,构建和完善自身的核心学养,以促进自身的德行修为和人格养成,并成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个人软实力。

猜你喜欢

学养先贤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伟大的中华治水先贤——史禄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新加坡建国先贤纪念园
在历史长卷中品读先贤的传奇人生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诗的“别材”与学养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