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泡灌洗对肺炎支原体重症肺炎儿童通气指标的影响

2019-10-15吴素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肺泡

李 燕,吴素玲

(杭州市儿童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0)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临床上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是由肺炎支原体所引发的一种疾病,学龄前及学龄期的儿童是支原体肺炎的主要发病人群,支原体肺炎的病程较迁延,不仅累及多个器官及系统,还会发生多种肺外并发症[1]。支原体肺炎患儿最常见的早期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体征并不显著,缺乏特异性。随着病情及病程的不断发展,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不断加重,严重者可出现肺内、外的相关症状。多数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单纯使用普通的头孢或青霉素类抗生素对肺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欠佳[2]。目前,支气管肺泡灌洗是临床上治疗呼吸性相关肺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支气管肺泡灌洗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来全面检查患者感染的情况,用灌洗液对患者肺部进行交替灌洗来治疗缓解肺炎[3]。本研究选取180例肺炎支原体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来探讨肺泡灌洗对肺炎支原体重症患儿通气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来杭州市儿童医院救治的肺炎支原体重症肺炎儿童18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70±1.20岁(1~14岁);其中在急性期进行支气管检查并行肺泡灌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n=80例),未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患者为对照组(n=100)。所选患儿都符合《儿科学》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且均符合如下之一:①体温≥38.5℃持续10d以上,正规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其疗效不显著;②患有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③影像检查合并胸腔积液、双侧多肺叶均有受累或者入院2天内病灶扩大的患儿;④有脱水显现的患儿。排除标准:①患有先天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儿童;②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及肾、肝、心等其他系统慢性疾病的患者;③以往被诊断为肺炎支原体重症肺炎的儿童。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病程和家长受教育程度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研究对象及家属均自愿参并签署知情通知书。

1.2 研究方法

所选取的180例研究对象均给予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阿奇霉素及免疫调节剂进行规范性治疗。研究组在急性期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肺泡灌洗术均由受过正规训练且操作熟练的呼吸科医师来操作:术前禁食、禁水4h,于术前半小时使用利多卡因急性雾化,术中用咪达唑进行诱导麻醉后,进行支气管镜灌洗检查,并用5mL生理盐水急性支气管灌洗治疗,术中对每个患儿进行心电监护及吸氧,术后2h开始进水进食。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治疗1周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及通气功能进行观察。其中临床疗效的判定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其总有效患者为有效患者与显效患者之和。肺通气功能采用德国耶格公司提供的肺功能AED检查仪来测定,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流速(expiratory peak flow rate,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FEF25%、FEF50%、FEF75%)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所选的180例肺炎支原体重症肺炎儿童中研究组患儿有80例,平均年龄6.80±1.10岁,男性36例(45.00%);对照组患儿有100例,平均年龄6.60±1.20岁,男性45例(45.00%),两组的年龄和性别均无统计学意义(t=1.58,P=0.12;χ2=1.52,P=0.21);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病程和家长受教育程度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t=1.19,P=0.21;χ2=1.40,P=0.24),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干预治疗1周后,研究组66例患儿治疗有效果,总有效率为82.50%,其中显效率为3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0,其中显效率为26.00%;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3),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3 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的比较

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儿胸片的好转率(26.25%)明显高于对照组(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P=0.02);研究组患儿的平均热程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P=0.03;t=2.20,P=0.03),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的比较

2.4两组患者治疗后通气指标的比较

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的FVC(96.18±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2.24±3.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8,P<0.01);研究组患者的通气指标FEV1、PEF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6,P<0.01;t=2.52,P=0.02);研究组患者的最大呼气中期流量(FEF25%、FEF50%、FEF75%)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9、3.11、8.53、9.42,均P<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通气指标的比较

3讨论

3.1儿童支原体肺炎概述

肺炎支原体是临床上儿科常见的一种病原体,这种病原体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的一种,这种病原体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原核细胞型,无细胞壁[4]。支原体感染好发于5岁以上的儿童中,婴幼儿很少见,现有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年龄有小龄化趋势[5]。发热、刺激性及顽固性的干咳是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主要临床特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不仅轻重不一,其病灶的影像表现也是多样化的,影像学上以肺间质病变最为多见,患儿会出现不同的胸腔积液、肺实变及肺不张,严重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6]。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为关键,目前临床上将大环内脂类抗生素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近年来随着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不佳,临床上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也愈高。

3.2肺泡灌洗对肺炎支原体重症肺炎通气指标的影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气管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支气管镜不仅能快速、准确地了解患儿气道的结构和形态,通过呼吸道标本来获取准确病原学的结果;还可以通过支气管镜灌洗术来进行痰栓、病菌及分泌物的清除,促进不张肺的复张。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的,具有操作方便,并发症轻微等特点[7]。本研究结果显示,支气管肺泡灌洗的肺炎患者胸片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的平均热程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提示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原因可能是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清除分泌物阻塞,恢复气道通畅,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引流和吸收,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肺部胸片大片阴影的快速吸收,提高治疗效率,减少了患儿后遗症[8],提示早期、及时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可明显改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和预后。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危重程度、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客观指标,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FEF25、FEF50、FEF75)是反映小呼吸道功能的敏感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小呼吸道阻塞的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的FVC(96.18±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2.24±3.41);研究组患者的通气指标FEV1、PEF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最大呼气中期流量(FEF25%、FEF50%、FEF75%)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重症肺炎支原体的诊疗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本研究发现肺功能的分型及严重程度对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可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识别提供重要的依据,另外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后恢复程度提供一种无创、安全、可重复的监测手段[9]。

综上所述,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明显改善肺炎支原体重症肺炎儿童的通气功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及体征,其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肺泡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