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论

2019-10-15郑承光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19年9期
关键词:永泰县卡脖子电灯

见证家乡电力的变迁

20 世纪70 年代末,我那时上小学低年级,到了晚自习,一间20 多平米的教室,只有一盏15 瓦的钨丝灯照明,发出微黄的光,由于电压不稳定,遇到刮风下雨,灯光忽明忽暗,让人提心吊胆。我家里也不例外,2 间房间才装一盏15 瓦的电灯,灯泡挂在套间中间的门顶上,但光线极其微弱,只能用作照明,看书、做作业还不如煤油灯照得清晰。由于点电灯要付电费,一到晚上,家家户户早早就熄了电灯,村里漆黑一片。

直到2006 年11 月,220 千伏变电站落户我们村里,2008 年3 月竣工投产。220 千伏埔埕变电站的建成,解决了大樟溪流域约30 万千瓦水电输出“卡脖子”问题,每年为省网输出近10 亿千瓦时电量,改善了整个永泰县的电网结构,提高永泰县电网供电可靠性及小水电总体调节性能,为永泰县工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村里的大街小巷,每隔10 多米就安装一盏大功率的节能灯,照得整个村子亮如白昼,在灯光的照耀下,每天聚集着许许多多的村民在那里消暑乘凉。如今燃油汽车也变成了新能源电能汽车,外出经商的乡亲们开回来的大多数是新能源电动车。见此,耳边响起习总书记的亲切话语“电力的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猜你喜欢

永泰县卡脖子电灯
本期导读
种子科技:打赢种业翻身仗 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
全省农业科技“五五”工程暨农业“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会在黄冈召开
电灯突然不亮了
西红柿小电灯
卡脖子与保鲜问题
御医故里梅花开——记永泰县白云乡樟洋村驻村书记杨雪梅
电灯是谁发明的
只有一个学生的学校
SOCCKET玩球发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