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病情的影响

2019-10-15刘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人性化满意度差异

刘影

抑郁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使得该疾病患病率明显上升。抑郁症多发于青壮年,患者患病后会出现少语、情绪低落、愉快感缺失等表现,部分患者无法自愈,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除积极治疗外,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也十分重要[1,2]。此次研究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6例抑郁症患者,研究分析抑郁症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对病情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抑郁症,均无其他严重疾病;均无智力障碍;均为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3.2±6.8)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6±1.9)年。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43.1±6.8)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5±1.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一般病情监护、遵医嘱用药、环境干预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①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叮嘱患者家属在疾病发作期应看护好患者,在稳定期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述疾病情况,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知。②对患者心理进行干预。可通过播放视频、下棋、听音乐等多种途径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可定期组织活动,鼓励患者参加,以便强化患者之间的交流。帮助患者逐渐调整心情,减轻负面情绪。③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对患者进行评估,对错误的认知进行纠正,使患者主动了解疾病,主动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当中,提高治疗依从性。纠正患者的自动化思维,采用记录、评估以及纠正等方式帮助患者发掘自动化思维与负性思维模式,分析由自动化思维引发的不恰当行为,纠正患者自动化思维。④为患者营造人文护理环境。为患者营造良好的诊疗环境,确保病房的舒适度,帮助患者减轻负面情绪,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应保持和蔼、亲切的形象,以便减轻患者的陌生恐惧情绪,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SDS评分。①SDS评分:在护理前以及护理后对患者进行评估,表中设题目20道,均采取4级评分法,总分越高则表示抑郁情绪越重。评分<50分为正常,评分50~59分为轻度抑郁,评分60~69分为中度抑郁;评分≥70分则为重度抑郁。②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表格进行调查,表中设题目20道,总 分20分,评 分≥15分为满意,评 分10~14分为较满意,评分<10分为差。护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25例,较满意18例,差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满意20例,较满意17例,差6例,护理满意度为86.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45.4±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6±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DS评分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DS评分的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a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压力的上升,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抑郁症的患病率也有明显增加。抑郁症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也有显著上升。目前临床医学尚未对抑郁症的产生原因给出同一定论,但多数学者的研究调查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生活环境、患者心理状态、社会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心理因素对该疾病的影响最多[3]。抑郁症的干预治疗主要以药物疗法为主,但依据调查结果发现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率为60%~80%,部分患者药物治疗后仍无法有效改善病情[4-6]。护理是临床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在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日益增加。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可通过全方位护理干预指导来矫正患者的情感障碍,改善患者认知行为[7-11]。人性化护理中的心理干预指导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实施心理学手段以及方法来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以及行为,从而帮助患者调整自身情绪,促进疾病康复。通过为患者营造温馨的就诊环境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提高其诊疗依从性,确保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以及认知干预指导等来提高患者对疾病以及治疗的认识程度,纠正患者的自动化思维,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45.4±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6±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对患者病情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均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对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人性化满意度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