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0-15叶利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射血左室步行

叶利华

在临床上,患有各种心脏疾病的患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而老年人群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更高,这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退化,且往往合并其他多种慢性疾病,造成患者治愈难、病情危重等情况[1]。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经过临床实践发现,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有助于改善其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2]。本研究探究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2.6±5.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3.1±5.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扩张剂等。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护理。①为患者安排单人或双人病房,保持房间内整洁、安静、温湿度正好,定期开窗通风,光线充足。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尽量集中时间,不要多次打扰患者休息,减少患者亲友的探视,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②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记录患者的病情,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嘱咐患者进行清淡、易消化饮食,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待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时,嘱咐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并提醒其合理科学饮食、适当运动、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天凉注意保暖。运动项目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柔和的方式,不要做激烈的运动。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护理。①按照心功能的不同分级,Ⅳ级患者在入院后绝对静卧休息,在床上进行全身关节锻炼,4次/d,协助患者洗脸、上厕所、吃饭等日常行为。②Ⅲ级患者静卧休息,病情稳定后可下床步行和活动,6次/d,一段时间后可在室内步行5~10 min,随着恢复情况调整运动量。此过程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进行监控,不要过量运动。③针对心功能较好的患者,嘱咐其注意休息、加强运动,可以散步、爬楼梯等。④针对心功能稳定患者,为其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包括散步、打太极、楼梯攀爬等,持续时间为0.5~1.0 h/次,运动前热身,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70%左右。护理3个月后观察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6 min步行距离及护理前后心功能情况。6 min步行实验指的是让患者在一条走廊内快速走路,测量其在6 min内步行的距离,步行的距离越长则表示其具有越好的运动耐力。心功能情况主要根据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心理压力、精神紧张、气候突变等均会引起该病发生。虽然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为了进一步整体提高患者的预后,几年前,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式为限制患者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但这种形式患者的活动耐力得不到锻炼,易发生残疾或死亡。近几年,临床上发现采用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病情:①通过适量的科学运动,能够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使心脏输血量增加,冠状动脉扩张,改善心肌供血。②运动有助于血容量的增加,能够令血液稀释,使血液粘稠度降低[4];③运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释放血管舒张因子,促进身体恢复[5-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为(468.0±15.9)m,长于对照组的(411.3±13.8)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25.52±3.42)%,与对照组的(25.30±3.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38.75±4.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52±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增加运动耐量,适合在日后的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射血左室步行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魔方小区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更 正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步行回家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