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血压的影响
2019-10-14付军
付军
摘 要:目的探讨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为作业工人慢性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不同类型规模企业接触职业噪声的在岗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相同企业非接触职业噪声的作业工人进行对照;接触职业噪声作业7099人,其他非接触噪声作业3194人。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31~40岁、41~50岁、51~60岁年龄组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率(10.49%、36.19%、90.74%)明显高于非噪声作业(5.22%、19.73%、86.12%);6~10岁、11~15岁、16年及以上工龄组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率(17.74%、22.15%、40.52%)明显高于非噪声作业(14.43%、17.82%、30.14%),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对高血压的患病率没有影响,年龄、工龄、接触噪声作业能提高作业工人高血压的患病率。
关键词:职业噪声;作业工人;血压;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41家企业接触噪声作业的工人作为暴露组,其他非接触噪声作业的工人为对照组。其中接触职业噪声作业7099人,其他非接触噪声作业3194人。
1.2方法
作业工人健康体检,入室休息15min后,采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其坐位右臂血压,反复3次,取其平均值。高血压患病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有既往史经医院确诊高血压,服降压药,血压正常者。
1.3数据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分析、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龄组接触噪声和非接触噪声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以年龄进行分层χ2检验,18~30岁年龄组,噪声作业和非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40岁、41~50岁、51~60岁年龄组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率(10.49%、36.19%、90.74%)明显高于非噪声作业(5.22%、19.73%、86.12%)。
2.2不同工龄接触噪声和非接触噪声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以工龄进行分层χ2检验,0~5年工龄组噪声作业和非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0岁、11~15岁、16年及以上工龄组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率(17.74%、22.15%、40.52%)明显高于非噪声作业(14.43%、17.82%、30.14%)
2.3职业噪声等因素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的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以高血压为因变量(0=否,1=是),以年龄、性别、工龄、是否接触职业噪声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对高血压的检出没有影响,进一步以年龄、工龄、是否接触噪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年龄18~30岁相比,31~40岁(OR=2.362,95%CI=1.743~3.200),41~50岁(OR=2.557,95%CI=1.723~3.797),51~60岁年龄组(OR=23.289,95%CI=14.800~36.645)能提高作业工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工龄0~5年相比,6~10年(OR=2.135,95%CI=1.633-2.792),11~15年(OR=4.598,95%CI=3.121~6.775),16年及以上工龄组(OR=15.139,95%CI=10.614~21.593)能提高作业工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与非接触噪声作业相比,接触噪声作业(OR=1.949,95%CI=1.684~2.257)能提高作业工人高血压的患病率。
3讨论
3.1噪声职业危害防护对策探讨
对接触噪声超标的劳动者,从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劳动组织,职业健康监护,噪声作业分级管理等方面考虑对劳动者提出噪声防护的措施。
3.1.1防噪设施
井下受生产工艺限制,巷道空间有限,且大型设备集中连续布置,无法采取有效的隔声、消声、吸声等防噪设施;井下大型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零件或者增加润滑油以降低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对大型设备基础设置减振基础达到降噪目的。地面超标岗位主要集中在原煤洗选系统,可对局部设备设置隔声罩;根据区域划分在车间内设置隔声屏;尽可能在车间墙体等处设置吸声材料;对定岗岗位劳动者设置可移动式隔声值班室。
3.1.2加强体检过程的规范性
为了保证职业体检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就需要加强对职业体检过程规范性的控制,在实际的体检实施中,要对体检环境进行认真的检查,看其隔音效果是否良好、场地是否足够宽敞、水电的供应是否稳定等,同时对于检查项目位置的设置,还要看其是否满足纯音测听检测的要求,另外,还需要考虑其体检安排的时间、人数和进度等,为其体检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对于高温环境下作业的员工,需要安排于高温期前进行体检,对于做纯音测听员工,需要他们在脱离噪声环境一周后进行纯音测试,为了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每天体检人数还需要控制于10%以内的计划人数。
3.1.3优化劳动组织
对接触噪声等效声级超标的工种,通过合理的劳动组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每班连续作业时间,从而减少劳动者接触噪声的时间。
3.1.4职业健康监护
按照检测结果,对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周期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对发生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劳动者应尽早调离噪声岗位并妥善安置。
3.1.5噪声作业分级管理
对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应严格按照噪声作业分级管理,按照噪声职业危害作业分级。
3.2危害分析
噪声是公认的人体危害因素,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一种职业危害。听力系统损害是噪声的特异性危害,国内有学者指出,人体在长期接触强噪声的情况下,听觉器官会出现损伤,这种变化早期以暂时性听阂位移为主,随着损伤的加剧,听阈位移可成为永久性,而永久性听阈位移会造成听觉器官器质性病变叫。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永久性听力位移患者的听毛细胞有肿胀、变性等改变,听毛明显脱落,呈倒伏状。
铸造后处理工主要负责配件的热处理、焊接、吹砂、去交口、去毛刺等,该项目吹砂、焊接作业均采取独立布局,但热处理、去浇口、去毛刺等工序布置于后处理厂房内,去浇口、去毛刺作业时噪声强度可达到101.7dB(A),对临近作业区影响较大。锻造工作业期间,液压锤、空气锤高压锤击配件,造成较大的脉冲噪声,虽然经检测其脉冲噪声尚未超标,但每次锤击的噪声强度可达113.8dB(A),且作业人员作业时间较长,作业期间会有多台锻造设备同时运行,因此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大,对天车工等其他工种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经现场调查及检测发现,项目中部分工作场所如砂轮间、打磨间、吹砂间、试车台、试验间、超声波清洗间、风机房、水泵房等,设备运行时噪声强度较大,公司在设计时已将上述作业点独立布置,且作业人员不需要长时间连续作业,但上述设备运行时,噪声强度较大,应注意加强防护。
结语:
我国部分省份的职业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5.2%,且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居民高血压所造成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已占该两种疾病直接疾病负担的近50%。由此更应关注一些职业人群慢性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噪声危害是各类企业广泛存在、接触人数较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前相关职业卫生标准只给出了噪声对听力影响的诊断标准,对身体其他非特异长期的慢性影響未给出相关的标准和说明,提示企业在开展职业健康教育、相关执法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时应强调在慢性病防控方面加强噪声危害的预防,有效降低噪声的强度、减少作业工人的接触时间,做好个人防护。
参考文献:
[1]王焕珍,肖培义.2016年鹤壁市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2,25(4):255-25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