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前教育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2019-10-14李宁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3期
关键词:基地实训幼儿园

李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特别是幼师们的专业发展。教育部于2012年印发《关于全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教学方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等形式,提高新型教师的质量。作为幼儿教师的摇篮,幼儿高等教育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

校外实训基地是指某些幼儿园或教育机构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然后允许学校的教师、学生定期来自己的园里进行调研、听课,了解幼儿的实际生活学习情况。这样的实训基地可以帮助学校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打破“固守成规”的学校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与幼儿园的“无缝对接”。但是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与校外实训基地之间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学生,在大三上学期有三周的实习实践,下学期有一学期的实习时间。教师们在指导学生下园实习过程中,发现了高校课程与幼儿园实际教学之间存在差别、“双师型”教师人数太少、实习时间短、实习制度不到位、监管不严、某些幼儿园不规范等种种问题。所以规范校外实训基地,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就变得迫在眉睫。

一、实训基地硬件建设标准

高校是学生们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场所,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能否胜任学前教育工作关键在于基本教育技能的掌握。这就需要他们拥有对幼儿行为与发展水平的观察分析能力,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与幼儿、家长、同事及社会的沟通能力,面对突发事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格品质。这些都只能在与幼儿的接触中,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在良好的幼儿园氛围中才能养成。而校外实训基地是学前学生们接触幼教这一职业的第一站,在选择或者建设实训基地时,一定要严格把关。在幼儿园场地、环境创设、设备建设、教职工配备、质量安全上,得符合国家的标准,《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基本标准(试行)》里有非常详细的规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同时在数量上,校外实训基地也应与学校的在校人数相适应,才能保证学生的专业化发展。以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我们15级的学生共有634人,在本学期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教育实习,共有16家幼儿园与我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因为每家幼儿园接纳的人数都有限,为了保证学生的实习时间达到三周,我们只能将学生分为了3批,历时两个多月才全部实习完毕。如果实训基地数量再减少,就只能缩短学生的实习时间,那么实习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最后是明确对实训基地的经费投入标准,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我们教师、学生到幼儿园或教育机构去,必然或多或少的会给他们的经济带来负担。尤其是民办的幼儿园与教育机构,他们参与到我们的实训基地建设中来,还是希望能够带来一定的利益。明确经费投入标准,形成有效的经费投入机制,才能使参与各方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从而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实训基地课程建设标准

不同的幼儿园,教育理念不同、教学能力不同、办园模式不同,开设的课程也不同,而且大部分园所也没有专门针对实习生的培训课程。那么学生分到不同的幼儿园,看到、学到的都不一样,不系統,甚至有些与学校所教授的课程是相违背的,例如有些幼儿园会教大班幼儿学习拼音和数学。国家是明令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的,先后出台过《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学前教育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小学化是严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的幼儿园是不能被选为实训基地的。

校外实训基地的课程首先应该是符合纲要与指南,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保教结合原则科学制定的。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各种游戏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其次能够结合本地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例如安阳是甲骨文的发现地,有着非常得天独厚的文字资源,可以将某些简单的甲骨文带入课堂,激发幼儿对文字的兴趣。最后,拥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幼儿园和教育机构,优先考虑成为校外实训基地。

三、实训基地制度建设标准

通过安阳幼专学前教育系学生近几年的实习见习情况,我们发现没有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制度,实训基地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学生到了幼儿园后,多数处于迷茫的状态,不知道要从哪里入手学习。幼儿园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顾虑,怕影响自己原本的教学秩序,所以大多只是安排实习生们旁听、打扫卫生、协助保育员管理幼儿。这样下来实习生们在学校的所学无法获得实际的应用,实践教学成成为了“旁观学习”。所以一套好的实践教学制度,会加强学校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共同为实习生们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机会。

实践教学制度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明确实践要求,如实习生们要在实习结束后能够独立完整的组织一次课堂教学,能够熟知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差异等,这些要求都要在实习开始之前,告知幼儿园和实习生;其次是考勤制度,一定要严格管理,请假的次数将会直接影响到实习成绩,以此杜绝某些学生投机取巧躲避实习;此外还要完善考核制度,这个制度既是针对学生,也要针对实训基地。对学生而言,最后的实习分数一定要包括考勤、幼儿园实习评价、自己的实习感想,以及最后的实习汇报。从多方面来考核学生,促进她们的成长;对幼儿园而言,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下园,只是充当了一个“帮手”,帮助幼儿园的教师们分担一部分保教工作,但是学生们应该如何成长,哪些地方是学生们需要注意的,幼儿园方面并不清楚。那么我们也需要对我们的实训基地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对他们进行考核。如此才能保证双方的密切配合,将实践教学应有的效果发挥出来。

四、实践指导教师专业标准

学生下园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与困惑,她们无法将学校里的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这时就需要专业的指导教师来进行指导和答疑。实习的理想状态应该是能够安排一名专业的学前教师陪同学生下园,并与幼儿园密切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因为高校教师本身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无法长时间呆在幼儿园;幼儿园教师时间上能够保证,但本身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在保教工作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多时候面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不能很好的回答。“双师型”教师在实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有高师院校教学经验,又有幼儿园工作经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既具有实际操作经验又具有理论教学水平的教师。 “双师型”的教师培养可以通过选派教师长期驻园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时间上至少要持续一年,每周入园时间不能少于三天,而且一定要参与到幼儿园的实际保教工作中,最后考核评价也应当有相应的标准。如此才能保证驻园的教师亲身经历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获得直接的教育经验,掌握关键的专业技能。只有当“双师型”的教师占到实习指导教师人数相应的比例时,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才能实现学校与实训基地之间的深层次合作。

综上所述,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的专业发展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高校应建立一套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以此来建立相关制度,通过各种途经,加强学校与实训基地的合作与联系,共同提高学前教育人才的质量。

参考文献:

[]严圣阳.应用型高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8):185,187.

[2]朱宗顺,陈文华.学前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海军.木科院校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J].教育与职业,2009 (8):147,148.

[4]王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职业技术,2017(01):50,54.

猜你喜欢

基地实训幼儿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我爱幼儿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我的基地我的连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