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韩国‘ ’文化的实用主义
2019-10-14李洁梅
李洁梅
摘 要:韩国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国家,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有对应的礼节要求,如见面打招呼的鞠躬礼、送礼等都有讲究。就送礼来说,包括登门礼、生日礼物、节日互赠的礼物、考试前后的应援祝贺小礼物等,都有不同的礼品种类。礼物 “壕”至深得韩国人心的韩牛、排骨礼品套餐,“抠”至卷纸或一沓a4纸。韩国人“抠”得让人“大跌眼镜”。但其恰恰是韩国人用最实用的礼品来表达最真挚祝福的体现。礼虽轻,却实用,能帮助解决生活所需,就是礼品最大的价值。
关键词:韩国;送礼文化;实用主义;功能;禁忌
韩国语中 “礼物”读作“ ”,写做汉字“先物”或“膳物”。 写做“先物”时,译为以将来一定时期交纳现货为条件进行买卖合同的交易项目;写做“膳物”时,则理解为馈赠给别人的某个物品。此文章我们采用第二个译意—膳物,指馈赠给对方的某个物品。该物品在最初主要是指吃的食物类的东西。韩国的礼物以酒、饼干、水果、糕等食品类为主,在拜访他人或纪念某事或表达心意的时候送予对方。而后,随着人们社交圈的扩大,生活内容的丰富,经济水平的大幅提升,送礼场合的增多,韩国人用于表达心意的“ ”也不再局限于吃喝等食物类,更有纸巾、肥皂、叉子、购物卡等富有含义的物品。
一、中日韩关于“送礼”中礼物选择的比较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深受儒家“礼”文化的影响,三国国人在人际交往中都注重“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的礼仪。喜欢通过相赠送礼物来传达感情、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除了中秋、春节等节日以及红白喜事,诸如入学、毕业、就业、升职等场合,人们都会不吝于送礼。但不论是在礼品的选择,还是送礼的形式,抑或包裝礼品的方式,韩中日三个国家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1.中国人送礼中礼物选择上的喜好
中国人在礼品选择上,多看重礼品的实用价值。即该礼品不会被搁置压箱底是人们选择购买的首要条件。其次再去考虑其价格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是否“得体”。在过去,人们一般给新婚夫妇送被面、床单或桌布,春节时则送“四样礼”( 如酒、点心、水果、罐头);后来因这类物品的重复累积,造成浪费,人们改选直接送钱,别人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实用又不会导致资源的重复浪费。后来慢慢演变成以保健品、保健器械为代表的物件开始成为送礼首选。此外,一些奢侈品也成为送礼的佳选。 据FX168财经网报道,2018年春节送礼,中国消费者更青睐于赠送健康类的礼品,像海参这类滋补养生礼品的售出情况就十分乐观。消费者指出,这类补品健康滋补对身体有帮助,实用价值高,档次高,拿得出手。2019年春节,保健品仍是送礼热门。同时,《经济参考报》又称,现今国民们的智能便利消费的需求进一步增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扫地机器人成为给长辈送礼的最佳选择。一些公司年会的奖品都是几张大笔金额的购物卡,亦或是紧随潮流的科技产品。这类礼品鲜少会被精美地包装起来,反而更喜欢大赤赤展现在对方眼前,以示自己送礼的“诚心”。
2.日本人送礼中礼物选择上的喜好
日本人送礼,除了同样注重其礼品的实用价值外,他们更注重受礼一方的心情。他们送的礼物价格一般不高,多为食品、土特产、生活用品和一些精美小饰品等。其原因有二:一是礼品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心意在便无谓价钱;二是这样的礼品易被接受,以免给受礼人徒增高额回礼费用的困扰,避免了给受礼人带去不安和负担。日本人非常重视回礼,回礼的价格一般为收礼价格的一半。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礼品消费负担,日本人多会选择购买价格实惠的礼品。礼品的价格虽然不高,但都会被装进漂亮的盒子里,盒子外还会再包上若干层雅致的包装纸,这是他们表达诚意的一种体现。日本人的春节送礼以食物为主,火腿、雪花牛肉、螃蟹、点心类等都是春节的热门礼品。这是一份会令人大快朵颐又没太大负担的料理礼品套餐。需要注意的是,日本人十分忌讳送现金、文具和剪刀等带刃的东西,这是十分失礼的。
3.韩国人送礼中礼物选择上的喜好
韩国人的送礼观念,与中国、日本的不尽相同。韩国人送礼,十分注重礼品的实用性。即在选购礼品时,会同时考虑到该礼品是否会被搁置以及该礼品的价格自己是否能负担得起。他们选购的礼品不一定十分高档贵重,但普遍都很实用。而且无论礼品的价格如何,包装都十分的精美、简约,不浪费包装资源的前提下,又不会让受礼一方觉得不被尊重。每逢中秋节和春节这两个重大节日,送礼是亲朋好友之间互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节日里,商场会推出午餐肉套盒、牛肉套盒、精美水果篮、牙膏牙刷礼盒等被精美包装起来的商品供大家选购。虽然各类礼品之间的价格千差万别,但价格相对低廉的礼品始终占据市场主要地位。据韩联社报道,2017年春节期间礼品市场主要还是中低价礼品占主导地位;据当时统计来看,各大商场10万韩元(1人民币约合173韩元)以下的中低价礼品占到所有礼品的近60%。除了大型节日,诸如情人节、圣诞节、开学季这类日子,商场也会推出低价实惠的礼品套装或者相应商品的折扣优惠。优惠实用,是韩国人表达诚意与祝福的直接体现。
韩国人和日本人喜欢单数,送礼也送单数,但中国人却相反。讲求阴阳等 “成双成对”式的中国文化,自古就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所以送礼物也一定是一对花瓶、两袋点心等双数的形式。
二、韩国“ ”实用性的由来及礼物选择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韩国人“节俭”送礼,深受旧时战乱和经济落后的社会影响。韩国这在战乱年代腹背受敌,难得和平安稳,经济发展受牵制。但在儒家文化的熏陶浸润下,即使生活再艰难,人们依然会进行礼节交往,这就避免不了互赠礼品。在经济落后、资源匮乏、生活环境糟糕的情况下,人们鲜少去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了。当第一份“廉价”罐头被送出去且被欣然接受以后,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实用”的重要。于是,一些很居家日常的东西开始作为礼品在转达心意和祝福。渐渐的,赠送日常生活用品被韩国人视为是对他人关心在意的一种表现。
1.“ ”背后的精神
2017年11月7日,美国总统时隔25年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据韩联社透露,7日晚的国宴后,文在寅总统给特朗普夫妇赠送韩国工艺品——铜筷子和石碗。同月9日报道称,文在寅总统到访印度尼西亚,印尼总统的女儿大婚,加之她是K-POP饭,所以文在寅送了EXO的签名专辑和SHINee珉豪的祝贺视频作为到访印尼的特别礼物。
这两则新闻从侧面反映了韩國送礼的实用主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实用,是建立在了解对方需求的基础上,同时也是一种体贴、关心他人的表现。
2.节日的礼物选择
中秋节和春节是韩国最重要的两大节日。中秋节这一天,人们纷纷回乡祭祖,与家人团聚。给亲朋好友送礼表达感恩也是韩国人过中秋节的习俗,因此中秋节在韩国也被称为“感恩节”。但是跟中国人中秋送月饼、水果、茶叶不同,韩国人中秋送的礼物更多种多样,丰富实用。
位居礼品榜首的,无疑是韩牛礼盒。韩国本土牛肉价格高昂,不少韩国人逢年过节时才会去吃上一顿韩牛。在韩国,一盒3公斤的普通韩牛礼盒要卖到20万韩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100元),高档韩牛礼盒更是要卖到50万韩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700元)。其次,韩国人还很喜欢赠送装有梨和苹果的水果礼盒。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中秋节给亲朋好友送上刚刚收获的梨和苹果作为礼品再合适不过了。除此之外,午餐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也是中秋节畅销礼品。虽然午餐肉在其它国家是廉价的方便食品,在韩国却成了中秋节的送礼佳品。因为它是韩国著名的“部队火锅”主要原料,而且可以长期保存和食用,受到了倡导“实用主义”的韩国人喜爱。近年随着养生理念的普及,韩国人对健康越来越看重,送礼送健康的意识逐渐成为主流,代表健康和长寿的红参逐渐成为韩国人中秋送礼的首选。
同为大型节日的春节,人们的礼品选择与中秋节时的选择相差甚微。除此之外,年糕和洗发洁身用品的需求量也大幅度上升。超市在过节时都会推出上述礼品的大礼包,这些大礼包皆被精美包装起来。价格实惠又方便选购。
3.非节日的礼物选择:
除了重要的节日外,人们日常的社交往来也多会赠送礼物。
庆祝乔迁之喜,人们会送上卷纸和洗衣粉。卷纸因其具有易拉易卷的特性,被人们赋予祝愿家主人能如抽拉卷纸一样轻松地解决遇到的问题,生活诸事顺利的美好含义;送洗衣粉则寓意主人会像洗衣粉快速起泡沫一般快速发家致富。在旧时人们还喜欢送火柴,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祝愿主人的家运会像熊熊的烈火一样旺盛。最近也流行送木炭,漂亮的装饰性的木炭寓意着净化和健康。如今很多年轻人在朋友搬家时还会送衣服架、台灯、餐具、吸尘器等实用性很强的礼品。
送给高三考生的礼物则是饴糖、年糕,寓意能够 ( 双关:黏、粘/考上),顺利考上理想大学。或者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叉子、斧子,这个寓意着可以 ( 双关:砍、瞄准/瞄准正确答案)。
当他们获得第一份月薪时,往往会买礼物送给父母。但他们不是送奢华的手表钱包或者金银项链,而是送内衣。一来内衣在七八十年代的韩国算是高档品,二来也寓意着儿女贴心的孝道。这习俗也一直被沿用至今。
韩国的学校常常会举办一些外国留学生联欢会,其游戏环节的奖品大多是吃的、用的,如一箱方便面、几盒牙膏、一沓复印纸。
由此可见,韩国人选择礼物,看重的是它的实用和好寓意。
三、韩国送礼中礼物选择的注意事项
实用的礼物在适当的场合被赠送出去,才能实现作为礼物的价值。那么,在韩国人赠送礼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不宜送外国香烟给韩国友人。韩国人的爱国情怀其中一点就表现在拥护本国的产品。
2.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但不能送给妇女,这会被误解为是对女性的亵渎,除非说清楚是送给她丈夫的。
3.韩国男性多喜欢名牌纺织品、领带、打火机、剃须刀等;,女性喜欢化妆品、提包、手套、围巾类物品和厨房用的调料;小孩喜欢食品,如点心、饼干。
4.尽可能不要送钱,若要送钱,应放在信封里
礼品实用的倾向,是对历史的尊重和节俭精神的继承。曾经的多战争、落后国家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打磨后一跃成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背后人们的付出是不可计数的。一份简单的礼品背后,是一个民族优秀精神的重要表达,它的表达性远大于他的工具性。
参考文献:
[1]刘甜甜(2008.4),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各国送礼习俗的差异>《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NO.4
[2]李彩霞,蔡荣寿(2006.9), <跨文化交际中的送礼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VOL.4 NO.9
[3]关向娜(2011), <中日送礼文化比较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5]2015年9月24日人民网-国际频道报道《解密;韩国人中秋节都送什么礼物》
注释:
1. https://dict.naver.com/search.nhn?dicQuery=%EC%84%A0%EB%AC%BC&query=%EC%84%A0%EB%AC%BC&target=dic&query_utf=&isOnlyView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