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环境监测工作中现场采样的流程及其质量控制

2019-10-14曹禹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3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曹禹

摘 要: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评定依据,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对社会经济,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我国环保工作的有序进行打下稳定的基础。及时有效的环境监测数据能准确反应出环境质量状况及污染源的变化规律,能有效地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污染防治措施、政策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为最大程度的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该文章从环境监测过程中的现场采样方面入手,阐述合理有效的质控措施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的整个流程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现场的实地调研、准备监测方案、现场采样、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等,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了较大的误差,就会影响到后续将要开展的工作,最终将导致环境监测的结论与实際状况偏差大。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质控措施来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精确度、准确性及可靠性,以确保后期监测数据及结论的可利用性。

在环境监测的整个环节中,现场采样过程是否规范对监测结果影响最大,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质控措施来保障采样过程符合技术规范。

1、环境监测过程中现场采样过程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污染源的增加,我国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逐渐趋向于越来越恶化的状况。现阶段,为了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相关措施政策的出台更需要实时的环境监测数据作依据。

及时准确地提供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最终目的,由于现场采样工作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获取的样本不具代表性,监测数据失实。现场采样工作是监测过程中的最为重要的过程,所获取稳定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才能真实的反映环境质量水平。所以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需要对现场采样工作格外的重视。

2、影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主要因素

在现场采样过程中,监测数据是否准确有效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只有提供的数据可靠,才能为实际环境保护中各项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首先要规范现场采样过程,影响环境现场采样的主要因素有:⑴监测人员培训不到位,操作不规范,遇突发状况处理不当;⑵采样点位的设置不规范、不具代表性;⑶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等过程未严格按规范进行;⑷现场质量控制未到位等等。

3、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主要工作流程

3.1前期的现场调研

通过对采样现场的前期调研,熟悉污染源的排放情况,收集准备监测方案的相关资料,确定好采样点位的位置、数量,搭建安全的采样平台等,便于下一步现场采样工作的进行。

3.2编写监测方案

在相应的监测过程中,要有全面完善的监测方案作指导,并严格按监测方案来开展相关的监测工作。

采样监测方案的编制,要按着一定的要求和框架去编制,内容的设定与编制要标准化,明确需要相关的资料内容。可以建立模板,按着内容逐一落实。另外,在编制监测方案时,要切合实际,做好现场的定位标记。编制完成后,应进行相关部门的会签确认,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监测方案的完善性。完善的方案,对监测过程工作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

3.3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⑴现场采样设备的检查及校准;⑵现场采样试剂的配制及分装;⑶现场采样人员、车辆的安排及分工等等。

3.4现场采样工作流程

3.4.1对采样现场的检查

现场采样前,要对现场状况进行仔细检查,要检查周边环境状况是否会影响现场采样的正常进行;检查企业的生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工况负荷能否满足监测要求;检查采样平台是否规范、安全等等。

3.4.2操作的规范

现场采样工作中,现场操作人员要有以下专业技能:熟悉相应的监测工作内容,熟知监测点位的布置,熟悉现场采样方法及样品保存方法等,才能保证现场采样工作有序进行。

在确定采样现场满足监测要求后,就可以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现场采样。现场采样时,要有2名以上人员进行操作,采样人员需要了解监测点的具体位置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熟练操作现场采样设备,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采集相应数量的现场样品,方便后期管理。

3.4.3样品的采集和现场固定

现场采样人员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制定的监测方案进行操作,不同样品的采集方法、存放及保存方式不同,如溶解氧需要用碘量瓶独立采样,采样时不能曝气,并要立即加固定剂保存等等。采集的样品要加固定剂进行固定,填写完整的现场采样记录、样品标识等,做好相应的隔离、保存措施,防止样品在运输过程序中被污染。

3.4.4采样记录

在现场监测过程中,记录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监测数据完整性的重要保障。采样记录须书写工整,内容填写规范、完整。采样记录中要企业方代表签字。并做好现场拍照、定位等其他工作。

3.5现场采样结束阶段的工作内容

在现场采样完成的尾声阶段,要对样品进行固定保存,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样品污染或损失等情况。检查现场采样记录、数据等,保证后期的使用。对发现的不符合技术规范的地方要及时修正,避免后期同样的再出现,促进工作的开展。

4、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为了可以获取到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现场的采样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每项质控措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项过程的误差都会导致最终输出数据的失实。现场的质量管理在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引起高度重视。现场采样的质控措施主要有:现场空白样、平行双样、密码质控样、

4.1建立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可以制定相应的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及操作方法,在现场采样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负责人按照相关制度和方法负责现场管理,保证质控过程的有秩序性。负责人需能统筹全局,对采样现场熟悉,合理的分配现场采样及质控工作,保证现场的采样过程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

4.2注重对现场仪器和设备的管理

在现场的监测过程中,由于需使用的仪器设备众多,很容易出现混乱,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做好标识进行区分,保证采样过程中的正常使用。部分常用仪器需要定期的检定和校准。

4.3对样品运输和保存的质量控制

由于在现场采集的样本的差异性,需要用不同的固定、保存方式。样品保存工作如做得不恰当,很容易导致样品损坏,最终导致监测结果的失实。样品采集好后,粘贴好标签标识,做好区分工作,并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后续工作,确保样本的时效性。

4.4加强人员的管理

任何制度的执行都需要落实到人员,所以人员的管理是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人员管理的主要包括加强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职业操守等。环境监测机构要定时或不定时组织在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业务培训上要敢于投入。个人方面要能静下心来,抽出时间主动学习环境监测理论知识,不断提升个人业务水平。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结合所述,加强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和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把人员、设备同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有序地、规范地、可控地运转,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误差,使监测结果具有合法性、准确性、权威性。

参考文献:

[1] 张涵.环境空气监测过程的控制归纳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7)

[2] 刘琼.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分析处理及控制[J].科学技术创新,2018(21):78-79

[3] 王兴杰.探析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质量保证和控制[J].环境与发展,2018,30(6):128-129.

[4] 魏素灵.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6).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过程控制
谈如何做好环境监测业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