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生态治理路径研究

2019-10-14刘昊华

西部论丛 2019年33期
关键词:水土生态治理荒漠化

刘昊华

摘 要:我国是水土流失与荒漠化严重的国家,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也是困扰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广大百姓的生活质量。加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我国重要的基本国策。本文将对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进行简要介绍,分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发生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生态治理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荒漠化;生态治理;路径

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水土流失及荒漠化土地面积接近3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近30%,不仅影响到我国生态环境发展,对国家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也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一、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相关概述

(一)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内涵

所谓水土流失水土资源在自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的作用下遭到破坏,产生损失,自然力量包括重力、水力以及风力等,其表现形式为土地资源的表层遭受侵蚀;荒漠化的产生主要受到自然气候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常年干旱,土地覆被遭到破坏,在大风的侵蚀中,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其突出表现为地表呈现沙化现象。

目前,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现象较为严重,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我国是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受到影响的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受此影响的人口达到4亿以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情况就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大了集中整治,目前,我国在此类问题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良好成效[1]。

(二)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危害

1.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以山地、丘陵和盆地为主,是世界上黄土地分布最多的国家,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左右。我国由于常年受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影响,近60%的耕地存在质量问题,肥力丧失严重。我国拥有14亿人口,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问题给我国粮食安全帶来较大威胁。

2.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受到水力作用,流失的水土将会被冲积到河道、水库以及湖泊中,造成河道淤积,水位增高,不仅给河道航运带来较大影响,还会增加带来洪涝灾害的发生。在影响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3.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系统

由于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变得贫瘠,地表覆被生长受到影响,土地沙化严重,沙尘暴天气将会增多,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自然生态失衡。此外,恶劣的天气还将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

二、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首先,水资源具有土地涵养和调节作用,而我国受到地势和地貌的影响,东部和南部临海地区常年湿润多雨,而西北部地区常年处于水资源短缺状态下。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西北地区耕地面积占比为64%,而水资源仅为19%,常年处于缺水状态,扩大植物覆被难度较大,造成土地沙化严重。

其次,从全球气候变化来看,近百年来先后经历了4次较大的气候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逐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温期。气候的变化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形成了温室效应,进而导致西北地区降水量持续减少,进而导致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

(二)人为因素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将社会发展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方面,曾经一度出现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草场和林地遭到破坏,退林还田,过度放牧等,造成植物覆被大量减少,土地沙化,进而加大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程度。

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生态治理路径

(一)水土保持的生态治理路径

1、修建蓄水工程

要通过生态治理方式加强水土保持,需要加强蓄水用水工程建设。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的地区,扩大蓄水工程建设规模,增加水窑以及涝池的修建数量[2]。水窑是一种地下蓄水建筑设施,能够在雨水丰富的季节对雨水进行收集,并拦蓄地下径流,通过水窑的修建可以缓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水难的问题,还能够利用蓄积的水资源作为农作物和植物覆被灌溉的水源;涝池是利用地表径流进行蓄水的建筑工程,涝池通常高于需要灌溉的农田,在水资源匮乏地区,采用涝池解决水源不足和水土流失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国陕西省从2016年就加大了涝池建设力度,仅在王益区就修建了涝池70多个,年需水量近30万立方米,不仅解决了十年九旱的问题,给当地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还提高了汛期雨水收集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发生概率,

2、加强河道治理

河道治理工程对水土保持具有较好的作用,结合当地实际特点,采用本土材料和技术对河道护岸进行施工,对护坡和护脚进行加固;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能够在确保河道畅通的同时,减低水土流失。

3、加强坡面治理

要保持水土,需要对斜坡进行稳定性施工,采取修建斜坡挡墙,设置抗滑桩等措施,防止土体运动;在坡度小于40%的山坡上修建截流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截流沟的布置和间距进行合理规划,发挥出截流沟对径流的阻截作用,降低径流对土体的冲刷。对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的地区耕地进行合理规划,尤其对梯田地块,进行科学的截面设计,既要便于耕种和庄稼灌溉,又要确保土体安全稳定。

(二)荒漠化生态治理路径

1、扩大沙漠植被种植

要对土地荒漠化进行生态治理,要对现有沙漠植被进行有效保护,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破坏沙漠植被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雷霆问责,以此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荒漠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政府和当地林业部门需要对当地气候条件,地质环境进行深入调查,选择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植物,扩大沙漠植被种植,通过植被的涵养能力,改善土质,进而降低荒漠化程度,达到生态治理的目的。

2、倡导退耕还林

改革开放初期,退林还田情况严重,这也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要对土地荒漠化进行生态治理,需要完善相关法规,遏制退林还田行为。同时,采用政策扶持等方式,因地制宜地恢复林业种植,发挥出林木在防风固沙中的作用。

结束语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不仅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到当地百姓生存环境,还会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加强生态治理措施研究,强化生态治理执行力度,能够在有效进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前提下改善生态环境,令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许碧霞.探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6(24):21.

[2] 李红艳.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路径及具体方案的研究及讨论[J].商情,2015:169.

猜你喜欢

水土生态治理荒漠化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故乡的水土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发展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日能源与环境合作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
故乡的水土..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教学案例
故乡的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