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2019-10-14张祖良
张祖良
摘 要:文章基于当下建筑行业和社会发展中比较前卫的生态理念,介绍生态建筑的概念、特征及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开展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生態理念下开展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城市规划设计;生态理念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日益提速,与此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要求下,需要将生态城市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设计与发展中,解决或避免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有利于确保生态平衡并促进城市以及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生态建筑的概念及特征
基于上述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内外也逐渐提出了生态建筑的发展理念,就是要求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从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角度来开展,将其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结合生态学和建筑技术,使其更加接近自然环境。为实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需要通过科学合理可操作计划的制定和在建筑施工中的实施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既可以推进城市建设又可以保护环境的有效策略,有利于建筑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在上述理念下建设的生态建筑所展现出的特点,首先就是环境友好性,在通过绿化的形式来合理分配各类资源的过程中,实现对建筑局部小气候的改善和调节,确保所创造的生存环境更加符合人们居住生活需求。其次可以优化建筑空间结构,实现对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就是说,生态建筑不仅可以对内部结构进行合理利用并创造良好的自身环境来供人们居住,同时还通过整体设计来保证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意义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城市规划设计决定着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对城市发展中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针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建筑规划设计工作,建筑物是城市建设中的关键内容,也直接决定城市规划和建设质量。而我国不同的城市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俗文化和建筑特点,建筑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加之目前我国在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并且也将环保理念渗透入各个领域中,这也逐渐推动了生态建筑学的出现和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大力开展经济建设和创造更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加之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更是加剧了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违反了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初衷。而发展生态建筑则可以结合了多个领域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的重要方式,表现出较强综合性的特点。
4、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4.1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
基于生态理念开展城市的总体规划时,首先要将生态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开展规划工作。城市发展中需要与周围区域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表现出相互依赖和制约的特点,在城市总体规划时需要对城市建设区以及补给区等地理空间进行整体规划,同时还要包括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生态腹地等区域以及周边农村地区等。在上述规划中需要融合城乡空间,从整体上进行规划,避免由于在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外界资源进行掠夺以及造成污染扩散和转嫁等问题。其次是在总体规划中应结合空间、生态以及社会经济规划等内容。在结合上述规划内容的要求下应该对物质环境进行综合,并通过社会生态以及经济方面的生态化对策,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开展全面规划,在上述规划时需要配合多学科和多工种进行跨学科研究,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与综合性。最后就是在总体规划中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在此规划中应该分析不同区位的土地开发度、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向、土地对人类活动强度的承受能力等来进行土地分区规划,可以将土地资源分为优先发展、引导发展、更新改造以及自然保护等区域,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功能和布局,统筹安排城乡土地和绿色空间,在大自然网络中将城市融合与组织在一起,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有利于城市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此外,在上述整体规划过程中需要公众广泛参与其中。在目前以为人民服务和以人为本为发展宗旨的前提下,为了提高规划社会满意度,需要在城市整个规划和发展中,要求公众参与其中的规划制定、实施和建设全过程,在此过程中也逐渐提升公众的规划价值观和生态意识,为公众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和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不仅如此,在目前生态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动态和持续的生态城市规划来满足城市长远发展要求,结合规划设计与建设实施的动态反馈互动模式,提升城市规划的自我调节和维持能力,实现城市规划适应性的提升。
4.2生态城市的功能区规划设计
在城市功能区的规划中,需要结合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在保证住宅小区具有良好通风、采光等条件的同时,通过立体绿化的方式来提升景观的多样性,通过生态化绿色道路的方式,让居民可以随时接触到绿地和水,实现地表径流量的减少,结合人工环境和自然景观来起到隔热、截水以及净化空气等作用。
4.3生态城市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
在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中,由于使用建筑材料所建设的大量建筑物改变了自然环境,制约其再生能力。这就需要在生态城市规划中采取还原与补偿的规划方式来确保二者平衡,实现环境健康行的提升,确保城市可以自然演进,保证城市空间环境的舒适性。
5、结语
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直接关系人们的根本利益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等。尤其是在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以及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形势下,需要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提高对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视和利用,做好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功能区规划设计以及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工作,推进整个生态城市建设,推动我国城市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洪星. 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9.
[2] 陈秀盛. 绿色生态理念对城乡规划设计的影响分析[J]. 建筑与装饰, 2019, 000(009):137.
[3] 李起业.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及应用措施[J]. 信息周刊, 2019(19):0079-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