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教学:从作品解读入手
2019-10-14张李君
张李君
摘要:歌唱教学中,教师只有准确解读音乐作品,才能提升对演唱方法的指导能力,有效实施教学。一方面,解读音乐作品的外显信息:把握节奏,明晰歌曲框架;提炼主干音,熟悉歌曲旋律;分析歌词,揣摩歌曲情感。另一方面,解读音乐作品的内隐元素:开展乐段对比,体验情绪变化;依托节奏规律,解决歌曲难点;挖掘旋律特征,感知创作意图。
关键词:歌唱教学作品解读外显信息内隐元素
歌唱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把握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速度这五大主要音乐要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歌词内容、音乐特征、歌曲意境等。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会要求学生有感情地唱,却无法说明为什么这么唱。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对音乐作品的深度解读,即品读歌曲内容、深挖音乐要素、理解作者意图等。教师只有准确解读音乐作品,才能提升对演唱方法的指导能力,有效实施教学。
一、解读音乐作品的外显信息
解读音乐作品时,首要的是捕捉外显信息。一是含有音乐性的外显信息,如歌曲的节奏、音色、调式等;二是含有人文性的外显信息,如歌词内容、创作背景等。这些都是构成音乐作品的重要元素。
(一)把握节奏,明晰歌曲框架
节奏是音乐风格及特点的重要表现要素,是歌曲的框架。准确把握节奏,是音乐学习至关重要的环节。
《柳树姑娘》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声部合唱歌曲。歌曲为3/4拍,羽调式,四个乐句,一段体结构。很多教师会把教学难点、重点聚焦于二声部的同音支声,单独教学第一、第二乐句的两声部。其实,同音支声在合唱教学中是最简单的,学生并不难掌握。《柳树姑娘》是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三乐句的三拍子节奏变得紧密,整首歌采用起承转合的作曲手法。所以,我在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用“拍 拍 拍”“甩— —”“洗 洗洗 洗洗” (X X X ︱ X - -
|XX XX X)的动作表现节奏,整体感知歌曲的不同三拍子节奏以及歌曲的乐句规律,从而发现第三乐句与其他三个乐句之间的不同。整体的节奏感知,让学生明晰了这首歌曲的框架。
(二)提炼主干音,熟悉歌曲旋律
主干音是指旋律音中的骨干音,是乐曲中的主导音。有些歌曲的旋律比较复杂,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教师可提炼乐曲的主干音,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
《龙的传人》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教学时,我首先抓住第二乐段的主干音,把主干音变成发声练习曲进行导入(见图1),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音高;同时,将其作为歌曲第二声部的旋律,为歌曲二声部的合唱做铺垫。如此,学生很快便熟悉了这首歌曲的旋律。
(三)分析歌词,揣摩歌曲情感
歌曲中有一类特殊的歌词叫衬词,也叫语气词,尤其在民歌中会经常出现。不同地域民歌中的不同衬词,可以体现歌曲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有助于学生揣摩歌曲中蕴含的情感。
如“家乡美”单元,精选了来自南北不同风格的民歌。以《杨柳青》和《大雁湖》为例,两首歌曲除了情绪上的对比,其衬词更能凸显民歌的地域特征。江南民歌《杨柳青》含蓄婉约,如衬词“青啊虐、崩啊虐”,用扬州方言演唱更可以营造别样的情趣。鄂温克族民歌《大雁湖》旋律高亢、悠扬,其中的衬词“哦哈嗬”,展现了北方鄂温克人民豪迈、粗犷的性格。在教学这一单元时,通过衬词的对比,能让学生鲜明地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歌曲特点,从而用不同的情绪、音色演唱这两首歌。所以,在解读民歌题材的作品时,衬词是不容忽视的要素。
二、解读音乐作品的内隐元素
音乐作品的内隐元素大致有两种:一是含有音乐性的内隐元素,如节奏规律、旋律变化、乐句关系、段落对比等;二是含有人文性的内隐元素,如歌曲意境、歌词内涵、作者意图、相关文化等。教学中,也应对这些内隐元素进行解读。
(一)开展乐段对比,体验情绪变化
如教学《龙的传人》,我先让学生学习整首曲谱。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歌曲旋律较简单(见下页图2)。为了让学生從乐段对比中感知乐曲情绪的变化,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你觉得旋律从哪一行开始,音区有变化了?”学生回答:“从第三行开始,音区变高了。”接着,我让学生聆听钢琴伴奏,感受音区的变化、情绪的变化。学生很快就感受到了不同乐段在不同音区的情绪变化。
(二)依托节奏规律,解决歌曲难点
一些教师的歌唱教学,没能抓住歌曲的难点和特点。如教学朝鲜族民歌《桔梗谣》,只关注曲谱中的连线,只教学如何唱连音线和圆滑线,歌曲的难点和特点都未能体现。《桔梗谣》是3/4拍,是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歌曲,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人民勤劳、活泼的形象。这首歌曲中不同类型的三拍子节奏,是教学难点。而歌曲的特点是:带有朝鲜族舞蹈的韵味。在朝鲜族舞蹈中,呼吸运用是一大特点,呼吸时屈和伸的动作恰能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这样的呼吸方法来指导学生歌唱,更能表现出朝鲜族民歌的特点。朝鲜族还有一种特别的乐器——长鼓,教师也可用长鼓拍击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帮助学生感知。
(三)挖掘旋律特征,感知创作意图
对歌曲旋律的感知,是歌唱教学的重要环节。乐句间的对比、音程的变化、旋律的走向等,都是教师在解读作品时要充分挖掘的元素。
如四年级的学生都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但不一定都知道聂耳为什么创作其间的旋律。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接着,让学生听辨:“战斗的号角声吹响了,你觉得哪一种旋律更鼓舞人心,更具号召力,为什么?”与此同时,我弹奏上行旋律“5 ︱ 1.1 ︱ 3.3︱ 5”和下行旋律“5︱ 3.3 ︱ 1.1︱ 5”。学生比较后发现,上行旋律更具有号召力。这就是三个“起来”用了上行音阶的原因,这是聂耳在号召全国人民起来奋战。然后,我又弹了两条分别由八分音符和三连音组成的前奏,提问:“战事迫在眉睫,你觉得哪种旋律让你感受到了紧迫?”如此,让学生先认识三连音,再找一找歌曲中还出现了哪些三连音。学生通过有无三连音的“冒着敌人的炮火”对比唱,感受到三连音的唱法更能体现对敌人的憎恨。由此,层层深入,直到出现最后一个乐句“前进、前进、前进进!”的平行旋律,展现国人那种坚定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学生领悟:原来一首歌旋律的背后,隐藏着那么多的秘密。5-22,43-46,61-68,78-82,88-9028-32,23-27,33-36,60-67